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内部审计初步探讨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商业银行,信息,内部,审计
  • 发布时间:2014-01-14 10:00

  【摘要】中国银监会不断细化深入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工作,信息科技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信息科技风险审计手段,应当在信息科技专项审计、全面审计、重要项目审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在信息科技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信息科技 内部审计 信息化

  2000年以来,继四大行成功完成数据大集中后,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加入数据大集中的行列,“科技兴行”、“科技引领”等理念不断冲击人们对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固有认识,电子银行渠道持续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流转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支撑。这些变化一方面使得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另一方面也使得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进一步放大。

  继2006年中国银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范畴后,2009年银监会又正式发布《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下文简称《指引》),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2012年银监会宣布设立信息科技监管部,负责银行业信息科技监管督导和风险防范,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工作不断细化、深入。监管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日趋重视,客观上提高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信息科技内部审计范围

  《指引》提出了商业银行IT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即IT管理、IT风险管理和IT风险审计。IT风险审计作为第三道防线分为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两方面。按照《指引》要求,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设立足够资源与具有专业能力的IT内部审计人员,并独立于银行的日常活动。商业银行IT内部审计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专项审计

  专项审计是指对IT安全事件进行的调查、分析和评估。涉及重要业务系统、信息安全或审计部门认为必要的特殊事件都有必要展开IT专项审计。

  (二)全面审计

  应定期实施全行范围内的IT内部审计,应充分考虑业务性质、规模及复杂度,区分总行信息部门(数据中心)、分行、支行等各个层级,制定全覆盖的IT内部审计计划。

  (三)重要项目审计

  在进行大规模系统开发时,内部审计部应对系统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控制。包括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项目开发,项目正式上线后的业务及运维。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项目情况,对各项目里程碑展开相应的审计工作。

  可以看出,IT内部审计既有全面审计,也有专项审计,还包括重大项目审计,涵盖了银行IT的方方面面。

  二、信息科技内部审计面临的困难

  内部审计部门应当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检查评估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系统和内控机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近年来,商业银行根据《指引》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信息科技内部审计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困难。

  (一)缺乏IT审计人才

  银行普遍存在着IT审计岗位编制不足、IT审计人员招聘培养困难、IT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等情况。IT审计力量的薄弱,极大地影响了IT内部审计的成效,甚至会出现IT内部审计过分依赖信息科技部门的尴尬局面。

  (二)缺乏IT审计方法及规范

  缺少规范的IT审计方法论,缺乏对整个银行信息系统的全局认识,在IT内部审计中会存在不知道审什么、不知道怎么审,不容易把握IT内部审计的重点,无法触及部分风险隐患。

  (三)缺乏IT审计方向

  现阶段银行的IT内部审计都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没有站在业务驱动的角度,缺少为“科技引领”提供保驾护航的力度。

  三、商业银行如何加强IT内部审计

  面对上述困难与挑战,银行应当充分认识IT内部审计对银行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部门主动加强与信息科技部门的共同协作,加强IT审计专业队伍的建设。

  1.管理层及信息科技部应当认识到,IT内部审计作为IT风险审计的重要一环,是IT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重视内部IT审计部门及岗位的建立,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IT内部审计的有效管理,可及时评价IT整体风险管理的水平,可对开发项目进行事中控制,分析IT事件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信息科技部应该认识到,IT内部审计不是故意“挑错找茬”,它可以积极发现IT潜在的管理疏漏,有效降低IT风险发生概率,提高IT全员的风险意识和认知。

  2.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加强与信息科技部的沟通与协助,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比如,在IT风险源的制定与风险库的建立方面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能动性,甚至以信息科技部的意见为主。在此基础上,内部审计部通过各类IT事件的分析、IT专项审计等手段不断来丰富完善风险源。比如,加强与信息科技部的沟通,由其讲解IT最新技术发展、整体架构、变更管理与运行维护等,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及对本行IT工作的了解。比如,加强与信息科技部的沟通,从审计及监管的角度向管理层反映IT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解决信息科技的实际困难。

  3.银行应当加强IT审计队伍的建设。在内部审计部内设专门的IT审计岗,有条件的银行可以设立独立的IT审计部门。不仅要学习审计的方法论、沟通技巧,还要积极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专业的IT审计人才应当掌握较为全面的信息技术,对银行IT的各方面都要有所涉猎。加强IT审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展望未来,银行信息科技内部审计不能局限于应对监管需求,而应立足于银行战略与业务需求,立足于解决信息科技的各种困难。银行应当将信息科技内部审计当成信息科技风险审计最重要的一环,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内部审计管理体系,并将之纳入银行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中。银行应当充分认识信息科技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引导与加强信息科技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的合作共赢,加强信息科技审计专业队伍建设,确保信息科技内部审计真正实现价值,为信息科技的发展提供保障,为银行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徐秀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8).

  李 强(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1101)

  (编辑:陈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