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黑马(上)

  • 来源:章回小说
  • 关键字:黑马,帮手
  • 发布时间:2011-03-24 16:58
 1

  美国那边刚咳嗽,世界跟着就打喷嚏患感冒。这世界真他妈奇怪,看着是各过各的日子,跨海隔洋,八竿子打不着,到头来却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拴在一起的。

  罗列坐在他的日杂店里,面朝马路,两眼发呆,跟个傻子似的,半天才眨巴一下。几天前他的日杂店还人来人往门庭若市,他是董事长、总经理、营业员、会计一身兼,忙起来手脚不停,恨不能变成千手观音。那时他就想抽空子去人才市场看看,有顺眼的招一个回来做帮手。挣不完的钞票做不完的琐事,既然当了老板,就不能把自己困在琐事里。后来出去一趟,到南方进一次货,把这事耽搁下来。不想才几天,国际风云变幻,他的小店就变得门可罗雀,生意一下子萧条起来,一天的收入不够付一天的房子租金,还真的应了电视里说的全球一体化了。过去听这话,罗列没朝心里去,当搞电视的人哗众取宠胡说八道,有意把芝麻说成西瓜,目的是引起人们注意,增加收视率。今天看人家那是登高望远,具有国际眼光。麻雀不尿尿,各有各的道,不佩服不行。罗列对着熙来攘往的人群瞅望,望久了,眼睛里动漫似的全是渐离渐远的后脑勺。这后脑勺有长发有短发,有白发有光头,没一个是正面的。罗列暗骂一句:“我操!”站起身,满心烦躁地走在货物间。回想前几天去厂家进货,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叫苦声哭穷声,说他们的日子每况愈下捉襟见肘,看账面是祖国山河一片红(赤字),想与他结清货物款。罗列拍着他们的肩膀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还怕我赖你们那几个小钱咋的?我们是老客户,按照协议来嘛!厂家被他说得不好意思,但是发货远没有往日痛快。现在想这就是信号。罗列老驴推磨似的绕着货物转圈圈,转久了还头晕,他伸手将几盏吸顶灯关掉,走出来,“哗啦”一声拉下卷帘门,锁好了甩手走人。站到马路对面,罗列抬头打量他的店铺,启功的集字:“太平洋日杂用品有限公司”,一方漂亮的喷绘固定在门楣上方,很招眼。想当初刚做好这块招牌,好多人跑来打听价码,问他通过什么路子搞到启功的墨宝,一定花了不少银子。被问急了,罗列举手晃一晃。“五万?”问的人穷追不舍,想讨到实底儿。罗列满脸暧昧,笑而不答。问话者见罗列默认,说道:“招牌是脸面。好钢用在刀刃上,这钱花得值!”其实罗列那手语的意思是五百,喷绘的花销。既然人家要往高处抬,那就顺水推舟,将错就错吧。这也是抬高自己的一次大好机会,生意场上需要这个。民间有句俗语:人要是走运,跌个跟头都能捡到大元宝。这块招牌给罗列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出门办事是一路绿灯。别人的营业证、税务证一周才能办好,而他仅用两天全部摆平。办事途中,那些人都用别样的眼光看他,态度和蔼说话可亲,他仿佛真的成了上帝。罗列知道,这些都是招牌上那十一个字带给他的。是啊,一个小地方的人能讨到启功的墨宝,可见他的路子有多厉害。罗列一不做二不休,把招牌字又印到名片上,出门办事见人就散,还谦虚地说,请多关照!把自己搞得像个日本人似的。

  弹指一挥间,日子跟长了翅膀,几年呼噜一下就飞过去了。

  罗列做的是日杂用品,业务包罗万象,跟生活挂上钩的都做。罗列的店名起得好,前面是“太平洋”,振聋发聩,有站在小城放眼世界的意思;后面是“有限公司”,一看就是股份制企业,不用说,罗列本人就是董事长了。名人的墨宝加上头衔,罗列如虎添翼,在商道上披荆斩棘,一路顺风。

  刚开始罗列做得比较隐蔽,跟做地下工作似的全是暗地操作,那时他还吃着皇粮,是脚踩两只船。后来看市场行情好,月收入远远超出工资,就天不怕地不怕了。又过几个月,行情依然好,他毅然辞去工作,一心做生意。

  那时人是多么纯洁,又是多么善良啊。罗列去苏南考察,在百货商场看电饭锅款式新颖,比自己家里的好看,就去厂家洽谈。厂家正在打市场,想把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见有人上门洽谈,看名片,来者是董事长兼总经理,高规格地接待他。通过谈判,厂家一让再让,最后签订销售协议。是代销,卖后付款。罗列慢条斯理地把协议书装进公文包,内心窃喜不已——这就是民间说的空手套白狼啊!不要预付资金,这是拿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生意哪有不发之理?这样的生意傻子也会做。举一反三,由电饭锅而其他,罗列马不停蹄,到景德镇进陶瓷,去浙江永康购铁锅,还到一些不出名的厂家,大到电冰箱、洗衣机,小到电水壶、碗筷瓢勺、灯泡电线……货购得差不多了,就花钱托运回来。货物上架,他的日杂店就名堂繁多,琳琅满目了。

  罗列做生意有一个原则:大型货物不多进,小猫钓鱼,一次一件足矣,售完再进;小物件适量考虑,总价从不超过五千元。罗列这样做有自己的考虑,因为销售协议上写明,五千元是底数,超出部分要现钞结算。货物还没售出,他可不愿掏钱垫付。罗列本是吃皇粮的,手中没几个积蓄。话又说回来,即便有现金,存进银行长利息,也比付给厂家强。

  厂家也有厂家的考虑:产品还没热销,没有形成品牌,多一个人销售,产品就会多一条出路。五千元垫付资金就当是花钱做广告。话说回来,垫出去的钱最终还要收回来。这一放一收,等于没花钱,而且同样起到宣传的效果,事半功倍啊。这是厂家的明智之举!

  厂家与销售商签订协议后,不是放手不管,他们有专人定期下去走访,书面语叫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厂家来人多是先打电话,告知到达时间。罗列心中有数,在来人抵达之前做好各项工作。

  这一天,罗列把全家人都调动起来,父亲母亲齐上阵,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呆着。罗列虽有点弄虚作假,但他的心是诚的。罗列这么做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赢得厂家信赖,他要和他们长期合作下去。

  来人说来就来。是蜻蜓点水式的,最多半天,短则一两个小时,看看货物,翻翻台账,也不吃请,抽支烟喝杯茶抬脚走人。罗列是盛情的,强拉硬拽,百般挽留,当着客人的面打电话订餐。店是名店,菜是淮扬菜,全国有名的。罗列对客人说,淮扬菜上过国宴,建国时周恩来总理用此菜招待贵宾。来人一边握别一边说,谢谢罗董事长!你的心情我们领了,但是饭不能吃,这是厂规!手拉手来到门外,依依不舍地送走客人,罗列心中的石头轰然落地。

  这年年终,厂家召开销售人员座谈会,罗列受到邀请。会期两天,表彰先进个人时,厂长亲自颁发奖牌。轮到罗列上台领奖,厂长拍着他的肩膀,说他好样的。罗列明白,厂长的话含有两层意思:一、因为他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单位虽小,他大小是个头,与其他销售人员有明显区别;二、他的销售成绩斐然,一年不到,售出几百只电饭锅,自己挣了票子,厂家也赚了钱,是双赢。

  这年底盘点货物,核对账目,罗列净赚三万元。看过去比现在,一年赶上过去三年的收入——这不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的多、快、好、省吗!乖乖,这条道是阳光大道,罗列算是走对了!

  天有不测风云,好日子还没有过足,就遇上了国际金融风暴。罗列想风暴就是强台风,刮两天就会过去,到时就会云开日出,重见光明。第二天罗列照常营业,他没有等来顾客,电话倒是丁零零地响了。罗列抓起一听,是厂家打来的,说他们已面临停产,工人拿不到工资,工厂只发电饭锅、电水壶,请他务必结清货款。后来罗列又接到几个电话,全是供货厂家打来的,意思都差不多。挂上电话,罗列有虚脱之感,好像要地震。他害怕电话再次响起,于是赶紧关门走人。罗列想此路可能不再通畅,他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赶紧转行。几年在生意场里摸爬滚打,罗列虽没富到钵满盆溢,但也是腰缠万贯。这“万贯”里有一部分是厂家的垫底,如果刨除这个,他的“万贯”就要瘦身缩水——这比割他的肉还要疼痛。罗列与厂家打过几年交道,不说知根知底,也是了解一二——打电话的人有点夸大其词,危言耸听了,那么大一个企业咋会捉襟见肘呢?他们是骆驼,瘦死了也比马大。遂做出决定:不结货物资金,把自己从他们的视野中蒸发掉!此举不是罗列本意,而是形势所迫。


罗列做出决定后,一边甩卖货物,一边转让门面。处理完这两件事,便更改手机号和电话号码,把自己真正蒸发掉。罗列相信厂家是不会为区区五千元把他送上法庭的,更不会派人追讨他。既然捉襟见肘了,就不会花这瞎眼钱。罗列有这个把握。

  这是罗列挖到的第一桶金,他要保住,不能有一星半点流失。

  2

  随后几天,罗列成了忙人,他走街串巷,考察市场,寻找第二桶金。

  罗列经商几年,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算是见过一些世面。冷静思考,罗列想他之所以没能将“太平洋日杂用品有限公司”进行到底,关键是他“体弱”,一直靠别人输血给氧,缺乏抗震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美国那边刚咳嗽,他就跟着打喷嚏患感冒。这就严重影响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罗列想他今后的选择和定位,要在操作性、实用性、智慧性、长期性上动脑筋,而且要风险小有保障。不图一时,但求长远。

  开始罗列对娱乐业有兴趣,想办个网吧或者游戏厅,抑或酒吧、棋牌室什么的。跑了两天,了解到这一行业的艰辛——他们挣的是辛苦钱,如果遇上流氓,或者工商、税务、公安、消防等等能管上你的人来这里消费,别说挣钱,闹不好还得小二姐倒贴——赔本,遂改变主意。最后罗列把目光锁定在“文化”这一新兴产业上。

  这是后来几天考察的重大收获。

  在任何一条街道,只要用心,都能看到不同名称的文化公司。起初,罗列当是一家连锁店,就像肯德基、麦当劳、大娘水饺等等吃食店那样的。既然出来考察,就要弄个水落石出清楚明白。罗列把自己扮成客户,煞有介事地与人家交谈,从交谈中获取信息。几家跑下来,罗列心中有了底——所谓文化公司,说白了就是广告公司。他们都依附一家媒体,靠广告吃饭,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不同点视依附的媒体而定:品牌报刊,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偏重发行;想打开市场,进入读者视野的讲究时效,注重特大新闻;理论性强的则靠山吃山,聘请“枪手”,守株待兔,为不同职业的人撰写论文,论文按字收取版面费……条条大路通北京,大家为了挣钱这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条道上来了。见一斑而知全豹,从“黑马文化公司”出来,罗列“噗嗤”一声乐了:什么文化公司?全他妈的挂羊头卖狗肉,剥皮见核,说白了就是拉广告挣钞票。这世道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看他们活得都挺精神,既没打喷嚏也没患感冒,罗列动心了。让罗列动心的另一个原因是,从事“文化”,无疑就与文化结了缘,受其熏染,创办者也就脱胎换骨成了文化人。还有就是办文化公司不需大的投入,租一间房,置一张老板桌、一把老板椅、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就能开门营业。他考察多家都是这样,一个模子拓出似的。当然了,手头宽裕者可以租大一点的房子,室内配置的档次可以高一些。东西是自己的,肉在锅里,它们又不会长腿跑到别人家里去。换句话说,这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向客户展示实力的最好机会。有真知灼见,想把事业做大做强的人应该有这个气魄。问题是罗列目前还是门外汉,对这一行当一窍不通。当然了,像罗列这样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过的人,是不会被尿憋死的。嘴巴是老师,眼睛是老师,社会是老师,不会可以问可以看可以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罗列信心十足,想不要多久,他就会崛起,被社会所知。目标明确,干事就有了奔头,罗列想走捷径,早日打出自己的品牌,于是别出心裁地把自己的名字与公司的名称融为一体。不几天,一家“罗列文化传播公司”在这座城市的一条重要街道挂牌成立了。

  这个名字好啊,古意典雅,朗朗上口,与文化水乳交融,一看就非同凡响。这是智慧的象征。

  办“太平洋日杂用品有限公司”时,罗列手头紧,注册资金三万元,其中一万元还是求哥拜姐借来的。现在注册资金要十万,罗列不求人也拿得出。过去办过这事,现在再办是轻车熟路。也是两天,营业证、税务证就顺利到手。招牌字罗列没再用启功的,老先生前几年仙逝,用了怕别人说三道四,说他做假讨故人便宜,牵扯到过去,坏了名声那可划不来。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有损自己声誉形象的事不能干。既然入了新行当,就要左看右看,取人之长,为我所用。走上街头,罗列发现好多招牌字都出自当地书法家之手。请书法家写字要付润笔费,一个字要几百元,名气大的要上千元,罗列不想花这冤枉钱。那天他上网,在百度里搜索,看到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字,心头一动,有了想法。总理是伟人,是世界名人,最主要的是家乡人,当地报纸用他的字做报头,高校用他的字做校名(都是集字),儒雅文气,美观大方。伟人是世界的,更是中国的,别人能用他的字做招牌,罗列想他应该也能用。这样一琢磨,罗列就上网搜寻,很快就把他所要的几个字找齐了。接下来是下载、存盘。

  罗列用伟人的字做招牌,热了一街人的眼,其影响比过去用启功的字还要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行中有人说,此人是“文化”产业界的一匹黑马,大伙提防点,别被他踢着。

  说话者很有预见性,不久就有人被他踢着了。

  3

  “罗列文化传播公司”坐落在健康路首,离市委和政府的办公地点仅几百米。择址这里,罗列有着自己的考虑:首先,市委和政府是一个地方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是政治和文化中心,像北京一样,是人们仰望和向往的地方。罗列从报纸和网络了解到,好多从事文化和文艺的人都是先到北京漂泊打拼,后来才成名成家,否则很难有今天的名气。从这一点说,去“中心”打拼是一条捷径。其次,既然从事“文化”事业,就得靠近“中心”,多经受政治和文化的熏陶,熏陶多了,耳濡目染,文化的气味就会浓郁,古人说的近朱者赤就是这个意思。第三,靠近“中心”,毋须多言,可信度自然也高。有了可信度,事业才会发展,财源才能旺盛。

  还有一件事罗列做得也很高明。他考察过多家公司,格局大同小异:进门一张老板桌,桌上放置一台电脑、一部电话等办公设施,正面墙壁上挂一幅字或是山水画做装饰。罗列稍稍变化,品位一下子就凸现出来。罗列经商时,见多了商人,一些商人书没读过几本,浑身铜臭,穷得只剩下钱了,却附庸风雅,花高价购买名人字画,把客厅装点得花花绿绿,像个拍卖行,庸俗得很。受此启发,罗列独出心裁,改字画为地图,一张中国的,一张世界的,并排挂到墙上,简洁大方,气势磅礴,给人一种站在中国放眼世界的胸襟和气度。

  大事办得差不多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媒体,到底与谁合作,让罗列颇费踌躇。罗列是这样理解的:找媒体等同于姑娘找婆家,好媒体就是好婆家,找到好婆家才会日月富裕,幸福一生。谁是好婆家,当然是影响大有地位的强势媒体了。眼下媒体多如牛毛,要找最低也是省级,最好是国家级的。奶大压娃脸,级别高了,水涨船高,自己的身价也高,出门办事人家才会买你的账。第一步是定位,位定准了,纲举目张,下面的工作就好开展了。就像中医看病,首先是把脉,脉搏把准了,才好对症下药。直觉告诉罗列,做言论类报刊的代言人比较适合他,这一行初看像温吞水,饿不死撑不昏,门前冷落车马稀,不如新闻类报刊门庭若市,日进斗金。但是用发展眼光看,这一块颇具市场潜力,很有发展前途,有点像他过去经营的日杂用品,是万金油,人人都需要。社会进步了,愈来愈注重学历、职称。拿学位要论文,评职称要论文,论文的写作和发表的阵地会逐渐被社会重视,被人们看好。用商人的眼光看,他选择这一行,不会错,关键要有好“枪手”。“枪手”是品牌,是摇钱树。这事不难,可以高薪聘请。钱是梧桐树,有了梧桐树,不愁金凤凰。

  时间就是钞票,想好了就干。罗列上网寻找,发现省委机关有一本《务实》月刊,全国公开发行,其中有几个栏目发论文。这本刊物名头很大,看文章的作者,好多都是政界人物。罗列激动得一拍大腿——真乃众里寻他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当机立断:就是它了!罗列拿起电话想咨询一下,看他们是否有这方面的考虑。电话拨了一半又放下,想还是上门去,像过去做生意那样,多跑腿多动嘴。说话不蚀本,舌头打个滚,人家见你有诚意,才会信赖你,和你建立合作关系。

比预想的顺利。出门时罗列担心文化人清高,不食人间烟火,不想他们也与时俱进,两眼关注窗外事。编辑部主任是个大胖子,他见有人想在基层建工作站,为他们搞创收,立马来了精神,如果没有眼镜挡着,眼珠都能飞出来。他握着罗列的手,大嘴喜得合不拢:“好啊好啊,搞好了我们是双赢啊!走,我带你见老总去!”

  老总很有城府,让人摸不透他心里想的什么。胖主任汇报完这事,他面无表情地说:“我们吃的财政饭,又不等米下锅,建什么站?”

  罗列一听心凉了半截。

  胖主任见罗列在身旁,有话不好说,叫罗列回避一下,待一会给他答复。罗列走出来,到胖主任办公的地方等待结果。不一会胖主任过来叫他,说老总想听听他的意见。罗列一听,转忧为喜。

  罗列是有备而来,打的是有准备之仗,他条理分明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说出来。老总一边听一边点头,他认可了,双方很快签订合作协议。办完这事,老总说他还有事,指示胖主任招待罗列吃午饭。罗列有点受宠若惊,说:“时间还早,不打搅了。”老总说:“签过协议,就是一家人了,客气啥!”罗列听这话,心里暖烘烘的,于是就待下不走了。

  饭后握别胖主任,罗列把上午的事前后一琢磨,发现老总的城府也不是深不可测。老总开始对他冷,纯粹是做做样子,婊子立牌坊,摆个姿态,一切都是为后来的热作铺垫。就像写文章,要跌宕起伏、起承转合,不能小河流水平铺直叙,这样才能吊起读者胃口,产生阅读兴趣。《务实》是吃皇粮的,日月滋润,不为粮米忧愁,但是多一个合作者就会多一条生财之路。油多不坏菜,存粮防荒年,会过日子的人都懂这个道理,谁当老总都不会放着钱不要。琢磨透老总的心理,罗列一不做二不休,又去另一家期刊社,没费多少口舌就与他们谈妥条件。

  从省城满载而归,罗列抱着一试的心理,给北京的《天下》杂志总编室打电话。这本杂志是中央级,社址在遥远的北京,罗列很慎重,他把要说的话写到纸上,电话接通后便不慌不忙地说起来。罗列像个评论家从《天下》的装帧说起,由外到内循序渐进,谈设计、说栏目、讲内文、言品位,好话说了一箩筐。好话是开心果,罗列虽然看不到,但他能感觉出接电话的人一定是笑逐颜开,很有成就感的。接着他换一种语气说话,说他想说说《天下》的遗憾。说后就打住,静等对方反应。接电话的人胃口被吊起来,见他半途停下,敦促他有何高见都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他们一定改进,力争把《天下》办成一本读者爱不释手的好杂志。罗列是正话反说,他说的遗憾还是好话。他说这么一本费尽总编心血的杂志,他所在的城市却买不到,读者想看只能上网!接电话的人松出一口气,不无遗憾地说:“是啊,我们为这事动过不少脑筋,也走过书商的‘二渠道’,到头来往往是事倍功半!”罗列一听,赶紧献计,说他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有无可取之处。接电话的人说:“但讲无妨!”罗列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接电话的人听后说:“想法很好!”接着问,“有无材料?传过来看看。”材料就在手中,但罗列没急着传。他说:“我今晚加班形成文字,明天传过去。”

  第二天,罗列把材料传真过去,一来二去,双方就签订了合作协议。

  《天下》比《务实》高一个档次,是国家级,做它的代理,罗列感觉自己比同行业的人高出一头。

  4

  手中有三家期刊,这是一笔丰富的资源,于是罗列着手开采他的第二桶金。

  但是真的开采起来却远非想象的那么轻松。

  开业第二天,罗列正在琢磨如何开展业务时,《务实》杂志的胖主任打来电话,说出刊在即,问他能否找一版彩色广告。罗列一头雾水,想也没想就说:“我们协议书里签的是论文,没有广告啊。”

  胖主任说:“拾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论文广告是一家。你个傻瓜,我们老总是给机会让你发大财呢!”

  罗列头脑里一片空白,不知财在哪里,又不好明说,就含含糊糊地答应下来。他问胖主任一版广告多少钱,胖主任想也不想就说:“我们是开饭店的不怕肚子大,五千元保底,上不封顶。奖励政策与专栏文章一样,到账后五五分成。”胖主任给罗列一周时间,要他抓紧点,越快越好。听胖主任口气,他们好像有点等米下锅的意思。

  这是罗列开业后要做的第一件事,这事关系到他今后的发展。如此说,这件事只能成功,不可失败。

  时间像个快腿小伙子,迈着轻盈的脚步嘀嗒嘀嗒地往前走,罗列坐在老板桌前不停地抓头,桌面上落下一层头发,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过去卖日杂用品,罗列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学,不懂就问,靠的是众人拾柴,慢慢地积累并壮大起来。罗列白天想的这事,夜里琢磨的还是这事。万事同理,罗列打算还照过去的老路走,不想老路却布满荆棘不再通畅,同行者见到他嘴巴像上了封条,头摇成拨浪鼓,一问三不知。同行是冤家,罗列知道他们不说是想挤兑他,让他不战自败,狼狈退出。罗列想他们是痴心妄想,他想他不但不会退出,而且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走在大街上,罗列头脑灵光一闪,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部战斗故事片——急行军中,我军突然迷失方向,一时陷于绝境。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我军指挥官镇定自若临危不惧,他双目如炬,声音似铁,铿锵有力地对身边的士兵说:“深入敌区,抓个舌头来!”一转眼一个舌头被抓来了,于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受此启发,罗列也想抓个“舌头”来。当然这“舌头”不是敌人,而是广告从业人员。

  广告界里有一个名叫余莲的女人,罗列考察市场时就闻听她的大名,如雷贯耳,但一直未能谋面。此人原在报社工作,端的是铁饭碗,吃的是安稳饭,后嫌报社规矩多,无法施展才华,毅然辞职,应聘到“黑马广告公司”,当起广告人。“黑马”有她是如虎添翼,她也因“黑马”而如鱼得水。他们互为因果。她无坚不摧,攻关克难是马到成功,“黑马”的年利润一半以上都是她的功绩。罗列想把此人挖过来,为己所用。民间语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罗列未婚,当然没有孩子,但对挣钱的人来说,钱就是孩子。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就做推磨鬼。罗列打算出重金,把价提得高出“黑马”。人为财而奔波,鸟为食而忙碌。只要下血本,不怕她不动心。

  一番周折,周日下午,罗列终于和余莲在一家名叫“南国风情”的咖啡馆见了面。

  服务生送上咖啡,余莲用勺子在杯子里轻轻搅动,眼睛看着杯子里袅娜而上的热气,优雅而耐心。罗列端起咖啡轻呷一口,苦,于是放下杯子开始说事。余莲停止搅动,尖起耳朵聆听。罗列言辞诚恳,话语间流露出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话毕,静等余莲表态。余莲爽快,说话不拖泥带水,她对罗列如此抬爱表示感谢。罗列心里暗暗喜悦,心想他的事有望了。哪知余莲话语一转阐明自己的态度:“我离开报社进入‘黑马’,时隔不久再次跳槽,外界会有议论。这一行最讲究名声,名声不好,工作难做。”罗列胸有成竹,说出自己的优厚条件,甚至还允诺年终时,公司将拿出一半年利润奖励她。余莲闻后粲然一笑,轻轻摇头。罗列看出,他的丰厚条件没能打动面前这个女人。这个女人不简单!罗列在心里长叹一声,感觉有点黔驴技穷了。

  余莲端起杯子开始品咖啡,喝了两口,对罗列说:“初入道的人都这样,小猫捉刺猬,感觉无从下手。刚干这行时我还哭过鼻子呢,别提多丢人了。”余莲像讲故事,把她从业后亲身经历的几件尴尬事一一说给罗列听。最后总结出一句话,十二个字,说完便起身告辞。罗列一个人坐在咖啡馆里,喝着苦咖啡,回味余莲说过的每一句话,直到天黑才回公司。

  人虽然没有挖到,但罗列已经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余莲没有明说,但她的人生故事已给他指出一条道路。

  真是个善良的女人,罗列很感激她。

 5

  这天上午,罗列没到公司来,而是到人才市场,他要招聘一名助手。工作需要,这名助手必须是女性,而且是漂亮女性。

  三只脚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多的是,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这个。人才市场里人头攒动,熙来攘往。罗列在人群里走了一圈,眼前就有了目标。

  这是个百里挑一的漂亮女孩,看她的神态举止就知道涉世不深,清纯得像田间带着晨露的小花。此刻,女孩睁大眼睛在看一家单位的招聘广告,看后轻轻地摇摇头,显然对这家单位不满意。女孩又去看另一家招聘广告,看后又离开。罗列看出女孩心情孤傲,非常挑剔。罗列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迎头走上去,问女孩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女孩眼睫毛很长,眨动如帷幕开合,拒人千里。她看一眼罗列,面无表情,警惕地离开去。罗列十分尴尬,微笑僵在脸上,心里暗骂:“给鼻子上脸,不知好歹!”骂后心里平衡一些,于是开始新一轮寻找。

  这是个与余莲年龄仿佛的女人,五官尚好,形态端庄、成熟,一看就是个攻关高手。罗列上前搭话,女人挺实际,开口问工资,还要求试用期满为她交纳养老金。罗列笑说:“还没合作就提条件,哪家老板敢聘你?”女人认真地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敢提条件,就知道会有老板聘我。”罗列问:“何以见得?”女人自信地说:“你的眼睛告诉我的。”罗列在搭话前从不同角度对女人进行观察,女人早就发现了。这是个敏感睿智的女人。罗列欣赏这样的人。两个人一拍即合。

  女人名字很好听,叫谈花。罗列和她开玩笑,说:“谈花,你千万别‘昙花一现’啊,那样对人对己都不好。”

  谈花说:“我‘昙花一现’,别人没什么,最多多跑一次人才市场,对己倒是有损失。你们男人有所不知,我们女人把找单位看成是找婆家,换一次单位等于离一次婚,挺叫人伤感的。”

  两个人说着话来到公司。罗列坐到老板桌前,向谈花交代工作。谈花听着听着脸上的微笑不见了,肩上却有了重量,仿佛压着石头,沉甸甸的。谈花跑过保险干过文秘,买过药品搞过传销。传销来钱快,后来知道这事犯法才洗手不干,唯独没进过广告公司。谈花清楚,广告这碗饭不好吃。没想到“罗列文化传播公司”做的就是广告业务。开弓没有回头箭,谈花想不干已磨不开面子,只有驼子挑担——硬撑着。进门时谈花看出,罗列的公司刚开张;同时还看出罗列是一名新兵,对这一行知之甚少。这样一想,谈花肩上的石头更沉了,压得她几乎透不过气来。现在是五天工作制,谈花掐指一算,《务实》给他们的时间已经过半,在剩下的一半时间里他们必须完成胖主任交办的任务,这关系到罗列今后的发展,当然也关系到她——自从谈花跨进这个门,她和眼前这个名字叫罗列的老总已拴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罗列交代完工作,谈花想了想才说:“罗总,据我所知,跑广告不能单兵作战,要两个人,就像说相声,捧逗结合,一唱一和,成功率才高。”

  人的问题好办。罗列想,他和谈花外出,还是“混合双打”呢。

  谈花见罗列亲自上阵,担心他吃不了苦,更担心他放不下面子。但是时间紧迫,权宜之计,也只能如此。

  一个下午,他们马不停蹄,连跑三家单位,都被人家婉言拒绝。第二天依然如此。在他们走过的地方,罗列听到的都是“黑马”,问起“罗列文化传播公司”,回答是闻所未闻。罗列看出来,这一行是欺生的。

  时间只剩下一天,明天必须和胖主任有个交代。罗列知道跑下去也不会有好结果,于是咬咬牙,决定破点小财。谈花一听叫起来,说:“罗总,不能啊,宁愿不做也不能自掏腰包啊!”罗列摇摇头说:“与人家初次合作,要讲信誉。再者说,我这么做也是花小钱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划算。”谈花瞪大眼睛说:“五千元还是小钱?”罗列说:“你有所不知,我和他们是五五分成。我把五千打过去;他们返回两千五呢。”这么一说,谈花就缄口不语了。

  罗列心急失言,一不小心把实底透露给了谈花。说话如泼水,罗列来不及后悔,便着手准备宣传所用的图片与文字。

  胖主任接到罗列从网上发过去的资料,一看是宣传罗列自己公司的,他不知罗列工作的难,却担心宣传费用,与罗列通电话,拐弯抹角流露出这一层意思。罗列听出来,直截了当地说:“请你和主编放心,我一定遵守协议,一会就把钱汇过去!”胖主任一听心里踏实了,话说得也顺耳:“罗总啊,你把我的话理解偏了。哪能不信任你呢?你和《务实》是一家,我信任你如同信任我自己。”

  放下电话,罗列出了一口长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