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新监管标准加强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银行业,银监会,监管标准,加强
  • 发布时间:2011-05-17 09:20
  近日,中国银监会印发《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新标准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监管标准的出台无疑将对银行目前的业务系统提出新的要求,由此将推动风险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日前,近年来被媒体热议多时的银行业新监管标准终于浮出水面。5月3日,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相关要求,推动我国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和稳健运行,提升银行业监管有效性,中国银监会印发《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由此确立了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新的监管标准提出了完善银行业审慎监管制度、健全银行业风险处置安排的一整套方案,被称为中国版的“巴塞尔协定Ⅲ”,并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

  新监管标准突出三大特色

  从公布的方案看,新监管标准突出了三大特色,分别为:改进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建立贷款损失拨备监管标准、改进流动性风险监管。其中,被公众认为对银行业影响最为直接的,是新标准改进了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将监管资本从现行的两级分类修改为三级分类:即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并提高了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5%、6%和8%。

  此外,新的监管标准同时引入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包括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增加了系统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暂定为1%。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若出现系统性的信贷过快增长,商业银行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

  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银监会此前已经明确其对系统重要性大型商业银行增加附加资本要求,确保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由于目前国际上尚无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明确定义,银监会透露,将在近期开展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评估将主要考虑规模、关联性、复杂性和可替代性等四个方面因素。

  新监管标准更建立了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相结合的贷款损失拨备监管标准,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原则上按两者孰高的方法确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银监会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将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质量差异和盈利状况的不同,对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调整:经济上行期适度提高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经济下行期则根据贷款核销情况适度调低;根据单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和盈利能力,适度调整贷款损失准备要求。新标准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系统重要性银行应于2013年底前达标;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部门将设定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并鼓励提前达标:盈利能力较强、贷款损失准备补提较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2016年底前达标;个别盈利能力较低、贷款损失准备补提较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2018年底前达标。

  信息科技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据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新监管标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事关我国银行业长期稳健发展大局。执行新的监管标准,目的并非为了更严格的要求,而是通过监管标准的调整,提高银行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水平。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银监会将于2011年完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等配套监管规章的修订和发布工作,为2012年初开始实施新监管标准奠定基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新资本协议》与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同步推进,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统筹考虑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新监管标准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实施新监管标准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新监管标准实施规划,调整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业务转型,从公司治理、政策流程、风险计量、数据基础、信息科技系统等方面不断强化风险管理,确保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在2013年底和2016年前达到新监管标准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在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次新监管标准的出台,必将对银行系统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银行风险管理一直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关注的重点,有效控制风险是银行业长期关注的问题。随着银行业风险意识的不断加强,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投入持续增长,尤其近几年我国银行业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各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完善和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系统。不仅商业银行重视风险管理,我国银行监管机构也加大了投入,由中国银监会组织开发的全国银行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已正式运行。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是银行业监管的一项基础设施,对提高非现场监管水平、提高监管有效性、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以及强化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均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处在数据大集中之后,各银行都在积极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和手机银行,开拓新业务、新服务,而新监管标准的出台无疑将对银行的业务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将推动银行业信息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