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兄匪弟与匪妻(下)
- 来源:章回小说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匪兄,匪弟,匪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4-27 13:45
3
吉林船厂是个大地界,最繁华的地界在北山脚下,松花江左岸。那里也是娼妓聚集的地方,秦楼楚馆摩肩接踵。妓院分为四等。一等的叫小班。小班的房屋宽大,室内陈设齐全。里边的妓女不但年轻貌美,而且吹弹歌舞,样样精通。二等的叫茶壶。室内陈设不比一等的小班差。所差是里边的妓女虽然年轻貌美,但没有才艺。春花院就是个二等妓院。院里的房间宽宽敞敞,屋里的妓女漂漂亮亮。再加之它的位置好,背对北山,右临松花江,每天的生意红红火火。
下午三点左右,正是妓院萧条的时候,打从门外走进一个人来。老鸨周妈正守着火炉嗑瓜子,听有人进门,她抬头一瞧,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像猫见了老鼠。多年的经验告诉她,又一个大主顾上门了。来人头戴一顶水貂皮壳帽,上穿一件黑裘皮大衣,脚上穿一双牛皮黑皮鞋,锃明瓦亮,连苍蝇落下去都会滑倒。周妈慌从椅子上站起,三角眼笑成两粒耗子屎,说,您老来了,里边请,里边请。说着,一扭身子,一摆肥臀,朝走廊里喊,闺女们,快出来接条子客。条子客就是办完事就走、不在妓院里逗留的那种。老鸨话音落地,走廊里两排门应声次第而开,打从里边走出十几个小姐,胖的,瘦的,矮的,高的,白的,黑的。有的春风满面,有的梨花带雨,有的低首敛眉,一时间香风缭绕,环佩丁当。来人怔了怔,没有吭声,抬手递给周妈四块大洋。周妈的脸就笑成一朵大白花,嘴上蜂蜜着说,您老是找旧相好呢,还是寻新欢?心里却想,又是一个初上道的傻×。按妓院的行情,除了妓女的钱,一般主顾敬老鸨的钱也只是一元两元,像这样一出手就四块大洋的主顾绝无仅有。来人摘下头上的帽子说,我是慕名而来。周妈听声音很嫩,再仔细看,才认清来人不过二十岁上下,立马改口说,大兄弟看,大兄弟看,我家的小姐个顶个的水灵灵,娇滴滴,如花似玉,不知您看好的是哪一位。来人脸红了红说,不知哪个叫小牡丹?周妈眉开眼笑,指着最后一个女子说,她就是小牡丹。大兄弟真是好眼力啊,她刚开苞,像黄瓜纽似的,正嫩着呢。说着,就对小牡丹喊,过来,麻利点,把你的小哥哥领进房暖着。她的声音很高,很张扬,就好像人隔着十里八里而不是在眼前。谁知,小牡丹并不挪步,只是冷冷地打量着来人。周妈一脸尴尬,自我解嘲地说,这小闺女刚来,还没有调教好,请你海涵。那人说,没关系,没关系,我就喜欢有个性的。说罢,就走向小牡丹,拉起她的手。小牡丹耷拉着头,随来人走进自己的房间。
进了屋,那人脱下大氅,顺手挂在门后的挂钩上。小牡丹抬手,将他的帽子挂在另一个挂钩上,说,你是先喝一口茶呢,还是立刻量干事儿。那人脸一红,说,坐下,坐下,我们说一会儿话。小牡丹就走到床头小桌前,倒了一杯茶,放在小桌上,而后看了来人一眼说,你请坐吧。来人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说,你也请坐吧。小牡丹听了,脸甜出一丝笑,扯起棉袍,紧挨着来人右肩坐了下来。来人躲了躲,脸上鲜明出一种难为情。小牡丹脸上乌云一片,哀哀地说,你是嫌我身子不干净么?来人摇摇头说,不,不是。那你干啥躲着我啊?小牡丹说,又朝来人身边靠靠。来人又朝外躲躲。小牡丹就哽咽了,说,你要是嫌我,就不找我好了。来人连忙站起身,轻轻地走到门口,将耳朵贴着门缝听。在确定外边没人偷听后,他走到小牡丹身边说,我跟你打听一个人,你知道么?小牡丹眉毛上挑,疑惑地问,你想问谁呢?来人说,有个叫王桂兰的你认识么?小牡丹杏仁眼里流出警惕,问,你说的是哪个王桂兰?来人说,就是王炮王永刚的媳妇王桂兰。听他这么一说,小牡丹霎时泪水盈眶。她低着头,并不答话。来人说,你别害怕,我叫于五,不知你听没听说过,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小牡丹说,如果你真是我爸爸的朋友,应该知道我的小名。来人说,你小名不叫玉环么。小牡丹啊了一声,说,看来你真是我爸爸的朋友啊。来人压低了声音,说,小点声,别让外边听到。小牡丹点点头,两眼亮晶晶地盯着于五说,你知道我妈妈现在在哪儿?于五说,她现在在苏联。小牡丹说,她是不要我了。于五摇摇头说,不是她不要你,是她想回来也没法回来,让我接你出去。小牡丹说,可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呢?于五说,这些话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我现在想知道的是,假如我救你出去,不知你有没有地方藏身。小牡丹想了想说,前些日子,有个姓孔的对我挺好,说是攒够钱就来赎我。我看他那样子不像诳我。于五点点头,问,你对他感觉怎么样呢?小牡丹问,你是说哪方面的呢?于五说,我的意思是说,你能不能看上他。小牡丹说,他就是个小买卖人,我看他也挺顺眼的。于五说,这样就好。你能把他的地址给我么?小牡丹说,他开的是杂货铺,叫义和成,就在渡口的东边。于五想了想说,这两天你把些值钱的东西都偷偷地拾掇拾掇,等过两天,有人再来找你,让你出外条子,你就跟他去。小牡丹已知道于五的用意,担忧地说,那怎么行呢,我们每次出门,都要跟一个保镖。于五笑笑,说,这些用不着你管,你就管跟那个姓孔的远走高飞就行了。小牡丹抿抿嘴唇说,那我上哪儿找你呢?于五说,你不用找我,到时候我会找你的。小牡丹刚想再说些什么,只见于五朝她努努嘴。她知道是来人了,就一把搂过于五的脖子,说,再亲亲么,再亲一个么。从门外走进来的是周妈。她手里端着一个盘子,上边放着几块蛋糕,几瓣橘子,扫了于五一眼说,天冷,今儿个你们多亲热一会,反正也没有人来。说着,把手中的果盘放在小桌子上,返身,又把门轻轻带上。
临走的时候,于五给小牡丹留下了五元钱。小牡丹说,我不要你钱。于五说,不是你要不要的事,是给那老鸨看的。一会儿那老鸨问你,你说给你五元钱,她就不会怀疑了。小牡丹点点头,说我明白了。于五笑笑,说,那我就走了。小牡丹站起身形,说我送送你。于五说,你不用送。你装出一种不满意的样子,这样别人不会怀疑。
于五走到方厅,老鸨周妈站了起来,满面堆笑说,玩得高兴么?于五只是点头,并不说话。周妈不知高深,就凑上前来,说,看你眼生得很,是从外地来的么?于五说,我本来是此地人,出去几年,挣了几个土鳖钱,回家开了个绸缎庄,生意还算混得过去。周妈一听来人是开绸缎庄的,出手又阔绰,想拉住这条大鱼,便讨好地说,今后没事多来几趟啊。于五说,如果你信得着,我想还是走条子更好一些。周妈就说,没关系,没关系。只要你打发人来,我连个横都不打。只不知道您老高姓大名?于五一笑,说,我的名字叫于五。周妈就对身边的几个人说,听到没有,今后,凡是于五爷叫条子,叫到谁,都要好生给我侍候着。
于五走了,小牡丹哭了起来。开始时还是抽抽泣泣的,哭着哭着,就哭翻了天。周妈闻声跑过来问,怎么回事?小牡丹不吭声,只是哭。这引起了周妈的怀疑,就问,到底怎么一回事,你跟我说说。经周妈一追问,小牡丹也清醒了。小牡丹想,我要是说不出好理由,逃跑的计划就泡汤了。她这样想,额头急出一层冷汗,也急出一个借口。小牡丹说,自打进这地界来,碰到的客人都是给我三元钱。今天的客人好大方啊,一出手就是五元钱,真让人高兴啊。周妈吧咂吧咂嘴说,这位于五爷是个好主顾。今后再来找你,你就好好侍候他吧,错不了。听周妈这么说,小牡丹又哭了。周妈觉得小牡丹哭得蹊跷,一时也猜不到她哭泣的理由,索性由她哭去了。
第三天天刚擦黑,小牡丹听到周妈喊她。她走到客厅里,周妈说那个叫于五的人又要叫她的外条子,让她准备准备。她听了,心跳得狂乱,面上却做出一种忸忸怩怩的样子,嗲声嗲气地说,姓于的太能祸害人,我不想去了。周妈听了,就立起眉毛,三角眼剜了小牡丹一下说,别给你脸往鼻子上抓挠。像这样出手大方的衣食父母,你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别起皮子。看小牡丹不情愿地走了回去,周妈又说,把他哄乐呵了,多给你个三元五元的,也就是个玩儿。你看看……她把手中的五块大洋亮给小牡丹,说,连我也沾光了。
回到房间,小牡丹很快把细软藏在裤腰里,而后,她连粉也没擦,就走出门。门口,有一辆带篷马车等在那里。她看那车夫似乎有点面熟,也来不及细看,便跳上了车,心中暗自庆幸,今天没有跟班的,真是老天照应。可一掀门帘,她看见那个叫吴义的龟奴已先坐在了车中。她心咯噔一跳,朝那龟奴笑笑。车老板见她钻进了车篷,牵马,磨车,小心地走出了院子,走上了大街。一上了大街,他就跳上马车,坐在辕马后边,挥鞭喝马。那马就哒哒哒地一路小跑了。
马车走到松花江边时,天色已黑了。这时,坐在车里的龟奴觉得车停了。他就卷起车帘朝外边看,问,怎么不走了呢?车夫指着前边说,你看看,前边好像有个皮包。龟奴睁大眼睛看去,果然前方有一个物件。他心中暗自高兴,就说,你先等一会,让我去看看。说着,人就朝车下挪。就在他刚下车的功夫,车老板飞起一脚踢在他的屁股上说,去你妈的。那龟奴重重摔了下去,雪地上发出咚咚的声音。车老板拉开门帘,说,快下车,小玉环。小牡丹瞪眸看去,原来是于五。她的脸上腾起一团火,说,原来是你啊。于五并不答话,拉着她下车,就往岸下跑,踩着大雪窝子,深一脚,浅一脚。江面上有一辆马拉雪橇。雪橇中间有一个四方的小棚。守在雪橇前的老板见两人跑过来,连忙拉开棚门。不容玉环分说,于五把她拉进了小棚,随后,自己也钻了进去。这时,雪橇就在江面上飞驰了。坐在棚里的于五和小玉环只能听到咴咴的马喘气声,雪橇拖在雪面上唰唰唰的响声。小玉环就问,你是在哪找的马爬犁啊?于五一笑,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小玉环又问,我们这是上哪去啊?于五说,一会儿再说吧,我们现在得快跑,等跑到天亮,再说吧。
天色蒙蒙亮时,雪橇终于停下来了。于五活动活动两腿,又晃荡晃荡两臂,用肩膀撞开了棚门。外边的车老板见门开了,走了过来,磕磕巴巴地说,快到……郭家……店了。于五点点头,想说话,却发觉嘴巴已冻得麻木了。他笑笑,回头伸手拉玉环。玉环哼哼呀呀了半天,才说,我浑身都冻僵了。老板就说,你出来蹦跶蹦跶一会儿就好了。听到老板的话,玉环借着于五的拉力从棚里爬出来。看那老板,老板脸上蒙着一层雪霜,根本看不清脸面。再看那马,马的周身也都是白雪一团,腾腾冒着热汗。于五扶玉环站定了,说,我们就在这里分手吧。玉环一愣,说,分手,我怎么办啊?于五说,你就跟他走吧。玉环瞧了那老板一眼说,他是谁啊,你让我跟他走。那老板就说,我是孔老三啊。玉环怔了怔,又细细地看看老板,开心地说,原来是你啊。怎么看不出来,声音也变了呢。孔老三讪讪地说,冻的啊,如果不是浑身上下都穿的皮毛,怕是冻死了。玉环不再说话,站在孔老三一边,看着于五,一时间也不知说什么好。于五笑笑,脸盯着孔老三说,不知你有没有亲戚可投靠的。孔老三想了想,说,我有个表哥在铁山包开饭店。于五说,那你领着玉环赶快走吧。玉环哽咽着说,你不能跟我们一起走么?于五说,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办。等有机会,我一定会去找你们。他想说,他还得去找赖永发他们,但想了想,又打住了想说的话,就低头,解腰间的黑布带子,可解了半天,也没有解开。他苦苦一笑,说,我的手冻僵了,像猫挠的似的。孔老三闻声走了过来,替于五解布带。谁知,也是解不开。于五就说,别解了。说着,就把手探进怀里,从里边摸出一个小包,递到玉环眼前说,这些钱你们留着用吧。玉环迟迟不肯去接。于五就把那小包送到孔老三面前说,你们留下吧。冷丁到一个新地方安家,花费大,这些钱都是玉环她二大爷给她的,你们要好好用。孔老三说,我们不用你的钱,我也带了几十块,用不着你的。于五说,我还要钻山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外人夺去。给了你们,我就放心了。孔老三点点头,从于五手里接过那个小包说,你这么说,我就收下了,替你保存着。说不定你什么时候为难着窄了,再找我来要。他虽然不明白于五的身份,但通过这两天的接触,也大概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于五说,这就对了么。说完,就走向了雪橇,手把缰绳,坐在了雪橇上,说,这马爬犁我赶走了。你们先找个客店吃点喝点,再上路吧。听我的话,一定不能走夜路。看于五要走了,玉环哭了。玉环说,你能帮我找找哥哥吗,我都有十多年没见到他了。于五说,你哥哥挺好的,眼巴前还不能找你,我想,等到小日本垮台了,他自然就会找你了。玉环脸上现出了红潮。她两手抓住于五的胳膊,焦急地问,你说,我哥哥在哪疙瘩,咋不来找我?于五低头沉默片刻,抬头扫了孔老三一眼,说,你哥哥现在在山里,不方便找你,怕给你添麻烦。玉环点点头说,我知道了,哥哥也跟妈妈一样。于五摇摇头,说,不。你哥哥跟花大柜不一样,他当的是抗联。好了,不说这些了,你们快走吧。我看小日本也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等到那一天就好了,说罢,不等玉环回答,自己一抖缰绳,赶着雪橇走了。他是怕说多了让玉环再问起花蝴蝶。玉环和孔老三站在雪地里,目视着那雪橇消失在大江转弯处,这才相扶着,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于五沿着松花江走了三天。在一个江崴子处,于五勒住了马,站在雪橇上朝南望。冷气笼罩着雪原,也笼罩着初升的太阳。阳光反射到雪地上泛出刺眼的光芒。他眨眨眼睛,手搭凉棚,再跷起脚,就看到岸上挣扎着几棵枯树,树上有一只乌鸦,受到了惊吓,呱呱叫着,朝河套里飞去。于五跳下雪橇,笨手笨脚地解开马套,而后,他牵着马开始寻找上岸的地方。这时候,他感觉浑身的血都凝止了。
于五拽着马尾巴挪上江岸。一上岸,他的眼睛就放光了。在秃秃的雪野上,铺排着一片房子,高高低低,散散落落,都半埋在深雪里,一缕缕炊烟就冻在小村的上空。
村西的一趟房子最高,也最大。一溜五间大房,房门开在东头。他收住脚,看看房前的院子,看看房东的一溜马棚,断定这里应该是一家大车店。再转身,果然就看见一根幌杆,高高的,立在院子中间。幌杆上端钉着一条大木鱼,鱼嘴里叼着一个倒置的木罐斗子,斗子下挂着罗圈,罗圈的周围一圈红布。他下意识地数了数罗圈,整整有七个。他知道凡挂七个罗圈的大车店不但有单间,而且还兼开着饭馆。一想到饭馆,条件反射得肚子里就咕咕地叫了。他咽了一口唾液,牵着马,走进了大院。站在大院里,他抿抿麻木的嘴唇,喊一声:掌柜的在家么?听他的喊声,房门嘎呀嘎呀地响了几声,打从屋里走出来一位中年人,光着脑袋,两手抱着怀,身上散发着缕缕热气。那人打量于五一眼,说,你是想住店啊,还是想打尖啊?说着,人走到于五面前,又说,来,来,把马给我,我让人给你喂着。说着,就从于五手上接过了马缰绳,朝东头的马棚牵去。于五自顾自地走进了屋子。
这是一趟七间大草房,分成里外两部分。外屋占两间房,做饭店。里屋是一个大筒屋,南北两铺大炕。每一铺大炕的东部都是一口大锅。每一口大锅里都烧着满满的一锅水。锅里的水哗啦啦响着,灶里的火呼啦啦烧着。就在屋子的北部,有一张几米长的大桌子。桌子上摆着一摞摞的盆子,大的小的,就那么圈圈摞着。在那一圈盆子的两边,另外还有几个小盆子,上边都用屉布子蒙着。于五看不出里边是什么东西。
两铺大炕上,各有一伙人。南炕的一伙,围着一个小方桌,正看纸牌。有人坐着,有人蹲着,只有一个小瘦子站着,抻着长长的脖子看桌上的牌。北炕坐着的人少,只有三个人。他们围着一个火盆,正在烤火。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根火钎子,拨动着一泥盆的木炭火,火里透出一股浓浓的烧土豆香。两伙人听有人进来,只伸过头来看了看,又很快地各干各事了。只有那个瘦小子朝于五多盯了几眼,而后又耷拉小脑袋,看桌上的牌。于五站在靠门的锅台前,一边将手伸到锅上,用蒸气熥着两手,一边观察着炕上的人们,看内中有没有土匪。
于五正琢磨着,那个中年人打外边进来了,脚后跟着一股冷气,呼呼地朝屋里灌着。他回过身,用背靠上了嘎呀嘎呀作响的门(在关东山,许多人家的房门是朝里开的,免得雪大堆住门推不开),而后走到于五面前说,你是先歇口气呢,还是先吃点什么?于五说,有什么好嚼果先淘弄点吧。中年人说,你炕上先坐着,都是现成的,立马就得。说着,朝南炕喊一声:瘦驴,给客人喂喂马去。炕上站着的那个瘦小子剜了于五一眼,慢慢腾腾地下炕,撅着一个雷公嘴,趿着一双旧乌拉,踢塌踢塌地走出了屋。
于五看了南炕一眼,转身朝北炕走去。近那三个人身边时,他坐在了炕沿上,看着火盆,口里就有涎水流了出来。内中一个人见了,先从火盆中扒拉出一个土豆,而后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将土豆捏在手里递给于五说,给,别烫着。于五说声谢了,把那土豆拿在手里,又倒了几个个儿之后,才把那土豆塞进口中,满屋里飘荡着烧土豆的香味。土豆很快进肚了,他的目光又盯上火盆。那人笑笑说,看你这样子,好像饿死鬼托生的。他这样说,又用火钎子去火盆里扒拉土豆。这时,那中年人过来了,手里端着一个方盘,上边摆着一小盆煮肉,黑不黑,红不红,也看不出是什么肉。另外,还有三个玉米面大饼子,黄不黄,黑不黑,却有一股香气扑鼻而来。那中年人将手中的方盘放在炕上,抬头问,你是这么吃呢,还是放上小炕桌。于五说,都一样,都一样。说着,从盘子里抓起一块肉就嚼。嚼了半天,没嚼出什么味道,就问,这是什么肉?中年人咧开大嘴说,这是野猪肉啊。于五说,这哪里是野猪肉,我也不是没吃过。中年人笑笑说,肉放的时间太长了,煮了放,放了煮的,哪里还有什么好味,将就着吃不饿也就行了。说着,踅身又朝外屋走去。不一会儿工夫,他又端着满满的一小盆酸菜汤放在于五身边说,你没口头福。前几天杀了一口猪,今儿个肉没了,血肠也没了,只剩下这汤,我给你用开水冒冒,喝吧,香着呢。一股肉香冲着于五鼻孔钻来。于五连忙从炕沿上站起来,说,谢了。那人说,你先吃着,缺什么,嚎唠一嗓子就行。说完,他就走到玩纸牌的那一伙身边看耍钱。
于五自管吃喝,片刻工夫,三个大饼子和一小盆汤都进了肚。于五把碗盆归聚到方盘里,准备端到外屋。这时,那中年人就快步走过来,说,这是哪里的话,哪能用你呢。说着,就从于五手中接过方盘。于五想了想,跟着那人出了里屋。看那人把方盘放在大桌子上,于五问,要多少钱?那人回头一笑说,给个三角二角的就行了。于五从怀里掏出一块大洋,说,别找了。那人的脸立马光鲜了。他探头,看了一眼里屋,神神秘秘地说,注意点,屋里有山上的小崽子猫冬。于五点头,说,我看得出来。那人说,听我的话,你歇息一会麻利走人。出村朝东走,再走四十里路就是榆林镇,到了那里,才能说是安全了。出门在外,不容易啊,车船店脚衙,无意就挨杀。于五点点头说,这我明白。说着,又朝里屋溜了一眼,说,再等个一时三刻的吧,我的马也要吃饱了。那人说,有一句话我想对你说,也不知你信不信。于五说,你说吧,我信。虽说咱们萍水相逢,但我看你是个实诚人。那人就说,听我的话,你把这马留下吧。我这里有一副剃头挑子,你就挑了走。这样更好一些。于五问,为什么?那人鬼鬼一笑,说,绺子里的规矩想你也知道个一二三吧。于五这才恍然大悟。按照土匪的规矩,一般情况下,挑八股绳的不在打劫之列。想到这儿,他说,这么说,我现在就可以走了。那人说,你想走就走吧,我也不留你。你没看里边赌钱的那一伙么,都是山里下来猫冬的。说着,扯了一下于五衣角。于五会意,就跟他走出了屋,走进了马棚。在马棚,那人把一副剃头挑子用双臂托着,到于五面前说,挑上走吧。说着,又从怀里掏出那块银元,递给于五说,这个你拿着,留你的马,你的亏已吃大了。不过,现今儿我的手头还真没有闲钱。于五说,你别见外,我给你,你就收着。就凭你一句话,也是千里驹都换不来的。那人尴尬一笑,说,话虽这么说,但我的心里终究是不好受啊。
于五挑着剃头挑子朝东走去。他知道,天黑以前,如果走不到榆林镇,就麻烦了。
那时,太阳已从群山丛中钻出来了,远山近树都显得清晰,生动。路上没有行人。这让于五的脚步更快了。转过一个山弯,于五放下挑子刚想解手,忽地从矮树林里钻出一个人来。那人一手叉腰,朝于五吼了一声:想活命就把钱留下。于五先一愣神,再转头看去,认得那人就是大车店里的瘦小子。瘦小子右手里攥一个小红布包,鼓鼓囊囊的,像是一把手枪,对着于五。于五放下挑子说,你想要什么,兄弟?小瘦子说,把你身上的钱都给我留下,如其不然,就要你的命。于五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说,你千万搂着点,别走了火。我把身上的绵羊票子都给你留下。说着,他就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包,朝那小瘦子递过去,说,给你吧,我一个子儿也不要,只要一条命。小瘦子打量打量于五说,你把钱放在地上。于五顺从地把那小包放在地上。小瘦子看看,说,你把那钱踢过来。于五就把那小包踢了过去。小瘦子一手托枪,一手去拾包,两眼扫着于五,转也不转。待拿到那个小包,他将腰身一挺,说,你走吧。于五心里暗暗发笑,想,就你这个小样,还想打于五爷的劫。想着,便装出一种害怕的样子,朝前走。在走到小瘦子身旁时,转身对小瘦子说,你不能这样让我走啊?小瘦子说,你还想咋的?于五说,我干了一冬带八夏,费劲巴拉地攒下了这点钱,如今都孝顺你了,我回家怎么跟老婆交代啊。要不,你就朝我的挑子打一枪,我回家就说碰着打劫的了。一听这话,小瘦子就说,我怎么看你扬了二怔的呢,脑袋都要搬家了,还想着钱。少废话,刹个愣地走你的路。再耍贫嘴,老子要你的命。于五迈向前一步,说,你看看,包里的钱是真的还是假的。小瘦子听了,真的低头去看小包。于五趁机飞起一脚,踢在小瘦子的裆处。小瘦子啊呀一声,人就朝后倒了下去。于五哈哈大笑,笑过了,说,就你这傻了巴叽的样儿,还想当棒子手。说罢,挑起挑子就走。小瘦子挣扎着爬起来,从地上捡起那个小红包,又喊了一声,你把那钱给我,要不,我就开枪了。于五回头做了一个鬼脸,挖苦地说,你别拿木头疙瘩吓唬耗子了。这小把戏,都是老子耍过的了。
4
于五一迈进赖永发家门槛,赖永发便让和月准备酒菜。他急着询问花蝴蝶儿女的下落,又不想让和月听到,想支走和月。和月闪了于五一眼,脸上红光洋溢,很痛快地答应一声“嗯哪”,立马走出里屋。赖永发拍拍炕沿示意于五坐到自己身边。于五屁股刚坐下来,赖永发就问,找到花大柜那两个孩子了么?于五说,找到了,都找到了。赖永发两眼熠熠放光,说,快,麻利点,告诉我他们都在哪疙瘩,都在干啥?于五已先想好了答词,便从容地说,小玉环现在铁山包,嫁给一个买卖人,日子过得挺滋润的。于五不想将玉环被花蝴蝶的仇人卖到烟花巷的事讲给赖永发,所以只讲了一半实话。赖永发咧开大嘴一笑说,那敢情好啦。还有那小嘎玉生呢?于五说,玉生更好,正在山里忙乎着呢。赖永发浓眉锁成一条线说,你的意思是说玉生也扎在胡子堆了?于五摇了两下头说,不是当胡子,是跟赵尚志的抗联打小日本,而且还是个团长呢。赖永发吧咂吧咂嘴,认认真真地说,这几年闲着没事的光景,我总琢磨着山林里的事,琢磨来琢磨去,还是觉得只有抗联是真打小日本。玉生这孩子能跟着抗联走,一准错不了。于五见赖永发高兴,自己心里也愉快,又道,二哥,你说我在抗联那儿碰到谁了?赖永发白了于五一眼说,你这不是难为二哥么?你也不是不知道,二哥是个粗人,哪会猜谜。于五说,胡子堆里有个叫白脸狼的你还记得吧?听于五说到白脸狼,赖永发一双象眼睁得圆圆的,问,你是说你碰到白脸狼啦?于五说,可不是吗。我到玉生那儿,玉生将他的副团长介绍给我。我们在一起喝酒时唠到你,白脸狼说你是条好汉……赖永发脸涨得通红,两手挠着头说,这小子不太地道,属魏延的,脑袋后边有反骨,玉生这孩子咋选他当副团长呢。于五不以为然,便说,我看白脸狼那人说话办事都挺明白的,不像个反复无常的人。赖永发摇摇头说,说话呱呱的,尿炕哗哗的。他是狗咬门帘子,嘴好。于五沉吟片刻说,他只是副团长,一条小泥鳅翻不了船。这时,和月开始摆桌子。赖永发便说,得了,得了,别说这些揪心扯肺的事。咱哥俩又好长工夫没见面了,今儿个喝个痛快。
和月见于五回来,心里高兴,又是烙油饼,又是煎鸡蛋,里屋外屋忙得像只急着找窝下蛋的母鸡,很快就收拾出来几样菜。于五让和月也上桌一起吃喝,和月说,你们大老爷们儿喝酒,我一个老娘们儿跟着瞎搅和啥。赖永发就说,让你吃你就吃结了呗,于五兄弟也不是外人。和月瞄了于五一眼,盘起右腿,坐在了炕沿边上。
三碗酒下肚,赖永发的话就多了。他左肘压在桌面上,右手拿着一双黑黑的筷子,比划着说,要说过去山上的日子,什么他妈的都好,就是缺少女人。我拔香头子的头年,一个小崽子憋得难熬,跟他妈个老母猪捅哨子玩。气得我立刻量把他插了。今儿个回头想想,都是大老爷们儿啊……他说着,眼噙泪水,又端起二大碗对于五说,来,倒,再倒一个。说完,没等于五端碗,自己一扬脖,将那碗酒灌进肚里。放下酒碗,他夹起一块鸡蛋,摁在于五吃碟里,说,造,可劲造。咱们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吃喝。这些年,过去的小崽子,总有几个给咱送嚼果的,有时候,你都不知道是谁送的。
窗外天色渐渐暗了,赖永发喝得胸口像烧着一团火,舌头也大了。他侧歪着身子,醉眼蒙眬对和月说,去……去,你……领小五子到仓房里把那套老被拿进来。和月先是一愣,而后眉开眼笑,下地朝屋外走去。于五想也没想就跟着和月走出了屋。
一股冷风扑向了赖永发的脸。赖永发侧过身,恶恶地盯着屋门,心像猫抓一般疼痛。他知道仓房里多么清冷,那是两间四面透风的老房,清冷得像个大冰窖,甚至比房外还要冷。他想像着房里的物件,自然想到了堆在仓房东北角的麦草。想到那两人会在麦草垛里男欢女爱,憋得他呜呜直叫,咬得牙咔咔泛响。从心里讲,他同情和月,总觉得他对不起和月,让她年纪轻轻地就跟自己守活寡。平常时候,他也暗示和月,能碰到相中的,就偷一回两回,说不准就怀上了崽,也算自己的一脉后代香烟。可和月就是不懂,或者是懂了装不懂,把他的话当了耳旁风。于五的到来让他看到了播种的希望,可一旦他给和月机会时,他的心里又承受不了。他无法接受和月与小五子睡在一起的事实。他巴望着他们不会越轨,他又巴望着他们能够越轨。他的心矛盾已极,痛苦折磨得他不时用拳头擂自己的脑袋。
在仓房门前,和月收住了脚步,回头看于五,眼睛闪闪发光,软软地说,兄弟,你头里走。于五推开板门,猫腰走进仓房。看于五进了屋,和月回头瞅瞅,闪身跟进门,再用后背一倚,门就关上了。仓房里空荡荡的,撒欢般的冷风肆无忌惮地撩拨着两个年轻人。于五不明白和月为什么要关门,挡住了仅有的光源,便回过身来,想问问和月。和月没有给于五机会。她一抬脚,一伸双臂,便搂住他的脖子,努起嘴唇封住了他的嘴。于五心跳得狂了,咚咚咚地像敲着一面大鼓。他一边朝外推和月,一边倒退着说,你这是干啥,你这是干啥?和月并不答话。于五退一步,她跟一步;于五退两步,她跟两步。再后退,就是麦堆了。于五立在麦堆前说,别……别闹……别……和月脸红得已像刚下过蛋的母鸡冠子。她并不说话,只是朝前一拥,就把于五压倒在麦堆上。于五朝上挣扎,心里既清醒又冷静。于五说,你疯了。你这样做对得起我二哥吗?和月浪浪地笑,浪得眼睛里泪水横流。和月说,你这个傻狍子啊,仓房里哪来的厚被薄被啊。你二哥不单单是个瘫巴,还是个不结子的葫芦,他怕断子绝孙,是想让咱俩给他生个一男半女的,好传宗接代。说着,气喘得大了,一口口热气扑到于五的脸上,扑得于五心痒痒了,就由着和月施展功夫。
高潮过后,于五慌里慌张地穿好衣服,呆呆地站在仓房里,耷拉着脑袋,不敢看和月,也不敢动步。和月嘿嘿一笑,拉起他的手说,真没见过你这号的人,还在绺子里混过呢,事都办了,还怕什么。说罢,踅身就朝外走。
此时,天色已大黑。南炕上的赖永发似乎睡着了,一个大呼噜接着一个小呼噜。于五每听一次呼噜就哆嗦一次,并不时地觑上和月一眼。和月却不以为然。她上北炕,麻利地给于五铺好了被褥,让于五先睡,自己则收拾南炕的桌子,轻手轻脚地。
收拾好桌子,和月走到于五头前,两手捧着于五的脸狠狠亲了一口,像报仇似的,而后走到南炕,蹑手蹑脚地上了炕。她很快脱光了衣服,钻进了赖永发热热的被窝,两手搂过赖永发暖自己的躯体。她感到了赖永发的身体在颤抖,立时明白了赖永发其实并没有睡着。但她并不理会赖永发的感觉,只是一点点咀嚼着与于五合欢时的痛快,周身不时掠过一种麻酥酥的快感。这是一种久违了的快感,恍然如梦。这种快感让她泪流满面。她不想抹去泪水,就一任泪水从脸上淌下来。这时,她感到赖永发的一只手在她大腿上游动着。她以为是赖永发对她的温存,心都酥了。只是片刻之时,她就知道她错了。那时,赖永发的两个手指已掐在了她的大腿根部。她咬着牙,将脸蒙在被头里,掩盖自己的呻吟。她怕北炕的于五听到,便侧起头来,朝那边探视。屋子里黑咕隆咚,她看不见北炕的于五,只能听到于五的翻身声,一回又一回,不时发出叹息。
第二天早上,于五总是躲着赖永发的眼睛。赖永发则一如既往,有说有笑,像是什么事也不知道。和月不说话,只是里屋外屋忙碌,准备饭菜。
吃罢了饭,于五脸红得像关公,对赖永发说,二哥,我今天就走。赖永发一瞪眼睛,问,你上哪去?于五说,这些年总想着二哥,如今看到二哥,我也就放心了。赖永发就骂,你放心了,我他妈的还不放心。你要是个老爷们儿你就在这儿住着。有我吃的就有你造的。你要不是个老爷们儿就他妈的走人,反正我也瘫巴了,起不来了,人见人烦了。听赖永发这么说,于五不知如何是好,低着头在地上走来走去。和月就贴过来说,他五兄弟,听你二哥话,就在这儿猫一冬吧。赖永发看看和月,又看看于五,把烟笸箩朝炕沿一扒拉,说,小五子,你先坐下。咱们有话慢慢说。于五应声坐在炕沿上。他从烟笸箩里拈起一张用旧书撕成的小纸条,卷了一颗纸烟,递给赖永发说,二哥……抽。赖永发接了,从炕席缝隙里抠出一根火柴,朝炕沿上一擦,划着,点着了手里的烟,猛吸了一口。因为吸得急,他禁不住咳嗽起来。和月就说,跟你说多少回了,别那么急。怎么样,又咳嗽了不是。赖永发不理和月,翘起头对于五说,小五子,听哥一句话,留下吧。哥跟你说句掏肠子的话,再怎么说,二哥也是一条汉子啊。可你嫂子更不容易。人家一个黄花闺女跟我来了,吃苦遭罪别提了,年纪轻轻的,还要守活寡,我对不起人家啊。听赖永发这样说,和月跑出了里屋,两手掩面。片刻工夫,外屋就传来了哭声,呜呜的,悠长,悲伤,像一只失了崽子的母狼。于五将手中卷好的纸烟丢在烟笸箩里,沉默了好一会儿说,要不……我就留在这里吧。赖永发一巴掌拍在于五的手背上说,这就对了!兄弟,从此以后,你同和月睡南炕,我睡北炕。于五连忙说,那可不中,那可不中。我还是睡北炕吧。赖永发说,好了,就依兄弟的。他这样说,心里却翻腾起一股股酸水,恨不得一巴掌把于五打倒在地,再踩上一脚。
黑龙江的冬天白天短,夜晚长。一到了夜晚,整个马屁股村陷进了无边的黑暗之中,很少人家舍得点灯熬油。细心的村民发现,自从那个叫于五的人进了赖永发家之后,他家的小油灯总是亮到深夜。结冰的窗户纸上映出一点如豆的灯火,温暖着冰冷的长夜。不久,赖永发家找了个拉帮套的事家喻户晓。
大地上的雪化了,院子里雪黑了,房檐上挂起一串串的冰溜子。太阳一出,冰溜子摔在地上,摔成长长短短的冰棍,发出清脆的响声。
再过一些日子,道边的小草绿了,村前小河里的水流了,小村上空飞起了燕子,高高低低,一会钻进蓝天,寻找着觅食的目标,一会儿贴着地皮,衔起一口泥,忙碌着垒窝。大自然呈现出勃勃生机。这时,马屁股屯的村民发现,和月的身材也像大地一样,变得丰满了,脸色变得好看了,走道显得笨重了。那些长舌短舌的女人开始传说,和月的肚子大了。有人说和月肚子里的种是赖永发的。他们说赖永发长得人高马大,相貌堂堂,虽说是瘫在炕上,但两裆间夹着的家巴什还是过硬的;有人说是拉帮套的。他们说赖永发瘫痪在炕上,哪来的那么大功力,驾驭得了年轻风骚的小娘们儿,一准是那外来人播的种再也不会错的……
真正能说明白的也只有赖永发、于五和和月三人。只是,他们三人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感受。
对于于五来说,可以说是乐中有苦。他看到和月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自然心里高兴。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啊。就像农民播下种子,眼瞅着那种子长成了苗,而后是开花,是结果,是收获,能不高兴么?可他心里也总是泛苦水。每每看到赖二哥的目光时,又羞又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了进去。这就像把种子种在了别人的土地上,收成也是偷来的。
赖永发跟于五正好相反。他是苦中有乐。每次目光接触到和月的肚子,他的心都像针刺了般地难受,满肚子的苦水想吐也没有地方吐。毕竟是一个男子汉啊,他就眼瞅着自己的老婆跟别人睡出孩子来而不声不响,那种滋味怎么说都是苦的。可有时,他也偷偷地乐。尽管是别人的种子,可毕竟播在自己的土地上,他想收获,就能收获,收获男孩女孩都得管他叫爹。既然自己已不能传宗接代,那么,找别人代替耕种总此颗粒无收强。他这样想的时候,脸上总是阳光灿烂,有时候,天真得像个小孩子似的。
只有欢乐没有痛苦的是和月。于五的到来,让她尝到了久违的性福,这使她每天都春天一般的生活,每天都盼望着早一点天黑。尽管每一次她从北炕回到南炕,都要经受赖永发一顿无言的掐,用力的抓,让她的两条大腿伤痕累累。但她没有把这种折磨当成痛苦,而是当成欢乐,或者说是痛并快乐着。她就是这样快乐着过日子,快乐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她过日子的心就像夏天的草木一样茂盛,她的肚子也像春天一样膨胀起来。
5
那天午间,和月提着一个大玻璃棒子去打酒。刚走到街中,就听北边有人喊,小日本进屯了,小日本进屯了!和月伸着脖子朝北边望,果然就看到一辆汽车朝南边移来。她心里发毛,慌慌张张摇晃回家,对赖永发说,小日本进屯了。
赖永发扫了于五一眼说,我看日本人是朝你来的。于五摇头说,我看未必,我也没跟小日本打过交道。赖永发说,自打我到马屁股屯,小日本从来没进过村。你不来,小日本不来;你一来,小日本也来了,天下哪来这么巧的事?和月脸立时白了,说,管它是不是,你不好先出去躲躲吗?于五说,我跑了你咋办?赖永发说,我咋办,我有啥咋办的?我拔香头子已好多年了,小日本也找不到我啥毛病。听我话,你麻利点从后窗扯乎,出屋就是林子。于五回头瞅了赖永发一眼,再一回身就上了炕,三步两步走到窗前。在窗前,他回过头说一句,多保重。而后钻出了窗外,像燕子一样轻灵。
目送于五跑进后山,赖永发迅速上炕,头朝里钻进了被窝。和月心中纳闷,就问,你咋头朝里呢?她不知道,黑道上人的规矩,出门在外,在饭店吃饭,坐桌子要背朝墙,为的是一旦发生意外,免得腹背受敌;睡觉的时候,要头朝里,面对屋门,为的是反应迅速。赖永发此时已没心思回答和月,他躺在被窝里叫开盒子炮的保险,意识一跳,又翘头对愣眉愣眼的和月说,不管谁问,你都说我瘫痪在炕,早已动不了窝了。和月点点头。此时,她才感到事态严重,再回头时,就看到两辆汽车停在了自家大门前。她心突突乱跳,面色苍白,就眼睁睁地看着车上跳下一群日本兵,哇哇叫着拥进了院,拥进了屋。
转眼之时,赖永发家里屋外屋,院里院外,都站满了日本兵。大难临头,和月反倒镇定了。她站在屋地中央,背倚炕沿,一动不动,就呆呆地看日本兵,从一张脸,到另一张脸。在她的眼中,除了穿戴,这些日本兵跟中国人也没有什么两样。这时,打从门外走进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在前边的是一个少佐,跟在他屁股后的是翻译,梳着小分头,穿着窝窝囊囊的黑西服。
日本少佐眯缝着眼睛打量和月。他想和月会害怕自己。但和月并不害怕,大难临头,和月显得很从容,抿着嘴唇,也审视少佐。这让少佐很不痛快,就对身边的翻译说,你的,问她的男人在哪儿?那翻译一弯腰,再抬头时问,你们家老爷们儿呢?和月说,那不躺在炕上么,都瘫痪在炕上挺好几年大尸了。少佐听了,朝前走两步,凑到炕沿前,看看赖永发,又把脸转向和月,眨着小眼睛,叽里咕噜说了几句什么。那翻译就问,我们队长问你,你们家有红胡子来过么?和月说,我们家就两个人,都在,你看哪一个像红胡子。翻译说,我问你来没来过。和月说,没来过。翻译说,没来过?不对吧。你先别嘴硬,我给你找个证人。说罢,他连头也没回就说,白队长,你问问她认不认识于五——听不到回答,翻译回头发现白脸狼并没有跟进来。日军少佐就说,白的,解手的干活。翻译就一撇嘴想,上茅楼,他才不是上茅楼呢,他是躲灾去啦。翻译想得不错,翻译说这话时,白脸狼正蹲在房山头佯装屙屎。原来,白眼狼一年前就被赵尚志收编了,并被任命为副团长。只不过,被收编的白眼狼没有大烟抽,又过不了苦日子,下山投降了日本人。为了立功,他检举出于五,说于五是抗联的联络员,正在马屁股屯开展工作。这样,日本守备队便带人来抓于五。岂知,刚进赖永发院子,白脸狼的右眼皮就跳个没完没了。猛然想起赖永发枪头子准,他便灵机一动,说是闹肚子了,躲在了房山头。
翻译见白脸狼没在,又对和月说,你应该明白,我们不是冒蒙来的,我们有证人。你今天把于五交出来,啥事没有,若不交出来,就别怪日本人不客气。和月听说日本人是奔于五来的,心里有气,便狠狠地说,没见过你这号的中国人,帮狗吃食。翻译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上前就要打和月。不料被少佐拦住了。少佐嘿嘿笑着,抬手在和月的脸上摸了一把说,你的,漂亮的干活。和月想也没想,回手就给少佐一个耳光。旁边一个军曹见了,抬脚就把和月踹倒在地。
炕上的赖永发先前还眯着眼睛偷看着屋内的情形,此时见和月被踹倒在地,胸中火起,身子一掀,枪就响了。枪声响处,那个军曹摔倒在地。几个日本兵听见枪响,纷纷跳上炕,七手八脚把赖永发按在了炕上。赖永发呜呜乱叫,再挣扎已无济于事。少佐则低头狰狞和月一眼,抬头说了几句日本话。他的话音刚落,两个日本兵就从地上架起和月往北炕上拖。和月情知不妙,又抓又踢又喊又叫,最终还是被压在了北炕上。她已明白那少佐的用意,想骂那少佐,刚一开口,却被一个日本兵用胳臂压住了嘴。翻译看着赖永发幸灾乐祸地说,太君说了,要给你老娘们儿接生,看看你老娘们儿肚子里怀的崽儿是公的还是母的。听翻译如此说,赖永发周身上下爆发出一种奇异的力量。他猛地掀开被子,从几个日本人的压迫中坐起,两手抓挠着就要往地上跳,结果还是被日本兵制服了。赖永发就张口大骂,我操你妈的小日本祖宗八代……此时,和月的衣服已被日本兵扒光了。所有日本兵的目光都爬上了和月丰满的胴体。一个日本兵则手握刺刀,眯起右眼,对准和月的肚皮挑去。只听得一声惨叫,和月昏死了过去。赖永发大吼一声,腾起身来,猛地扑倒一个日本兵,像饿虎扑食。几乎同时,两个日本兵将刺刀捅进了他的胸膛。
于五钻到半山时停下脚来。他站上一块秃石,回头朝马屁股屯方向张望,就看到一股浓烟拔地而起。他“啊”了一声,又朝山下跑去。结果,他看到了那堆烧塌的房子。他跺跺脚,又跪倒在地,朝那堆烟灰叩了三个头,而后直起身形,迈开大步朝东山走去,连头也不回。那里是赵尚志的根据地。
责任编辑 成 林
插图 薛尧
……
吉林船厂是个大地界,最繁华的地界在北山脚下,松花江左岸。那里也是娼妓聚集的地方,秦楼楚馆摩肩接踵。妓院分为四等。一等的叫小班。小班的房屋宽大,室内陈设齐全。里边的妓女不但年轻貌美,而且吹弹歌舞,样样精通。二等的叫茶壶。室内陈设不比一等的小班差。所差是里边的妓女虽然年轻貌美,但没有才艺。春花院就是个二等妓院。院里的房间宽宽敞敞,屋里的妓女漂漂亮亮。再加之它的位置好,背对北山,右临松花江,每天的生意红红火火。
下午三点左右,正是妓院萧条的时候,打从门外走进一个人来。老鸨周妈正守着火炉嗑瓜子,听有人进门,她抬头一瞧,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像猫见了老鼠。多年的经验告诉她,又一个大主顾上门了。来人头戴一顶水貂皮壳帽,上穿一件黑裘皮大衣,脚上穿一双牛皮黑皮鞋,锃明瓦亮,连苍蝇落下去都会滑倒。周妈慌从椅子上站起,三角眼笑成两粒耗子屎,说,您老来了,里边请,里边请。说着,一扭身子,一摆肥臀,朝走廊里喊,闺女们,快出来接条子客。条子客就是办完事就走、不在妓院里逗留的那种。老鸨话音落地,走廊里两排门应声次第而开,打从里边走出十几个小姐,胖的,瘦的,矮的,高的,白的,黑的。有的春风满面,有的梨花带雨,有的低首敛眉,一时间香风缭绕,环佩丁当。来人怔了怔,没有吭声,抬手递给周妈四块大洋。周妈的脸就笑成一朵大白花,嘴上蜂蜜着说,您老是找旧相好呢,还是寻新欢?心里却想,又是一个初上道的傻×。按妓院的行情,除了妓女的钱,一般主顾敬老鸨的钱也只是一元两元,像这样一出手就四块大洋的主顾绝无仅有。来人摘下头上的帽子说,我是慕名而来。周妈听声音很嫩,再仔细看,才认清来人不过二十岁上下,立马改口说,大兄弟看,大兄弟看,我家的小姐个顶个的水灵灵,娇滴滴,如花似玉,不知您看好的是哪一位。来人脸红了红说,不知哪个叫小牡丹?周妈眉开眼笑,指着最后一个女子说,她就是小牡丹。大兄弟真是好眼力啊,她刚开苞,像黄瓜纽似的,正嫩着呢。说着,就对小牡丹喊,过来,麻利点,把你的小哥哥领进房暖着。她的声音很高,很张扬,就好像人隔着十里八里而不是在眼前。谁知,小牡丹并不挪步,只是冷冷地打量着来人。周妈一脸尴尬,自我解嘲地说,这小闺女刚来,还没有调教好,请你海涵。那人说,没关系,没关系,我就喜欢有个性的。说罢,就走向小牡丹,拉起她的手。小牡丹耷拉着头,随来人走进自己的房间。
进了屋,那人脱下大氅,顺手挂在门后的挂钩上。小牡丹抬手,将他的帽子挂在另一个挂钩上,说,你是先喝一口茶呢,还是立刻量干事儿。那人脸一红,说,坐下,坐下,我们说一会儿话。小牡丹就走到床头小桌前,倒了一杯茶,放在小桌上,而后看了来人一眼说,你请坐吧。来人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说,你也请坐吧。小牡丹听了,脸甜出一丝笑,扯起棉袍,紧挨着来人右肩坐了下来。来人躲了躲,脸上鲜明出一种难为情。小牡丹脸上乌云一片,哀哀地说,你是嫌我身子不干净么?来人摇摇头说,不,不是。那你干啥躲着我啊?小牡丹说,又朝来人身边靠靠。来人又朝外躲躲。小牡丹就哽咽了,说,你要是嫌我,就不找我好了。来人连忙站起身,轻轻地走到门口,将耳朵贴着门缝听。在确定外边没人偷听后,他走到小牡丹身边说,我跟你打听一个人,你知道么?小牡丹眉毛上挑,疑惑地问,你想问谁呢?来人说,有个叫王桂兰的你认识么?小牡丹杏仁眼里流出警惕,问,你说的是哪个王桂兰?来人说,就是王炮王永刚的媳妇王桂兰。听他这么一说,小牡丹霎时泪水盈眶。她低着头,并不答话。来人说,你别害怕,我叫于五,不知你听没听说过,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小牡丹说,如果你真是我爸爸的朋友,应该知道我的小名。来人说,你小名不叫玉环么。小牡丹啊了一声,说,看来你真是我爸爸的朋友啊。来人压低了声音,说,小点声,别让外边听到。小牡丹点点头,两眼亮晶晶地盯着于五说,你知道我妈妈现在在哪儿?于五说,她现在在苏联。小牡丹说,她是不要我了。于五摇摇头说,不是她不要你,是她想回来也没法回来,让我接你出去。小牡丹说,可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呢?于五说,这些话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我现在想知道的是,假如我救你出去,不知你有没有地方藏身。小牡丹想了想说,前些日子,有个姓孔的对我挺好,说是攒够钱就来赎我。我看他那样子不像诳我。于五点点头,问,你对他感觉怎么样呢?小牡丹问,你是说哪方面的呢?于五说,我的意思是说,你能不能看上他。小牡丹说,他就是个小买卖人,我看他也挺顺眼的。于五说,这样就好。你能把他的地址给我么?小牡丹说,他开的是杂货铺,叫义和成,就在渡口的东边。于五想了想说,这两天你把些值钱的东西都偷偷地拾掇拾掇,等过两天,有人再来找你,让你出外条子,你就跟他去。小牡丹已知道于五的用意,担忧地说,那怎么行呢,我们每次出门,都要跟一个保镖。于五笑笑,说,这些用不着你管,你就管跟那个姓孔的远走高飞就行了。小牡丹抿抿嘴唇说,那我上哪儿找你呢?于五说,你不用找我,到时候我会找你的。小牡丹刚想再说些什么,只见于五朝她努努嘴。她知道是来人了,就一把搂过于五的脖子,说,再亲亲么,再亲一个么。从门外走进来的是周妈。她手里端着一个盘子,上边放着几块蛋糕,几瓣橘子,扫了于五一眼说,天冷,今儿个你们多亲热一会,反正也没有人来。说着,把手中的果盘放在小桌子上,返身,又把门轻轻带上。
临走的时候,于五给小牡丹留下了五元钱。小牡丹说,我不要你钱。于五说,不是你要不要的事,是给那老鸨看的。一会儿那老鸨问你,你说给你五元钱,她就不会怀疑了。小牡丹点点头,说我明白了。于五笑笑,说,那我就走了。小牡丹站起身形,说我送送你。于五说,你不用送。你装出一种不满意的样子,这样别人不会怀疑。
于五走到方厅,老鸨周妈站了起来,满面堆笑说,玩得高兴么?于五只是点头,并不说话。周妈不知高深,就凑上前来,说,看你眼生得很,是从外地来的么?于五说,我本来是此地人,出去几年,挣了几个土鳖钱,回家开了个绸缎庄,生意还算混得过去。周妈一听来人是开绸缎庄的,出手又阔绰,想拉住这条大鱼,便讨好地说,今后没事多来几趟啊。于五说,如果你信得着,我想还是走条子更好一些。周妈就说,没关系,没关系。只要你打发人来,我连个横都不打。只不知道您老高姓大名?于五一笑,说,我的名字叫于五。周妈就对身边的几个人说,听到没有,今后,凡是于五爷叫条子,叫到谁,都要好生给我侍候着。
于五走了,小牡丹哭了起来。开始时还是抽抽泣泣的,哭着哭着,就哭翻了天。周妈闻声跑过来问,怎么回事?小牡丹不吭声,只是哭。这引起了周妈的怀疑,就问,到底怎么一回事,你跟我说说。经周妈一追问,小牡丹也清醒了。小牡丹想,我要是说不出好理由,逃跑的计划就泡汤了。她这样想,额头急出一层冷汗,也急出一个借口。小牡丹说,自打进这地界来,碰到的客人都是给我三元钱。今天的客人好大方啊,一出手就是五元钱,真让人高兴啊。周妈吧咂吧咂嘴说,这位于五爷是个好主顾。今后再来找你,你就好好侍候他吧,错不了。听周妈这么说,小牡丹又哭了。周妈觉得小牡丹哭得蹊跷,一时也猜不到她哭泣的理由,索性由她哭去了。
第三天天刚擦黑,小牡丹听到周妈喊她。她走到客厅里,周妈说那个叫于五的人又要叫她的外条子,让她准备准备。她听了,心跳得狂乱,面上却做出一种忸忸怩怩的样子,嗲声嗲气地说,姓于的太能祸害人,我不想去了。周妈听了,就立起眉毛,三角眼剜了小牡丹一下说,别给你脸往鼻子上抓挠。像这样出手大方的衣食父母,你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别起皮子。看小牡丹不情愿地走了回去,周妈又说,把他哄乐呵了,多给你个三元五元的,也就是个玩儿。你看看……她把手中的五块大洋亮给小牡丹,说,连我也沾光了。
回到房间,小牡丹很快把细软藏在裤腰里,而后,她连粉也没擦,就走出门。门口,有一辆带篷马车等在那里。她看那车夫似乎有点面熟,也来不及细看,便跳上了车,心中暗自庆幸,今天没有跟班的,真是老天照应。可一掀门帘,她看见那个叫吴义的龟奴已先坐在了车中。她心咯噔一跳,朝那龟奴笑笑。车老板见她钻进了车篷,牵马,磨车,小心地走出了院子,走上了大街。一上了大街,他就跳上马车,坐在辕马后边,挥鞭喝马。那马就哒哒哒地一路小跑了。
马车走到松花江边时,天色已黑了。这时,坐在车里的龟奴觉得车停了。他就卷起车帘朝外边看,问,怎么不走了呢?车夫指着前边说,你看看,前边好像有个皮包。龟奴睁大眼睛看去,果然前方有一个物件。他心中暗自高兴,就说,你先等一会,让我去看看。说着,人就朝车下挪。就在他刚下车的功夫,车老板飞起一脚踢在他的屁股上说,去你妈的。那龟奴重重摔了下去,雪地上发出咚咚的声音。车老板拉开门帘,说,快下车,小玉环。小牡丹瞪眸看去,原来是于五。她的脸上腾起一团火,说,原来是你啊。于五并不答话,拉着她下车,就往岸下跑,踩着大雪窝子,深一脚,浅一脚。江面上有一辆马拉雪橇。雪橇中间有一个四方的小棚。守在雪橇前的老板见两人跑过来,连忙拉开棚门。不容玉环分说,于五把她拉进了小棚,随后,自己也钻了进去。这时,雪橇就在江面上飞驰了。坐在棚里的于五和小玉环只能听到咴咴的马喘气声,雪橇拖在雪面上唰唰唰的响声。小玉环就问,你是在哪找的马爬犁啊?于五一笑,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小玉环又问,我们这是上哪去啊?于五说,一会儿再说吧,我们现在得快跑,等跑到天亮,再说吧。
天色蒙蒙亮时,雪橇终于停下来了。于五活动活动两腿,又晃荡晃荡两臂,用肩膀撞开了棚门。外边的车老板见门开了,走了过来,磕磕巴巴地说,快到……郭家……店了。于五点点头,想说话,却发觉嘴巴已冻得麻木了。他笑笑,回头伸手拉玉环。玉环哼哼呀呀了半天,才说,我浑身都冻僵了。老板就说,你出来蹦跶蹦跶一会儿就好了。听到老板的话,玉环借着于五的拉力从棚里爬出来。看那老板,老板脸上蒙着一层雪霜,根本看不清脸面。再看那马,马的周身也都是白雪一团,腾腾冒着热汗。于五扶玉环站定了,说,我们就在这里分手吧。玉环一愣,说,分手,我怎么办啊?于五说,你就跟他走吧。玉环瞧了那老板一眼说,他是谁啊,你让我跟他走。那老板就说,我是孔老三啊。玉环怔了怔,又细细地看看老板,开心地说,原来是你啊。怎么看不出来,声音也变了呢。孔老三讪讪地说,冻的啊,如果不是浑身上下都穿的皮毛,怕是冻死了。玉环不再说话,站在孔老三一边,看着于五,一时间也不知说什么好。于五笑笑,脸盯着孔老三说,不知你有没有亲戚可投靠的。孔老三想了想,说,我有个表哥在铁山包开饭店。于五说,那你领着玉环赶快走吧。玉环哽咽着说,你不能跟我们一起走么?于五说,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办。等有机会,我一定会去找你们。他想说,他还得去找赖永发他们,但想了想,又打住了想说的话,就低头,解腰间的黑布带子,可解了半天,也没有解开。他苦苦一笑,说,我的手冻僵了,像猫挠的似的。孔老三闻声走了过来,替于五解布带。谁知,也是解不开。于五就说,别解了。说着,就把手探进怀里,从里边摸出一个小包,递到玉环眼前说,这些钱你们留着用吧。玉环迟迟不肯去接。于五就把那小包送到孔老三面前说,你们留下吧。冷丁到一个新地方安家,花费大,这些钱都是玉环她二大爷给她的,你们要好好用。孔老三说,我们不用你的钱,我也带了几十块,用不着你的。于五说,我还要钻山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外人夺去。给了你们,我就放心了。孔老三点点头,从于五手里接过那个小包说,你这么说,我就收下了,替你保存着。说不定你什么时候为难着窄了,再找我来要。他虽然不明白于五的身份,但通过这两天的接触,也大概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于五说,这就对了么。说完,就走向了雪橇,手把缰绳,坐在了雪橇上,说,这马爬犁我赶走了。你们先找个客店吃点喝点,再上路吧。听我的话,一定不能走夜路。看于五要走了,玉环哭了。玉环说,你能帮我找找哥哥吗,我都有十多年没见到他了。于五说,你哥哥挺好的,眼巴前还不能找你,我想,等到小日本垮台了,他自然就会找你了。玉环脸上现出了红潮。她两手抓住于五的胳膊,焦急地问,你说,我哥哥在哪疙瘩,咋不来找我?于五低头沉默片刻,抬头扫了孔老三一眼,说,你哥哥现在在山里,不方便找你,怕给你添麻烦。玉环点点头说,我知道了,哥哥也跟妈妈一样。于五摇摇头,说,不。你哥哥跟花大柜不一样,他当的是抗联。好了,不说这些了,你们快走吧。我看小日本也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等到那一天就好了,说罢,不等玉环回答,自己一抖缰绳,赶着雪橇走了。他是怕说多了让玉环再问起花蝴蝶。玉环和孔老三站在雪地里,目视着那雪橇消失在大江转弯处,这才相扶着,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于五沿着松花江走了三天。在一个江崴子处,于五勒住了马,站在雪橇上朝南望。冷气笼罩着雪原,也笼罩着初升的太阳。阳光反射到雪地上泛出刺眼的光芒。他眨眨眼睛,手搭凉棚,再跷起脚,就看到岸上挣扎着几棵枯树,树上有一只乌鸦,受到了惊吓,呱呱叫着,朝河套里飞去。于五跳下雪橇,笨手笨脚地解开马套,而后,他牵着马开始寻找上岸的地方。这时候,他感觉浑身的血都凝止了。
于五拽着马尾巴挪上江岸。一上岸,他的眼睛就放光了。在秃秃的雪野上,铺排着一片房子,高高低低,散散落落,都半埋在深雪里,一缕缕炊烟就冻在小村的上空。
村西的一趟房子最高,也最大。一溜五间大房,房门开在东头。他收住脚,看看房前的院子,看看房东的一溜马棚,断定这里应该是一家大车店。再转身,果然就看见一根幌杆,高高的,立在院子中间。幌杆上端钉着一条大木鱼,鱼嘴里叼着一个倒置的木罐斗子,斗子下挂着罗圈,罗圈的周围一圈红布。他下意识地数了数罗圈,整整有七个。他知道凡挂七个罗圈的大车店不但有单间,而且还兼开着饭馆。一想到饭馆,条件反射得肚子里就咕咕地叫了。他咽了一口唾液,牵着马,走进了大院。站在大院里,他抿抿麻木的嘴唇,喊一声:掌柜的在家么?听他的喊声,房门嘎呀嘎呀地响了几声,打从屋里走出来一位中年人,光着脑袋,两手抱着怀,身上散发着缕缕热气。那人打量于五一眼,说,你是想住店啊,还是想打尖啊?说着,人走到于五面前,又说,来,来,把马给我,我让人给你喂着。说着,就从于五手上接过了马缰绳,朝东头的马棚牵去。于五自顾自地走进了屋子。
这是一趟七间大草房,分成里外两部分。外屋占两间房,做饭店。里屋是一个大筒屋,南北两铺大炕。每一铺大炕的东部都是一口大锅。每一口大锅里都烧着满满的一锅水。锅里的水哗啦啦响着,灶里的火呼啦啦烧着。就在屋子的北部,有一张几米长的大桌子。桌子上摆着一摞摞的盆子,大的小的,就那么圈圈摞着。在那一圈盆子的两边,另外还有几个小盆子,上边都用屉布子蒙着。于五看不出里边是什么东西。
两铺大炕上,各有一伙人。南炕的一伙,围着一个小方桌,正看纸牌。有人坐着,有人蹲着,只有一个小瘦子站着,抻着长长的脖子看桌上的牌。北炕坐着的人少,只有三个人。他们围着一个火盆,正在烤火。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根火钎子,拨动着一泥盆的木炭火,火里透出一股浓浓的烧土豆香。两伙人听有人进来,只伸过头来看了看,又很快地各干各事了。只有那个瘦小子朝于五多盯了几眼,而后又耷拉小脑袋,看桌上的牌。于五站在靠门的锅台前,一边将手伸到锅上,用蒸气熥着两手,一边观察着炕上的人们,看内中有没有土匪。
于五正琢磨着,那个中年人打外边进来了,脚后跟着一股冷气,呼呼地朝屋里灌着。他回过身,用背靠上了嘎呀嘎呀作响的门(在关东山,许多人家的房门是朝里开的,免得雪大堆住门推不开),而后走到于五面前说,你是先歇口气呢,还是先吃点什么?于五说,有什么好嚼果先淘弄点吧。中年人说,你炕上先坐着,都是现成的,立马就得。说着,朝南炕喊一声:瘦驴,给客人喂喂马去。炕上站着的那个瘦小子剜了于五一眼,慢慢腾腾地下炕,撅着一个雷公嘴,趿着一双旧乌拉,踢塌踢塌地走出了屋。
于五看了南炕一眼,转身朝北炕走去。近那三个人身边时,他坐在了炕沿上,看着火盆,口里就有涎水流了出来。内中一个人见了,先从火盆中扒拉出一个土豆,而后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将土豆捏在手里递给于五说,给,别烫着。于五说声谢了,把那土豆拿在手里,又倒了几个个儿之后,才把那土豆塞进口中,满屋里飘荡着烧土豆的香味。土豆很快进肚了,他的目光又盯上火盆。那人笑笑说,看你这样子,好像饿死鬼托生的。他这样说,又用火钎子去火盆里扒拉土豆。这时,那中年人过来了,手里端着一个方盘,上边摆着一小盆煮肉,黑不黑,红不红,也看不出是什么肉。另外,还有三个玉米面大饼子,黄不黄,黑不黑,却有一股香气扑鼻而来。那中年人将手中的方盘放在炕上,抬头问,你是这么吃呢,还是放上小炕桌。于五说,都一样,都一样。说着,从盘子里抓起一块肉就嚼。嚼了半天,没嚼出什么味道,就问,这是什么肉?中年人咧开大嘴说,这是野猪肉啊。于五说,这哪里是野猪肉,我也不是没吃过。中年人笑笑说,肉放的时间太长了,煮了放,放了煮的,哪里还有什么好味,将就着吃不饿也就行了。说着,踅身又朝外屋走去。不一会儿工夫,他又端着满满的一小盆酸菜汤放在于五身边说,你没口头福。前几天杀了一口猪,今儿个肉没了,血肠也没了,只剩下这汤,我给你用开水冒冒,喝吧,香着呢。一股肉香冲着于五鼻孔钻来。于五连忙从炕沿上站起来,说,谢了。那人说,你先吃着,缺什么,嚎唠一嗓子就行。说完,他就走到玩纸牌的那一伙身边看耍钱。
于五自管吃喝,片刻工夫,三个大饼子和一小盆汤都进了肚。于五把碗盆归聚到方盘里,准备端到外屋。这时,那中年人就快步走过来,说,这是哪里的话,哪能用你呢。说着,就从于五手中接过方盘。于五想了想,跟着那人出了里屋。看那人把方盘放在大桌子上,于五问,要多少钱?那人回头一笑说,给个三角二角的就行了。于五从怀里掏出一块大洋,说,别找了。那人的脸立马光鲜了。他探头,看了一眼里屋,神神秘秘地说,注意点,屋里有山上的小崽子猫冬。于五点头,说,我看得出来。那人说,听我的话,你歇息一会麻利走人。出村朝东走,再走四十里路就是榆林镇,到了那里,才能说是安全了。出门在外,不容易啊,车船店脚衙,无意就挨杀。于五点点头说,这我明白。说着,又朝里屋溜了一眼,说,再等个一时三刻的吧,我的马也要吃饱了。那人说,有一句话我想对你说,也不知你信不信。于五说,你说吧,我信。虽说咱们萍水相逢,但我看你是个实诚人。那人就说,听我的话,你把这马留下吧。我这里有一副剃头挑子,你就挑了走。这样更好一些。于五问,为什么?那人鬼鬼一笑,说,绺子里的规矩想你也知道个一二三吧。于五这才恍然大悟。按照土匪的规矩,一般情况下,挑八股绳的不在打劫之列。想到这儿,他说,这么说,我现在就可以走了。那人说,你想走就走吧,我也不留你。你没看里边赌钱的那一伙么,都是山里下来猫冬的。说着,扯了一下于五衣角。于五会意,就跟他走出了屋,走进了马棚。在马棚,那人把一副剃头挑子用双臂托着,到于五面前说,挑上走吧。说着,又从怀里掏出那块银元,递给于五说,这个你拿着,留你的马,你的亏已吃大了。不过,现今儿我的手头还真没有闲钱。于五说,你别见外,我给你,你就收着。就凭你一句话,也是千里驹都换不来的。那人尴尬一笑,说,话虽这么说,但我的心里终究是不好受啊。
于五挑着剃头挑子朝东走去。他知道,天黑以前,如果走不到榆林镇,就麻烦了。
那时,太阳已从群山丛中钻出来了,远山近树都显得清晰,生动。路上没有行人。这让于五的脚步更快了。转过一个山弯,于五放下挑子刚想解手,忽地从矮树林里钻出一个人来。那人一手叉腰,朝于五吼了一声:想活命就把钱留下。于五先一愣神,再转头看去,认得那人就是大车店里的瘦小子。瘦小子右手里攥一个小红布包,鼓鼓囊囊的,像是一把手枪,对着于五。于五放下挑子说,你想要什么,兄弟?小瘦子说,把你身上的钱都给我留下,如其不然,就要你的命。于五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说,你千万搂着点,别走了火。我把身上的绵羊票子都给你留下。说着,他就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包,朝那小瘦子递过去,说,给你吧,我一个子儿也不要,只要一条命。小瘦子打量打量于五说,你把钱放在地上。于五顺从地把那小包放在地上。小瘦子看看,说,你把那钱踢过来。于五就把那小包踢了过去。小瘦子一手托枪,一手去拾包,两眼扫着于五,转也不转。待拿到那个小包,他将腰身一挺,说,你走吧。于五心里暗暗发笑,想,就你这个小样,还想打于五爷的劫。想着,便装出一种害怕的样子,朝前走。在走到小瘦子身旁时,转身对小瘦子说,你不能这样让我走啊?小瘦子说,你还想咋的?于五说,我干了一冬带八夏,费劲巴拉地攒下了这点钱,如今都孝顺你了,我回家怎么跟老婆交代啊。要不,你就朝我的挑子打一枪,我回家就说碰着打劫的了。一听这话,小瘦子就说,我怎么看你扬了二怔的呢,脑袋都要搬家了,还想着钱。少废话,刹个愣地走你的路。再耍贫嘴,老子要你的命。于五迈向前一步,说,你看看,包里的钱是真的还是假的。小瘦子听了,真的低头去看小包。于五趁机飞起一脚,踢在小瘦子的裆处。小瘦子啊呀一声,人就朝后倒了下去。于五哈哈大笑,笑过了,说,就你这傻了巴叽的样儿,还想当棒子手。说罢,挑起挑子就走。小瘦子挣扎着爬起来,从地上捡起那个小红包,又喊了一声,你把那钱给我,要不,我就开枪了。于五回头做了一个鬼脸,挖苦地说,你别拿木头疙瘩吓唬耗子了。这小把戏,都是老子耍过的了。
4
于五一迈进赖永发家门槛,赖永发便让和月准备酒菜。他急着询问花蝴蝶儿女的下落,又不想让和月听到,想支走和月。和月闪了于五一眼,脸上红光洋溢,很痛快地答应一声“嗯哪”,立马走出里屋。赖永发拍拍炕沿示意于五坐到自己身边。于五屁股刚坐下来,赖永发就问,找到花大柜那两个孩子了么?于五说,找到了,都找到了。赖永发两眼熠熠放光,说,快,麻利点,告诉我他们都在哪疙瘩,都在干啥?于五已先想好了答词,便从容地说,小玉环现在铁山包,嫁给一个买卖人,日子过得挺滋润的。于五不想将玉环被花蝴蝶的仇人卖到烟花巷的事讲给赖永发,所以只讲了一半实话。赖永发咧开大嘴一笑说,那敢情好啦。还有那小嘎玉生呢?于五说,玉生更好,正在山里忙乎着呢。赖永发浓眉锁成一条线说,你的意思是说玉生也扎在胡子堆了?于五摇了两下头说,不是当胡子,是跟赵尚志的抗联打小日本,而且还是个团长呢。赖永发吧咂吧咂嘴,认认真真地说,这几年闲着没事的光景,我总琢磨着山林里的事,琢磨来琢磨去,还是觉得只有抗联是真打小日本。玉生这孩子能跟着抗联走,一准错不了。于五见赖永发高兴,自己心里也愉快,又道,二哥,你说我在抗联那儿碰到谁了?赖永发白了于五一眼说,你这不是难为二哥么?你也不是不知道,二哥是个粗人,哪会猜谜。于五说,胡子堆里有个叫白脸狼的你还记得吧?听于五说到白脸狼,赖永发一双象眼睁得圆圆的,问,你是说你碰到白脸狼啦?于五说,可不是吗。我到玉生那儿,玉生将他的副团长介绍给我。我们在一起喝酒时唠到你,白脸狼说你是条好汉……赖永发脸涨得通红,两手挠着头说,这小子不太地道,属魏延的,脑袋后边有反骨,玉生这孩子咋选他当副团长呢。于五不以为然,便说,我看白脸狼那人说话办事都挺明白的,不像个反复无常的人。赖永发摇摇头说,说话呱呱的,尿炕哗哗的。他是狗咬门帘子,嘴好。于五沉吟片刻说,他只是副团长,一条小泥鳅翻不了船。这时,和月开始摆桌子。赖永发便说,得了,得了,别说这些揪心扯肺的事。咱哥俩又好长工夫没见面了,今儿个喝个痛快。
和月见于五回来,心里高兴,又是烙油饼,又是煎鸡蛋,里屋外屋忙得像只急着找窝下蛋的母鸡,很快就收拾出来几样菜。于五让和月也上桌一起吃喝,和月说,你们大老爷们儿喝酒,我一个老娘们儿跟着瞎搅和啥。赖永发就说,让你吃你就吃结了呗,于五兄弟也不是外人。和月瞄了于五一眼,盘起右腿,坐在了炕沿边上。
三碗酒下肚,赖永发的话就多了。他左肘压在桌面上,右手拿着一双黑黑的筷子,比划着说,要说过去山上的日子,什么他妈的都好,就是缺少女人。我拔香头子的头年,一个小崽子憋得难熬,跟他妈个老母猪捅哨子玩。气得我立刻量把他插了。今儿个回头想想,都是大老爷们儿啊……他说着,眼噙泪水,又端起二大碗对于五说,来,倒,再倒一个。说完,没等于五端碗,自己一扬脖,将那碗酒灌进肚里。放下酒碗,他夹起一块鸡蛋,摁在于五吃碟里,说,造,可劲造。咱们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吃喝。这些年,过去的小崽子,总有几个给咱送嚼果的,有时候,你都不知道是谁送的。
窗外天色渐渐暗了,赖永发喝得胸口像烧着一团火,舌头也大了。他侧歪着身子,醉眼蒙眬对和月说,去……去,你……领小五子到仓房里把那套老被拿进来。和月先是一愣,而后眉开眼笑,下地朝屋外走去。于五想也没想就跟着和月走出了屋。
一股冷风扑向了赖永发的脸。赖永发侧过身,恶恶地盯着屋门,心像猫抓一般疼痛。他知道仓房里多么清冷,那是两间四面透风的老房,清冷得像个大冰窖,甚至比房外还要冷。他想像着房里的物件,自然想到了堆在仓房东北角的麦草。想到那两人会在麦草垛里男欢女爱,憋得他呜呜直叫,咬得牙咔咔泛响。从心里讲,他同情和月,总觉得他对不起和月,让她年纪轻轻地就跟自己守活寡。平常时候,他也暗示和月,能碰到相中的,就偷一回两回,说不准就怀上了崽,也算自己的一脉后代香烟。可和月就是不懂,或者是懂了装不懂,把他的话当了耳旁风。于五的到来让他看到了播种的希望,可一旦他给和月机会时,他的心里又承受不了。他无法接受和月与小五子睡在一起的事实。他巴望着他们不会越轨,他又巴望着他们能够越轨。他的心矛盾已极,痛苦折磨得他不时用拳头擂自己的脑袋。
在仓房门前,和月收住了脚步,回头看于五,眼睛闪闪发光,软软地说,兄弟,你头里走。于五推开板门,猫腰走进仓房。看于五进了屋,和月回头瞅瞅,闪身跟进门,再用后背一倚,门就关上了。仓房里空荡荡的,撒欢般的冷风肆无忌惮地撩拨着两个年轻人。于五不明白和月为什么要关门,挡住了仅有的光源,便回过身来,想问问和月。和月没有给于五机会。她一抬脚,一伸双臂,便搂住他的脖子,努起嘴唇封住了他的嘴。于五心跳得狂了,咚咚咚地像敲着一面大鼓。他一边朝外推和月,一边倒退着说,你这是干啥,你这是干啥?和月并不答话。于五退一步,她跟一步;于五退两步,她跟两步。再后退,就是麦堆了。于五立在麦堆前说,别……别闹……别……和月脸红得已像刚下过蛋的母鸡冠子。她并不说话,只是朝前一拥,就把于五压倒在麦堆上。于五朝上挣扎,心里既清醒又冷静。于五说,你疯了。你这样做对得起我二哥吗?和月浪浪地笑,浪得眼睛里泪水横流。和月说,你这个傻狍子啊,仓房里哪来的厚被薄被啊。你二哥不单单是个瘫巴,还是个不结子的葫芦,他怕断子绝孙,是想让咱俩给他生个一男半女的,好传宗接代。说着,气喘得大了,一口口热气扑到于五的脸上,扑得于五心痒痒了,就由着和月施展功夫。
高潮过后,于五慌里慌张地穿好衣服,呆呆地站在仓房里,耷拉着脑袋,不敢看和月,也不敢动步。和月嘿嘿一笑,拉起他的手说,真没见过你这号的人,还在绺子里混过呢,事都办了,还怕什么。说罢,踅身就朝外走。
此时,天色已大黑。南炕上的赖永发似乎睡着了,一个大呼噜接着一个小呼噜。于五每听一次呼噜就哆嗦一次,并不时地觑上和月一眼。和月却不以为然。她上北炕,麻利地给于五铺好了被褥,让于五先睡,自己则收拾南炕的桌子,轻手轻脚地。
收拾好桌子,和月走到于五头前,两手捧着于五的脸狠狠亲了一口,像报仇似的,而后走到南炕,蹑手蹑脚地上了炕。她很快脱光了衣服,钻进了赖永发热热的被窝,两手搂过赖永发暖自己的躯体。她感到了赖永发的身体在颤抖,立时明白了赖永发其实并没有睡着。但她并不理会赖永发的感觉,只是一点点咀嚼着与于五合欢时的痛快,周身不时掠过一种麻酥酥的快感。这是一种久违了的快感,恍然如梦。这种快感让她泪流满面。她不想抹去泪水,就一任泪水从脸上淌下来。这时,她感到赖永发的一只手在她大腿上游动着。她以为是赖永发对她的温存,心都酥了。只是片刻之时,她就知道她错了。那时,赖永发的两个手指已掐在了她的大腿根部。她咬着牙,将脸蒙在被头里,掩盖自己的呻吟。她怕北炕的于五听到,便侧起头来,朝那边探视。屋子里黑咕隆咚,她看不见北炕的于五,只能听到于五的翻身声,一回又一回,不时发出叹息。
第二天早上,于五总是躲着赖永发的眼睛。赖永发则一如既往,有说有笑,像是什么事也不知道。和月不说话,只是里屋外屋忙碌,准备饭菜。
吃罢了饭,于五脸红得像关公,对赖永发说,二哥,我今天就走。赖永发一瞪眼睛,问,你上哪去?于五说,这些年总想着二哥,如今看到二哥,我也就放心了。赖永发就骂,你放心了,我他妈的还不放心。你要是个老爷们儿你就在这儿住着。有我吃的就有你造的。你要不是个老爷们儿就他妈的走人,反正我也瘫巴了,起不来了,人见人烦了。听赖永发这么说,于五不知如何是好,低着头在地上走来走去。和月就贴过来说,他五兄弟,听你二哥话,就在这儿猫一冬吧。赖永发看看和月,又看看于五,把烟笸箩朝炕沿一扒拉,说,小五子,你先坐下。咱们有话慢慢说。于五应声坐在炕沿上。他从烟笸箩里拈起一张用旧书撕成的小纸条,卷了一颗纸烟,递给赖永发说,二哥……抽。赖永发接了,从炕席缝隙里抠出一根火柴,朝炕沿上一擦,划着,点着了手里的烟,猛吸了一口。因为吸得急,他禁不住咳嗽起来。和月就说,跟你说多少回了,别那么急。怎么样,又咳嗽了不是。赖永发不理和月,翘起头对于五说,小五子,听哥一句话,留下吧。哥跟你说句掏肠子的话,再怎么说,二哥也是一条汉子啊。可你嫂子更不容易。人家一个黄花闺女跟我来了,吃苦遭罪别提了,年纪轻轻的,还要守活寡,我对不起人家啊。听赖永发这样说,和月跑出了里屋,两手掩面。片刻工夫,外屋就传来了哭声,呜呜的,悠长,悲伤,像一只失了崽子的母狼。于五将手中卷好的纸烟丢在烟笸箩里,沉默了好一会儿说,要不……我就留在这里吧。赖永发一巴掌拍在于五的手背上说,这就对了!兄弟,从此以后,你同和月睡南炕,我睡北炕。于五连忙说,那可不中,那可不中。我还是睡北炕吧。赖永发说,好了,就依兄弟的。他这样说,心里却翻腾起一股股酸水,恨不得一巴掌把于五打倒在地,再踩上一脚。
黑龙江的冬天白天短,夜晚长。一到了夜晚,整个马屁股村陷进了无边的黑暗之中,很少人家舍得点灯熬油。细心的村民发现,自从那个叫于五的人进了赖永发家之后,他家的小油灯总是亮到深夜。结冰的窗户纸上映出一点如豆的灯火,温暖着冰冷的长夜。不久,赖永发家找了个拉帮套的事家喻户晓。
大地上的雪化了,院子里雪黑了,房檐上挂起一串串的冰溜子。太阳一出,冰溜子摔在地上,摔成长长短短的冰棍,发出清脆的响声。
再过一些日子,道边的小草绿了,村前小河里的水流了,小村上空飞起了燕子,高高低低,一会钻进蓝天,寻找着觅食的目标,一会儿贴着地皮,衔起一口泥,忙碌着垒窝。大自然呈现出勃勃生机。这时,马屁股屯的村民发现,和月的身材也像大地一样,变得丰满了,脸色变得好看了,走道显得笨重了。那些长舌短舌的女人开始传说,和月的肚子大了。有人说和月肚子里的种是赖永发的。他们说赖永发长得人高马大,相貌堂堂,虽说是瘫在炕上,但两裆间夹着的家巴什还是过硬的;有人说是拉帮套的。他们说赖永发瘫痪在炕上,哪来的那么大功力,驾驭得了年轻风骚的小娘们儿,一准是那外来人播的种再也不会错的……
真正能说明白的也只有赖永发、于五和和月三人。只是,他们三人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感受。
对于于五来说,可以说是乐中有苦。他看到和月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自然心里高兴。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啊。就像农民播下种子,眼瞅着那种子长成了苗,而后是开花,是结果,是收获,能不高兴么?可他心里也总是泛苦水。每每看到赖二哥的目光时,又羞又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了进去。这就像把种子种在了别人的土地上,收成也是偷来的。
赖永发跟于五正好相反。他是苦中有乐。每次目光接触到和月的肚子,他的心都像针刺了般地难受,满肚子的苦水想吐也没有地方吐。毕竟是一个男子汉啊,他就眼瞅着自己的老婆跟别人睡出孩子来而不声不响,那种滋味怎么说都是苦的。可有时,他也偷偷地乐。尽管是别人的种子,可毕竟播在自己的土地上,他想收获,就能收获,收获男孩女孩都得管他叫爹。既然自己已不能传宗接代,那么,找别人代替耕种总此颗粒无收强。他这样想的时候,脸上总是阳光灿烂,有时候,天真得像个小孩子似的。
只有欢乐没有痛苦的是和月。于五的到来,让她尝到了久违的性福,这使她每天都春天一般的生活,每天都盼望着早一点天黑。尽管每一次她从北炕回到南炕,都要经受赖永发一顿无言的掐,用力的抓,让她的两条大腿伤痕累累。但她没有把这种折磨当成痛苦,而是当成欢乐,或者说是痛并快乐着。她就是这样快乐着过日子,快乐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她过日子的心就像夏天的草木一样茂盛,她的肚子也像春天一样膨胀起来。
5
那天午间,和月提着一个大玻璃棒子去打酒。刚走到街中,就听北边有人喊,小日本进屯了,小日本进屯了!和月伸着脖子朝北边望,果然就看到一辆汽车朝南边移来。她心里发毛,慌慌张张摇晃回家,对赖永发说,小日本进屯了。
赖永发扫了于五一眼说,我看日本人是朝你来的。于五摇头说,我看未必,我也没跟小日本打过交道。赖永发说,自打我到马屁股屯,小日本从来没进过村。你不来,小日本不来;你一来,小日本也来了,天下哪来这么巧的事?和月脸立时白了,说,管它是不是,你不好先出去躲躲吗?于五说,我跑了你咋办?赖永发说,我咋办,我有啥咋办的?我拔香头子已好多年了,小日本也找不到我啥毛病。听我话,你麻利点从后窗扯乎,出屋就是林子。于五回头瞅了赖永发一眼,再一回身就上了炕,三步两步走到窗前。在窗前,他回过头说一句,多保重。而后钻出了窗外,像燕子一样轻灵。
目送于五跑进后山,赖永发迅速上炕,头朝里钻进了被窝。和月心中纳闷,就问,你咋头朝里呢?她不知道,黑道上人的规矩,出门在外,在饭店吃饭,坐桌子要背朝墙,为的是一旦发生意外,免得腹背受敌;睡觉的时候,要头朝里,面对屋门,为的是反应迅速。赖永发此时已没心思回答和月,他躺在被窝里叫开盒子炮的保险,意识一跳,又翘头对愣眉愣眼的和月说,不管谁问,你都说我瘫痪在炕,早已动不了窝了。和月点点头。此时,她才感到事态严重,再回头时,就看到两辆汽车停在了自家大门前。她心突突乱跳,面色苍白,就眼睁睁地看着车上跳下一群日本兵,哇哇叫着拥进了院,拥进了屋。
转眼之时,赖永发家里屋外屋,院里院外,都站满了日本兵。大难临头,和月反倒镇定了。她站在屋地中央,背倚炕沿,一动不动,就呆呆地看日本兵,从一张脸,到另一张脸。在她的眼中,除了穿戴,这些日本兵跟中国人也没有什么两样。这时,打从门外走进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在前边的是一个少佐,跟在他屁股后的是翻译,梳着小分头,穿着窝窝囊囊的黑西服。
日本少佐眯缝着眼睛打量和月。他想和月会害怕自己。但和月并不害怕,大难临头,和月显得很从容,抿着嘴唇,也审视少佐。这让少佐很不痛快,就对身边的翻译说,你的,问她的男人在哪儿?那翻译一弯腰,再抬头时问,你们家老爷们儿呢?和月说,那不躺在炕上么,都瘫痪在炕上挺好几年大尸了。少佐听了,朝前走两步,凑到炕沿前,看看赖永发,又把脸转向和月,眨着小眼睛,叽里咕噜说了几句什么。那翻译就问,我们队长问你,你们家有红胡子来过么?和月说,我们家就两个人,都在,你看哪一个像红胡子。翻译说,我问你来没来过。和月说,没来过。翻译说,没来过?不对吧。你先别嘴硬,我给你找个证人。说罢,他连头也没回就说,白队长,你问问她认不认识于五——听不到回答,翻译回头发现白脸狼并没有跟进来。日军少佐就说,白的,解手的干活。翻译就一撇嘴想,上茅楼,他才不是上茅楼呢,他是躲灾去啦。翻译想得不错,翻译说这话时,白脸狼正蹲在房山头佯装屙屎。原来,白眼狼一年前就被赵尚志收编了,并被任命为副团长。只不过,被收编的白眼狼没有大烟抽,又过不了苦日子,下山投降了日本人。为了立功,他检举出于五,说于五是抗联的联络员,正在马屁股屯开展工作。这样,日本守备队便带人来抓于五。岂知,刚进赖永发院子,白脸狼的右眼皮就跳个没完没了。猛然想起赖永发枪头子准,他便灵机一动,说是闹肚子了,躲在了房山头。
翻译见白脸狼没在,又对和月说,你应该明白,我们不是冒蒙来的,我们有证人。你今天把于五交出来,啥事没有,若不交出来,就别怪日本人不客气。和月听说日本人是奔于五来的,心里有气,便狠狠地说,没见过你这号的中国人,帮狗吃食。翻译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上前就要打和月。不料被少佐拦住了。少佐嘿嘿笑着,抬手在和月的脸上摸了一把说,你的,漂亮的干活。和月想也没想,回手就给少佐一个耳光。旁边一个军曹见了,抬脚就把和月踹倒在地。
炕上的赖永发先前还眯着眼睛偷看着屋内的情形,此时见和月被踹倒在地,胸中火起,身子一掀,枪就响了。枪声响处,那个军曹摔倒在地。几个日本兵听见枪响,纷纷跳上炕,七手八脚把赖永发按在了炕上。赖永发呜呜乱叫,再挣扎已无济于事。少佐则低头狰狞和月一眼,抬头说了几句日本话。他的话音刚落,两个日本兵就从地上架起和月往北炕上拖。和月情知不妙,又抓又踢又喊又叫,最终还是被压在了北炕上。她已明白那少佐的用意,想骂那少佐,刚一开口,却被一个日本兵用胳臂压住了嘴。翻译看着赖永发幸灾乐祸地说,太君说了,要给你老娘们儿接生,看看你老娘们儿肚子里怀的崽儿是公的还是母的。听翻译如此说,赖永发周身上下爆发出一种奇异的力量。他猛地掀开被子,从几个日本人的压迫中坐起,两手抓挠着就要往地上跳,结果还是被日本兵制服了。赖永发就张口大骂,我操你妈的小日本祖宗八代……此时,和月的衣服已被日本兵扒光了。所有日本兵的目光都爬上了和月丰满的胴体。一个日本兵则手握刺刀,眯起右眼,对准和月的肚皮挑去。只听得一声惨叫,和月昏死了过去。赖永发大吼一声,腾起身来,猛地扑倒一个日本兵,像饿虎扑食。几乎同时,两个日本兵将刺刀捅进了他的胸膛。
于五钻到半山时停下脚来。他站上一块秃石,回头朝马屁股屯方向张望,就看到一股浓烟拔地而起。他“啊”了一声,又朝山下跑去。结果,他看到了那堆烧塌的房子。他跺跺脚,又跪倒在地,朝那堆烟灰叩了三个头,而后直起身形,迈开大步朝东山走去,连头也不回。那里是赵尚志的根据地。
责任编辑 成 林
插图 薛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