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 发布时间:2023-12-02 15:11

  赵玉华

  (成都市新都四中)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情感学科,它离不开听、说、读、写。其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才能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呢?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陶冶情操和品德的教育,把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才发挥出来,让学生掌握好阅读技巧,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才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3)11-007-01

  教师通过对初中语文进行阅读教学,既可以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水平,还可以陶冶初中生的情操,让初中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但现阶段,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依然严峻。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规范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没有进行完善、合理以及科学的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在阅读教学中更多体现出来的是阅读教学的随意性,很难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很多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把课文读出来,至于通过阅读要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却没有进一步说明。同时,阅读教学的内容也相对枯燥,没有针对初中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适合的阅读范本的选择,从而让学生不能够真正地理解所阅读对象,让阅读教学没有实际实际效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现代初中语文教学更多注重的是应试教育的内容,关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一个词语的含义是否掌握,一段古诗是否会背等,由于语文涉及的知识面相对较广,如果只是注重这种知识的掌握,教师就只能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准备上,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就很少。因为阅读水平的高低不能突出地表现在应试教育中,所以教师在这一方面投入的教学精力较少,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阅读教学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初中阅读教学改善策略

  (一)让阅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更优于强迫性的、限制性的“强塞式”教育。学生积极投入地学习,更能增加学生学习的效率。各学科都有其充满特色和趣味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予以注意,通过突出教学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注意。语文学科也是如此,语文教师同样需要从语文学科的特色和趣味性入手,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学科中浩如山海的书籍,世界各国流传下来的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就是语文学科特有的特点。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从阅读入手,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来出发,做阅读中丰富素养,提高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还要有目的性地增加一些课外扩展阅读,丰富学生的语文课堂

  (二)培养学生阅读累积的习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事实上,这是十分有道理的。语文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累积能力,没有充足的知识积累,那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就会成为了无本之木。教师应当把重点放在选择文本阅读上,增加学生阅读量,指导学生不定期收集一些课外词汇,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摘抄、做读书笔记方面的习惯。事实上,摘抄是一种累积的良好习惯,如果持之以恒地完成这项工作,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做读书笔记虽然在刚开始会有一点难度,但是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简单的做起,例如做一些批注和评价等等,进一步提升读书笔记书写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读书笔记的重要性,使其更好地为我们的语文阅读服务。

  (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学会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而写作则是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不断内化语言,并以此为依据学会仿写、扩写或者是续写,实现阅读教学的拓展。在为学生批阅作文时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较弱,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们没有把握好阅读学习,没有从中汲取语言文字养分,缺少优美、抒情语句的积累,读写迁移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不仅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极为有效的。

  (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课内阅读活动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定期呈交读后感,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教会学生阅读技巧

  对于一篇文章的阅读,我们需要略读和精读,略读是为了对文章有个大体的了解,精读是为了探究文章的主旨。在阅读过程中需要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利用最短的时间对文章进行全面的解析。同时,对于阅读题,学生需要先略读掌握大意,再去看问题,对问题有个基本了解,再带着问题去精读文章,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阅读的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项目,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在前期的学习中,更加需要老师的引导。因此,老师应该认真对待阅读教学,努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

  总之,阅读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积累,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组织阅读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福林.初中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探讨[J].名师在线,2019(24): 29-30.

  [2]杨文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2019 (24):32-33.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