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模式下培养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探析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群文阅读,模式,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8 21:36
■ 张旺斌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围绕特定的议题进行群文的选择,师生在既定的时间内实施开展群文共读,根据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进行集体建构,并达成共识。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当前,群文阅读模式受到了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青睐,但是受到教师执教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取得的效果不一。为了让群文阅读教学价值更加有效地发挥,还要求教师能够灵活、有效地应用该模式开展阅读教学。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对群文阅读模式的有效应用策略展开分析,旨在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较好的发展。
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文化气质和人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其在高考中占据的分值比重也比较高。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紧迫,分散到各学科中的学习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持续提升,既要充分将课堂时间利用起来,又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课下多下功夫。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要具有较高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持续的学习中积累越来越多的语文知识,并可以将获得的知识、学习经验等灵活迁移到其他文本的阅读学习之中。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也在不断优化。当前,群文阅读成了比较受欢迎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诸多教学实践证明,通过群文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可以获得更好的培养,本文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策略展开分析探讨。
1 通过群文阅读,维持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决定了他们的语文阅读学习态度。在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模式下,一篇文章阅读完后常常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由于缺少可读文本,且学生主动进行阅读的意识不强,导致学生阅读体验不佳,效果不理想。而在群文阅读模式之下,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预习,学生一篇接一篇地阅读,能够使他们的阅读兴趣得到较好的满足。随着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学习的时间延长,他们的阅读量、阅读速度都会得到明显提升,有限的教材内容常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通过鼓励、引导等措施,让学生的阅读热情得以维持。为了确保课外阅读质量,教师要给学生推荐适宜的阅读文本,同时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选择文本的方法,并可以让学生根据群文阅读议题自主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文本的选择。对于学生选择的文本,教师可以综合分析,挑选出一两篇适宜穿插进群文阅读课堂上的文本,与学生一起围绕议题展开分析讨论。若课堂时间不足,这些文本则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让群文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依据课堂上进行群文阅读的方法进行文本的阅读、分析等。还可以让学生组成课外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学习,提升阅读效果。在课堂群文阅读中,教师也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抛出一些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动脑去思考问题,调动既往阅读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逐渐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各种知识,而是参与了阅读分析全过程,这不但会让学生有丰富的阅读收获,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如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几篇课文都属于写景状物抒情散文,可以将其作为一组群文,开展单元教学。阅读课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描写景物的语言的品味,剖析、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情感,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美、感悟美。另外,让学生在鉴赏散文的基础上,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仿写练笔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研读。教师合理安排课时,让学生们对课文中蕴含的情感进行全面解析、概括,对与表达情感相关的文章细节进行认真分析,评价其遣词炼句的巧妙之处。各组的学习成果汇总成一份学习报告,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班级中阐述学习成果,其他组则围绕文章对发言人发起提问。这样的教学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又可以提升课文解读效果,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在以上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几篇同类型散文,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开展自主阅读,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自主选择文本,按照群文阅读课堂上的分析方法展开阅读。这样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的阅读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信心得到更好的保护。
2 通过群文阅读,提升语言建构能力
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积累”,学生阅读量越大,积累的语文知识和阅读经验就越丰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要尽量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使知识、经验在不同文本之间顺势迁移,为学生后续的文本阅读打好素质基础。另外,随着学生阅读量不断增大,语言建构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升,这有助于突破语文写作障碍,提升学生个人文化气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让群文阅读教学发挥更大的效用,更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需要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2.1 指导学生速读,勾画文本有效点
高中生已经具有了比较丰富的阅读经验,这个阶段的阅读,不但要重视质量,还要注重速度,学生阅读速度越快,便可以在既定的时间内阅读越多的内容。这里说的“速读”,强调效率和质量并重,不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而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边阅读边思考,阅读过程中将文本中的有效点及时圈点勾画出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当学生的阅读速度得到明显提升,课堂上学生们便可以更快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从而节省出更多课堂时间进行文本的深度分析。如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这一单元收录的几篇文章都是演讲稿。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例,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留出几分钟时间完成这篇课文的阅读。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将读到的能够体现演讲主题的内容勾画出来,阅读后简单说一说自己了解的这篇演讲的时代背景。有了特定的阅读任务,加之阅读时间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集中精力,快速且高质量地开展阅读。这样的训练能够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2.2 引导学生推敲,提升文本辨析力
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编组委精心挑选的,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在遣词炼句、文章结构和内容编排上都要下功夫。要想让学生对这些文章有更为深入的解读,更好地体会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围绕某些字、词、句、段进行仔细推敲。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中语言文字的应用技巧、特点、规律等会有更好的了解,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并形成个性化体验。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辨析能力得到提升,还可以有效发展学生语言建构水平,优化学生的语文作文质量。如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收录的都是诗歌,而诗歌的最重要的特点便是词句凝练,想象丰富,善于使用修辞和艺术手法,富有意境和美感。教师在这一单元群文阅读教学中,要将“推敲”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训练学生辨析文本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写作时字斟句酌的意识。
2.3 及时模仿运用,培养知识迁移力
群文阅读的一大特色是进行文本的对比阅读,这些文本通常存在某些内在联系,这为文章之间的比较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比较内容可以是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编排、呈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等。另外,学生在一篇文章中获得的语文知识、阅读经验也可以更好地迁移运用到这组群文中的其他文章阅读之中。这也是群文阅读相较于单篇阅读的一大优势,既让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让学生吸收的新知识、新经验可以及时在后续的阅读中进行实践,从而快速提升自主阅读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从群文中选择一些精彩的句子、段落描写,让学生展开仿写,以此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并让学生的语文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获得较好的发展。
3 通过群文阅读,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确保学生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的同时,也能保证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让有限的时间能够被充分利用起来。思维品质作为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在群文阅读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各类问题,对群文的共性、个性特征进行总结,汇总阅读中涉及的多个语文知识点等,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良好发展。
3.1 通过自主群文研读,促进个性思维发展
高中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阅读习惯、能力等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对于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要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强求学生阅读方法、内容、进度等的统一,而是鼓励个性阅读,帮助学生制订阅读目标和计划,促使学生将阅读变为“悦读”。学生开展阅读期间,教师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如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勾画出来,将好的词句、新接触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对于群文阅读中获得的心得、感悟、灵感等,也要及时写下来。若阅读中有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做好标记,通过与同学、老师共同分析讨论等方式,让相应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随着学生自主开展群文研读的时间延长,他们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为后续的阅读学习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另外,学生的思维品质、阅读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发展。
3.2 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促进语文素养发展
语文学科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等多方面内容,要想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综合全面的发展,教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合作学习是当前比较受欢迎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针对学生阅读能力有限的现状,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课前预习阶段,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探究,在完成预习任务后,汇总出一个学习报告,条理清晰地阐述学习结果、心得体会等。在课堂上,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围绕特定的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分析讨论,使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另外,小组学生还可以将自主阅读时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大家集思广益,让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得到顺利落实。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语文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3.3 通过群文比较精读,提升群文阅读效果
比较式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既可以开展群文之间的横向比较,也可以在某一篇文章中实施纵向比较。以横向比较式阅读为例,比较的内容可以是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写作顺序、表达情感、主题思想等。在比较式阅读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几篇文章之间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加深对不同文章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吸收群文中涉及的各个语文知识点。这样的阅读形式下,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文本辨析能力等也会获得较好的发展。
4 通过群文阅读,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群文阅读中,学生可以接触很多经典美文,有教材中的文章,也有一些课外文本。教师要将这些阅读材料充分运用起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词句、情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评价美,进而创造美。如对于描写生动、优美、意境悠远的文章,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之美,让学生通过语言描写展开想象;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文字与插图紧密联系,将插图作为阅读的辅助材料。另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等手段,对群文进行插图补充,并在不同文本的插图之间展开比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各文本所描绘的意境、情感的差异。这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群文阅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有目共睹。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单篇课文教学的局限性,更具有全局观,可以让学生在文本的横向、纵向比较中,更好地发现、解决问题,积累知识,进行阅读经验的迁移运用,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持续提升。为了更好地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教师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做好课堂学习准备;课上训练学生的速读、略读、精读等能力,并给学生留出较多的时间进行课文赏析、问题探究;鼓励学生围绕群文议题,选择适宜的文本开展课外阅读等。通过以上多项举措,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语文整体水平可以获得明显进步。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群文阅读教改实验专项课题《基于群文阅读课程建设的高中生阅读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S[2021]GHBZX097。
(作者单位:卓尼县柳林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