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显示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对何时能将3D产品引入自家客厅充满了期待。在厂商巨大的宣传攻势下,你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3D电视吗?
据韩国机构Displaybank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3D电视市场销售规模将达28.16亿美元;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的调查数据表明,73.7%的中国消费者未来3年内有购买3D产品的意向。
3D技术比较
“五一”黄金周期间,记者在北京的家电卖场发现,各家都在大张旗鼓地打出3D电视牌。
1838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尔斯·惠斯通构建了一种由棱镜和镜子组成的器材立体镜,使人从一对二维图像中观察到三维效果,首次发现了双眼视差在立体知觉中的作用。
3D影像则是因为人脑通过两眼的视差和焦距、聚焦(眼球聚集)等条件使双眼产生立体感。而目前的3D显示技术都是在通过技术手段欺骗人类的大脑,产生立体影像的视觉效果。
3D显示的基础原理并不复杂,它主要利用了人眼的视差原理,通过给观看者左右两眼分别送去不同的画面,从而达到立体的视觉效果。
高清3D电视采用偏光式和主动快门式(FULLHD全高清3D)两种显示技术,虽然同样能达到3D显示效果,但在3D影像展现效果上有不小差距。
目前多数机型采用主动快门式显示技术,这一技术通过高刷新频率为用户左右眼轮流提供不同画面。
一般情况下,3D液晶电视屏幕刷新频率必须达到120Hz以上,才能保证用户看到连续而不闪烁的3D图像效果。目前三星所推出的FullHD全高清3D电视的刷新频率已经达到了240Hz,这意味着消费者看到的影像会更加顺畅。
由于自身技术需要,偏光式3D显示会在电视的液晶面板上贴上一层图案相位差膜,显示的图像被分割成表示左右影像的空间,以空间分割的方式一半显示左眼画面、一半显示右眼画面,迫使偏光式3D显示的垂直分辨率下降为原有画质的1/2。如果播放的是全高清200万(1920×1080)像素的分辨率,实际达到的效果只有标清级100万(1920×540)像素分辨率,其清晰度也会比全高清3D损失一半。
3D电视的未来
由于受到节目源的制约,即使消费者现在购买3D电视,仍旧会有不少时间是在观看2D的电视节目。因此2D画面的显示水准,也是消费者在购买3D电视时应该注意的一项指标。
据了解,采用偏光式技术的被动3D电视观看2D影像时,附着在LCD面板上的图案相位差膜会影响画面图像的质量。而采用FULLHD全高清3D技术的电视,是采用时间分割方式依次显示左右眼画面,效果不会受到影响。
目前,两种技术在观看3D节目时都离不开3D眼镜。尤其是主动快门式技术所需的3D眼镜,不但使用前需要充电,且往往价格不菲。
三星则已经开发出可以利用无线充电技术的3D眼镜,只要把眼镜放在电视前,就能完成充电。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3D电视全面占据客厅指日可待。
链接
3D从合作开始
4月21日,由三星电子LCD事业部主办的“FULLHD全高清3D合作伙伴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的电视企业、LCD面板企业、3D眼镜厂商与中国销售流通企业等相关商务伙伴出席了活动。活动现场展示了最新的采用三星FULLHD全高清3D技术的液晶电视,以及包括3D眼镜在内的3D电视核心部件。
记者独家专访了上海三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宪成,他向记者介绍了三星在3D显示技术以及中国市场策略上的最新进展。
《计算机世界》:目前市场上两种3D显示技术势均力敌,未来这种平衡是否会被打破?
金宪成:从两种技术的特征和发展来看,市场将会由真正能够实现3D高画质的FULLHD全高清3D技术来主导。
例如三星的全高清3D技术配合S-PVA型液晶屏,快速的液晶响应速度能够保证交替的左右画面在图像显示上不会有拖尾,也没有视觉停滞,重影现象也会较少,而且几乎不会引起眼疲劳,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随着3D片源越来越丰富,我相信消费者自然会选择画质更清晰、立体感更强的3D技术。
《计算机世界》:三星3D液晶产品的中国市场策略是什么?
金宪成:中国市场是三星LCD事业部最大的战略市场,而且3D电视市场潜力巨大,虽然目前只有2%.3%的市场普及率,但是随着3D片源的增加,以及日常3D应用的不断增加,3D电视市场爆发指日可待,中国必将成为LCD新的成长动力。而三星所要做的就是向消费者展示什么是真正的3D技术,并向中国客户提供真正的3D产品。
《计算机世界》:2011年年初,三星将分散在海峡两岸的液晶面板运营资源整合,成立三星电子LCD大中华区总括,作出这一决定出于什么考虑?
金宪成:中国总括是一个包括了中国内地和台湾省三星相关机构的综合性组织,三星希望以一个中国的理念来进一步接近客户,提升客户满意度,尽可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至于为什么将总括的总部设在上海,一是因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连接内地和台湾的交通要地,并具有物流运输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三星的半导体、LCD等零部件制造工厂位于苏州,因此将总部设在上海有利于促进零部件生产和销售的系统效应,实现1+1>2的效果;第三是上海周边有着丰富的IT制造业分布,有利于业务的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