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插即用的数据中心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即插即用,数据中心,浪潮,集装箱
  • 发布时间:2011-05-17 09:40
  近日,浪潮推出了国内首款云计算数据中心CDC——云海集装箱数据中心Smartcloud。该产品将数据中心从一个“庞大工程”变成了“按需购买、即插即用”的产品,实现了对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模式创新,能够让数据中心建设和管理从粗放原始转变为集约精细化。

  浪潮云海集装箱数据中心

  smartcloud, 是将供电、制冷、散热、IT 等所有模块集成到一个标准集装箱内,分为IT 设备集装箱和辅助设备集装箱,有20 英尺分体式和40 英尺整体式两种标准形态,可耐受-40℃和60℃度极端环境温度,抗7 级以上地震。

  其中,20 英尺长的产品占地面积15 平方米,最大重量20 吨,可容纳7680 个计算核心,能够提供百万亿次计算能力;而整合了47 个云海集装箱形成的数据中心可达到世界性能最高的天河一号峰值能力。

  产品化的IDC

  该产品体现了浪潮对于云计算时代数据中心的全新理解——CDC(cloud data centre)将数据中心以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实现数据中心产品化,可以随买随用、即插即用,以集装箱为单位,工厂预装,批量制造。据介绍,云海采用一体化设计生产,所有的装配、调试工作全部在生产车间装配完成。设备到达用户现场后,仅需要接上水、电、网络等基本“线”路,即可正常工作并向外提供服务。

  平台化、模块化、标准化是浪潮云海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突出特点,云海不仅有20 英尺分体式和40 英尺一体式两种实现形态,而且内部的组件根据应用的类型可以进行按需配置,既可以作为数据中心的IT、制冷、供电等功能模块,也可以作为完整数据中心。不仅能够将IT 设备箱、动力和制冷辅助功能箱等,通过各单元之间的相互组合,实现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部署,也适合于中小型客户的数据中心整体部署。

  便捷移动 随意部署

  据了解,浪潮对云海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底板和支撑框架进行了加固,设计承重达到30 吨,可满足各种配置情况下的承重需求,同时可以比较好地进行集装箱内设备重量分布的均衡调节,以减少设备在集装箱内的重心分布不均对集装箱底板和整个框架承重的影响。同时技术人员还对集装箱内部的单元进行了加固和防震等设计,对设备均进行了底部和顶部的双重弹性固定,减少了设备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外部扰动对工作的影响,可以抗7 级以上的地震。

  集装箱内外部的水路口径、法兰盘等对外接口采用业界的标准设计,并在连接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例如冷热循环水的空间隔离、水管保温隔热处理等,水管路可以承受6 公斤以上的水压,从而可以保证充足的制冷能力。另外,集装箱内还安装了漏水检测系统,该系统整合到了集装箱数据中心统一的智能管理系统中。

  另外云海CDC 不仅采用了防震等措施,也采用了航天领域的隔热保温技术,该产品采用高制冷性能的水冷机组,制冷单元内的虹吸管长度长,散热交换面积大,能够储存充足的循环水量,对外部环境依赖较小,即使在60℃的赤道干燥沙漠环境中也可以应用。此外,浪潮还专门设计了一套供暖方案,以针对寒带和亚寒带等低温环境中的室外部署。

  绿色节能 集中供电

  传统的数据中心,由于一般是按照原有的通信机房的规格规划和建设的,普遍存在着散热设计粗放、散热能力和效果不均匀、能耗高等问题,整体数据中心的PUE(数据中心效率)值一般都在2.0 以上。而smartCloud 浪潮云海集装箱数据中心的PUE 值仅为1.22,在同等计算能力下,能耗要节省50%。

  浪潮专门为云海集装箱数据中心研制了高密度机架集成服务器smart rack,Smart rack 是一款机架集成的高密度服务器,集中供电、集中散热、集中管理,提高了整体能源链路的利用效率:一方面服务器节点内部无电源,采用集中供电方式, 电源转换效率从当前不足80% 提高到了93% 以上;另一方面,服务器节点内部无风扇,采用集中风扇墙散热的方式,使得散热功耗从15% .37%,降到了12%。

  而且,Smart rack 减少了服务器内部的电源、风扇等辅助部件的空间占用,可以部署更多的服务器节点,部署密度相比传统产品可以提高2 .3 倍。Smart rack 可以作为云海集装箱数据中心的计算模组,也完全兼容当前数据中心部署环境,是现有IDC 向CDC 转型的可行之路。

  智能管理

  高效生命周期

  据介绍, 云海Smartcloud 以软硬一体化的整合性管理系统,通过设备级、机架级、数据中心三级管理的整合,将数据中心统一视为整体提供服务的单元。其管理模块能够同时管理5000 台设备, 形成资源池, 实现了应用与物理平台的逻辑隔离,自动为应用配置资源,阻断硬件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管理系统还可以将供电、制冷、IT 设备功率进行自动化联动管理,能够根据数据中心整体负载情况,实时调整运行服务器的数量、功率,以及制冷和散热功率。同时,管理系统具有资源利用情况统计功能,能统计应用、资源消耗、电力消耗等各类情况,从而核算出每一个资源单位、每一项操作的成本,实现数据中心的运维成本精确控制。

  浪潮提倡的这种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提高了建设部署速度,降低了前期投入,而后期的智能化管理也极大地简化了运维的成本和难度。以建筑面积为1 万平方米的大型数据中心为例,采用浪潮云海集装箱数据中心,建设周期缩短仅为原来的1/4 .1/5,基础建设投资节省45%;密度提高两倍以上,管理费用降低97%。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