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颠覆的汽车

  从127年前汽车诞生的那天起,人们便开始不断地探索,从V型发动机,到风靡全球的T型车,再到增压发动机以及现在形形色色的车内电子设备,这一个又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都印证着汽车发展和汽车文明。但探索的脚步仍然没有停止,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开始试图颠覆汽车工业甚至整个制造业。

  3D打印制造汽车

  今年初上映的007系列新电影《大破天幕杀机》里面,又出现了一辆60年代的阿斯顿·马丁DB5车型。电影中邦德的座驾又一次不可避免地被对手炸毁,但其实被炸的是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DB5模型。据模型的制作公司Voxeljet称,他们用的是体积达8立方米的VX4000 3D打印机,按照1:3的比例制作了3个原车模型,每个模型都有18个独立的元件,再经过喷漆、打磨等后期处理,和实车几乎完全一样。打印出的3台模型,在电影中被炸毁1台,剩下2台中的1台被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价格高达99041美元,超过拍卖行预估的50%。

  然而3D打印机并不仅仅制造汽车模型。在今年年初,来自加拿大的Jim Kor和他的Kor Ecologic团队设计的世界首款名为Urbee 2的3D打印汽车面世,这是一款三轮的混合动力汽车,双座位,扁长圆的外形小巧可爱,很有未来感,这台车底盘为不锈钢制成,包括玻璃嵌板在内的所有外部组件都是通过3D打印设备生产。Urbee 2用电和汽油作为混合动力,百公里耗油仅1 .17升,单缸发动机制动功率只有8马力,车速可达每小时100公里至110公里,该车成本5万美元,整个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从打印模具到组装大概需要花费2500小时,目前已有14个订单。

  一辆传统汽车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而由3D打印的Urbee2车身仅用了50个零部件,与传统企业制造汽车区别最大之处在于,3D打印汽车是先打印出单个的、一体式的车身,再将其他部件填充进去,而不是将车身各部分组装到一起。对比一辆标准设计的汽车,这的确让制造变得更加简单了,不仅缩短了从设计到产品交付的时间,也减少了产品缺陷的可能性。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人员说:“以往研发一款新车,制造一个零部件,光简单的开模就至少两三周,但利用3D技术,制作时间缩短到一两个小时。”

  世界上第一辆3D打印汽车Urbee2惊艳面世,“3D打印”已然成为风头最劲的“明星概念”。仿佛一夜之间,3D打印技术已经将“梦想照进现实”,Urbee2的打印材料大部分是塑料,当然,它的底盘和引擎还是钢铁,那么“安全性”、“可靠性”、和“抗撞击性”能够得到保障吗?Kor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说Urbee 2会按照赛车的安全标准,不使用安全气囊,但熔融沉积技术能确保打印出来的汽车结构是轻盈且坚固的,采用铬钼钢制作的防滚架,调整挤压区的位置以更好地吸收碰撞时产生的能量,他甚至觉得这台车可以用于专业比赛。

  3D打印技术被众多业内人士称为“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很多传统汽车企业已经有所涉足,像宝马、现代、奥迪等汽车厂家就用3D打印技术来改善制造环节,例如加速开发新型方向盘和仪表面板、定制概念车等。3D打印技术让小规模个性化定制汽车成为可能,颠覆了以往汽车制造组织化、规模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Jim更是觉得如果资金到位,将用一年的时间使Urbee车身内外全使用CAD设计,一年的时间打印以及造车,2015年希望能实现量产。

  但是对于3D打印制作整辆轿车,一些专业人士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整辆车需要使用各种完全不同的材料,比如雨刷器的塑料就和中控台的塑料不同,而且还有大量的金属,如果要打印整台车,打印机就要应对所有材料,使它们既能适应打印的过程,又能实现各自的功能,所以短时间内实现整车打印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但不管怎么说,3D打印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它目前对汽车行业最大的颠覆不在于一辆“3D打印汽车”,而是使得将汽车生产过程变得“更快更准”具有可行性,也许不久的未来3D打印技术真的可以颠覆汽车生产甚至整个制造业。

  汽车告别“孤岛”状态

  汽车行业已经从工业技术时代走到了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时代。 绝对不像李书福说的“汽车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再加一个铁壳子”那样简单。互联网技术的整合让汽车这一传统的代步工具焕发了全新的生机,智能化车载技术开始成为众多汽车厂商重点着力的方向,未来的汽车更是可以看做带有轮子的计算机。“开放平台,共享,开发者,源代码”,这些计算机词汇以及背后的互联网思维已经不断的从汽车行业的发布会里蹦出来。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互联网改变了手机,也一样会改变汽车。

  其实苹果、微软、黑莓、Linux、谷歌等公司早已对进军汽车行业磨刀霍霍,有的推出了车载操作系统,有的基于汽车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趋势,在已有的汽车嵌入式操作系统上,推出了车载信息系统的集成平台。不久前苹果推出了全新设计的iOS7系统。这是一个强大车载中枢平台,它将带来一种全新的汽车和汽车生活方式。据计划,搭载苹果iOS车载版本的车型将在2014年陆续推出。不久之后“苹果车”将来到我们身边!

  目前,通用、福特、丰田等汽车大咖纷纷加入了“智能汽车”领域,Onstar、Sync和Gbook也逐渐设计用车APP。特别是通用和福特,他们积极倡导互联汽车革命。

  福特后来居上

  今年的台北电脑展上,福特汽车再次参展,一家汽车企业参加电脑展览,听上去是那么新鲜。将互联网和汽车搭上关系,这样使汽车看起来更像前沿科技品牌,至少在这个联网时代不至于落伍。

  汽车过去是信息孤岛,现在的汽车将互联网概念放在了重要位置,车载互联网将成为汽车的重要功能。其实在2011款和2012款福特锐界车型上都已经搭建自己的车内无线热点,车主只要将自己的移动宽带调制解调器或智能手机插入到两个车内USB端口中的一个,随后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车内所有乘客共享连接。锐界和林肯MKX等车型并且有内置触摸屏,其工作方式酷似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触摸屏。据总部设在底特律的市场调研和咨询公司AutoPacific总裁George Peterson介绍,这种触摸屏现在主要用于导航和车内控制(如播放收音机),在接下来几年会为许多品牌和款式的汽车提供互联网浏览功能。Peterson还表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几乎所有新的汽车都会提供内置浏览及其他联网应用程序。

  福特日前还宣布,启动亚太及非洲区福特软件开发者计划,将建立一个由福特工程团队维护的GENIVI Alliance这个非营利产业协会,协助汽车制造商和通讯娱乐业者,能更快地将AppLink整合到他们所开发的产品中。AppLink 是福特 Sync 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个在驾驶时实现用声音控制智能手机的产品。在北美福特已经有几百万辆车装载了Sync Applink技术。目前,AppLink已经与百度音乐、QQ音乐合作。

  全球已有超过500万辆使用了福特Sync,预计到2015年全球将再增加约900万辆搭载Sync系统的智能车。虽然这个数量还很低,但是三大汽车支持的平台却不可小觑。

  通用卖车也卖广告

  在汽车互联网方面,通用一直都是最为热衷的汽车企业,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其“安吉星”系统,这个强大的系统让汽车已经不再简单扮演着交通工具的角色,它向我们展示了未来汽车服务的特点:主动、全面而且智能化。除此之外,凯迪拉克CUE移动互联体验(Cadillac User Experience)中文版应用程序正式登陆苹果APP Store官方应用商店。CUE全面整合了移动互联、导航、通信、娱乐及车辆控制等多种功能,首次将汽车打造成一个最大的个人移动终端。使得人、车、网络以及多设备间可以无缝互联。

  除了能给人们带来便捷和提高安全性之外,汽车互联网还能做些什么?其实汽车厂家还可以获得通过连网车载系统收集的数据。了解驾车者和乘客在车内使用什么服务,可以为车厂了解下一代“杀手级应用”是什么。长期来看,车厂必须确保拥有与客户之间的恒久联系,而不是只是向客户提供一个渠道。

  根据美国联邦政府数据显示,平均每人每周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都会超过4小时,这无疑是广告商的好机会,恰好互联网能够满足这方面需求,所以通用汽车别出心裁,日前在通用季度业绩会议上,通用汽车CEO艾克森(Dan Akerson)便表示通用汽车将在2015年全线更新车载信息系统,并从2014年开始出售具有互联网功能的汽车,后排乘客可以在座位上观看流媒体视频。

  最重要的是,通用汽车将利用联网汽车,收取广告投放费用。这在汽车行业可是首例。埃克森说,“通用汽车将在汽车后座的屏幕上显示‘好事达倾情为您呈现’这样的广告,并以此收取费用。”除此之外,通用汽车计划跟每一位签订网络注册服务的消费者收取20美元,还将强化其安吉星服务,让驾驶者随时找寻路线或获得紧急帮助服务。但通用汽车并没有透露此服务的相关费用。

  除了家里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支出以外,驾车者会愿意再为别的通讯服务买单吗?根据调查,过去对联网汽车感兴趣的购买者平均年龄为45岁,而现在这一平均年龄已经下降了9岁。业内人士分析:“十年内,全球至少40%的汽车都将实现联网功能。”如此看来,汽车互联网将是笔大生意。

  文/魏东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