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产业链有待完善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云计算,产业链,完善,蒋建平
  • 发布时间:2011-05-16 16:31
  编者按:“云计算落地”系列已经报道了企业用户、电信运营商等云计算相关各方对于如何将云计算落地的理念和实际行动,本期报道记者走进云快线科技有限公司,采访了公司CTO 蒋建平,讨论传统IDC 企业向云计算服务供应商转变的相关话题。

  2009 年3 月, 记者曾经在世纪互联的办公室采访过蒋建平,当时他的职务还是世纪互联副总裁、CloudEx 产品线的总负责人。那时蒋建平更像一个云计算概念的布道者,为记者答疑解惑各种关于云计算的问题。两年过后,当记者再次在世纪互联位于北京酒仙桥的办公大楼见到蒋建平时,他已经成为云快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快线)的CTO,这是一家专注于公用云计算基础设施运营的企业,隶属于世纪互联集团。

  《计算机世界》:两年前,您曾经表示世纪互联推出的CloudEx与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一样。两年过去了,云快线的服务是否已经达到了当初的设想?

  蒋建平:云快线是国内最早走亚马逊模式的企业。亚马逊是在一个特定时间内的特定成功案例,而且亚马逊周边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生态链,有很多企业围绕着它做各种各样的服务。但是在中国,这样的生态链还不完善。以云快线为例,我们不但要做亚马逊在做的工作,还要做亚马逊不做的工作,例如我们要解决网络传输问题、要解决网络加速问题。

  由于缺少完善的产业链,目前云计算在国内还处在规模化建设的阶段,人才储备也相对匮乏。

  而且,在国内打造横向的生态链比较困难,毕竟各家还都处在一个竞争的关系中。因此对于打造产业链而言,相对于聚合我更看好互补,例如依托云快线的服务,做平台和做应用的厂商就可以和我们形成一个纵向的生态链,大家互相有依赖也能够互补。

  《计算机世界》: 在推出CloudEx 弹性云概念时,针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是一个很鲜明的特色,但是现在云快线也在不断地将业务推向大中型企业,而这些用户是传统数据中心的用户,云快线是如何打消这些企业对云服务的顾虑的?

  蒋建平:我们会对这类企业做一个分析,例如哪些企业本身的业务是通过互联网交付的,通过互联网交付就说明他们已经接受了云计算的某些概念。以安全性为例,作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所遇到的安全问题肯定要比这些企业自己建设数据中心要少一些。以云快线为例,我们在规模上有优势,就会和更多的、技术实力也更强的一些安全厂商来合作提供专业的安全服务和安全保障。

  另外,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业务都放到云上来。所以云快线也在摸索混合云的模式,传统的业务可以继续保留在原有的数据中心,同时可以把一些得到认可和授权的业务放到云上来执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在体系结构上有一致的管理,不能改变IT 原有、已有的策略。

  《计算机世界》:2010 年11 月,开放数据中心联盟成立,我注意到云快线是最早一批成员之一。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云快线加入到这样一个组织中?

  蒋建平:推进云计算发展的重任对于任何一家单一的用户和IT 厂商来说都会独力难支,而开放数据中心联盟则可以让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前进,所以云快线非常看好整个联盟的发展,这也是我们积极参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云快线在开放数据中心联盟中属于比较特别的角色,既是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用户代表,同时又是为其他一些企业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服务商,这让云快线既可以在联盟中反馈自己的需求,同时又可以了解联盟内部其他成员的需求,以之为参考来改善为客户提供的云服务的质量。

  云计算毕竟还是刚刚起步,它需要有一个生态链。开放数据中心联盟的宗旨非常适合云快线,因为我们一方面可以反馈自身技术平台解决方案的问题,请IT 厂商开发更成熟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联盟中也有很多实际云计算用户,他们的需求非常重要,而加入联盟就能更近地聆听到他们的声音,让我们少走弯路。

  《计算机世界》:作为开放数据中心联盟的技术指导者,英特尔提出了自己的2015 云计算愿景及其三个关键元素——互通、自动化和客户端自适应,云快线对此持什么样态度?

  蒋建平:以云快线来说,我们已经全面虚拟化了,这是大势所趋。至于自动化来说,我们认为它对云快线的发展非常重要,云快线现在在全国加起来就有50 个数据中心,部署了数万台物理服务器,没有一个自动化的管理手段就没法做好这些平台和应用的管理,服务质量就会没有保障。

  云快线是一个服务提供商,我们和英特尔一直保持比较好的联系,我们的服务器100% 都是采用英特尔的平台。而且我们的服务器基本上都是高内存、高I/O 能力的高端配置产品。从我们的判断来看,虚拟化程度越高,服务器配置也越高,CPU 处理能力要足够强,才能够达到比较虚拟化效果。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更多的用电成本,而且还能提高机房的利用率。

  《计算机世界》:近一段时期,大家都在讨论从IPv4 向IPv6 迁移的问题,您认为这个过程中会不会对云计算服务产生一些影响?

  蒋建平: 实际上现在IP 地址一直是一个困扰互联网计算中心的问题,公用的IP 地址成本越来越高。虚拟化之后,地址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受到各方关心,所以对于我们而言,非常希望IPv6 能够赶紧用起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