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是一个颇受公众关注的女性,在其职业生涯中有过三次放弃。第一次是她在主持《正大综艺》节目如日中天之时,突然急流勇退,赴美留学;第二次是她在运作凤凰卫视《杨澜访谈录》正当红之时,毅然辞职,创办阳光卫视;第三次是捐出阳光传媒集团51%的股份成立阳光文化基金,回归主持人本业。
这三次“放弃”,事后来看是明智的,但在当时却引来无数争议。尤其是第一次,杨澜放下中央电视台的“金话筒”去美国读书时,几乎所有人都说杨澜傻掉了,这么好的工作怎么能够轻易放弃?但为什么杨澜选择离开呢?用杨澜自己的话说是,因为缺乏长期的信心,“选择离开是因为恐惧,是因为命运不在自己的掌握中。”为什么缺乏信心?因为吃青春饭的这类节目不是她喜欢主持的类型:“我希望通过出国学习,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杨澜创办阳光卫视,是想把它打造成一个在全球华人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中文电视媒体,因此,她放弃了《杨澜访谈录》。后来的退出,是因为她发现现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中国的宽频和收费电视基本上处于区域性的实验阶段。也就是说,阳光卫视无法从宽频和收费电视上获得经济收入,而这是一个大的环境的问题,没有人可以改变。另外就是媒体的经营比她刚开始时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杨澜开始没有发现,也没有充分准备好。于是,她又一次选择了勇敢而负责任的“放弃”,出售51%的股份给内地一家传媒集团,自己退出经营,让有能力的人来经营,自己则回归到所钟爱的主持人本行。
因为喜欢,所以“放弃”。
(曾雪荐自《今天人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