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的农村信用社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农村信用社,审计,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 发布时间:2014-01-14 12:36

  【摘要】新经济时代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发展,但是新形势下的农村信用社审计还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审计已经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农村信用社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保持持续经营,此前提就是农村信用社的审计,这是保障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坚实保障。本文进行相关内容的初步探讨,明确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一、新形势赋予了农村信用社审计新的时代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审计的内部控制现象普遍,法人形式的治理模式已滞后

  社员代表最高权力是当前农村信用社的法人形式治理模式,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形成三方局面同时行使对应的决策执行权、行驶监督权、管理权,三方面进行管理农村信用社。但是,现实上的“三会”却不是名副其实,很多是由上级领导的指认或者是委派任命的,而且现阶段很多最初的所有者由于长期的经营,时间较长等原因在经营过程中变成职工,直接导致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混乱。因为出现利益的不均衡,就会严重影响所有者的监督和制约管理。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形成内部控制的小团体、小社会,此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

  (二)新形势下的市场定位不明确

  当今是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主要的支持农村建设的金融力量,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地位不明确,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也显然的失去竞争力。现阶段重放轻收、重息轻本、重大轻小是农村信用社的工作特点,现阶段很多的银行贷款向着所谓的大企业、房地产等热门行业倾斜。很多基础扶持的小企业在发展壮大后,因为贷款利率高,很快就失去客户,没有具体明确的市场定位,难以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和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

  (三)内部审计范围狭窄

  查错防弊、会计舞弊的审计是传统的农村信用社的内部审计特点,很多局限在会计的业务上如:基础阶段的凭证、账簿、报表等的编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整个财务流程是否合规合法等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的范围很局限,缺少在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审计,尤其是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审计,从而导致内部审计没有从根本上服务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的发展形势。

  (四)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落后

  现阶段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内部审计的目的也仅仅是停留在“查错防弊”,同样仅仅停留在账本,税目会计上的基础审计,这就会导致出现随意性和科学性。当前的内部审计人员仅仅是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来确定,审计的手段滞后。很多基层的信用社财务人员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很多会计信息没有很好的建立,更加导致经营管理的农村信用社的很多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很好的运用。

  二、完善农村信用社审计的措施

  (一)逐步创新审计模式和组织方式

  新形势下的我国经济形势正在逐步的向国际化、市场化发展,由于各金融审计力量要受到各省级审计机关的支配,现阶段我国农村信用社隶属于省级政府管理,市、县级政府没有权限管理,所以要解决就要在审计组织方式上着手。从三方面着手首先省级审计机关牵头,县级组织整合审计力量,运用社会审计机构及监督部门,进行全方位的审计合作。同时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化农村信用社的监督动态信息库,充分积累客户的信息资料,充分保证客户资料的及时准确,可以使得管理者和使用者能够及时获取经营管理的信息。同时可以从宏观上及时了解和掌握金融监管政策,及时发现审计中的风险点和审计的重点。可以及时有效的组织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形成各层面审计监督合力。

  (二)理顺农村信用社审计体制,建立农村信用社审计的立法制度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依然停留在社员的阶段上,但是现阶段逐步交给省政府后,相对应的经营风险和相关责任都已经逐步的发生改变。导致农村信用社审计不在是单纯意义上的金融机构,这样就会对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加强各省审计机关和省级政府的沟通协调工作,将审计纳入监督的范畴,同时及时制定农村信用社审计的立法工作,形成法规文件,以法规的形式制定下来,这样的审计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同时在审计中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提高审计独立性要通过对企业制度的变革,只有审计的独立才能够充分发挥审计制度的优势,农村信用社制度的建立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从新经济发展趋势看,新形势下的农村信用社审计采用隶属于在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这种形式有利于审计人员独立开展工作,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科学、有效,是现阶段新形势下内审机构模式的最佳选择,这种模式改变现行的内部审计体制,使内部审计人员完全彻底的脱离基层,统一由相关部门即审计委员会领导,这样的模式就会导致内部审计人员与各基层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从而从侧面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三)扩展审计范围,抓住重点审计,开展审计热点的全面审计

  传统的审计是单一模式的。新时代下的农村信用社的内部审计应该从传统的模式向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审计,例如:相关的合同管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经济违约责任等,但是新形势下的农村信用社更应该密切关注的是新兴产业,如:金融创新型业务、银行金融保险业务等,向新型产业发展,才能创造新的增长点。同样的新型的审计模式可以防范新业务的操作风险,同时能够及时的发现风险防范措施,新的业务、新的措施,才能创造新的黄金点,才能保证农村信用社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要扩展审计范围,从全局出发,积极建立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重点审计,可以抓住审计热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审计,这对于提高审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四)加强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创新,从而定位目标市场

  强化风险导向审计,才能使得农村信用社审计会以风险分析、评估和控制为导向,以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它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全面而且全方位。如果推行这种审计思路表明内部审计部门将把整体价值最大化作为工作的重心。当进行此种审计方式时,可以结合绩效考核、内控评价、财务管理制度等发挥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评价和建设职能作用。

  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产物,农村信用社的会计核算应该走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化道路,而且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势头发展很快。目前为止,农村信用社的柜台业务无论是对公还是对私都已基本上实现了电算化、网络化,实现了计算机的应用,实现了电算化的快捷操作,实现了流程化的作业。建立整个联社信息管理系统是在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的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联社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对审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改进和创新很多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使之更加高效。利用现代信息处理和传递技术是会计电算化审计的优势,会计电算化能够对审计的对象、目标的客户群、市场的宏观环境、金融形势等数据进行分析和调研,只有充分和科学的研究,不断地分析,才能实现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状况、内部控制状况和风险管理状况等内容及时、全面地分析、监测和评价,从而保障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发展。

  四、总结

  新形势下的农村信用社审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是一种组织内部建立的审计活动,其长远的目的是使农村信用社能够更加长远快速的发展。目前新形势下的农村信用社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国家正在逐步开放金融市场、经济形式,经济竞争程度加剧,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地开阔创新,才能确保农村信用社经营得到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阎红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排险”角色分析[J].财会月刊( 理论) , 2005(08).

  [2]刘丽.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审计[J].理财,2011(03).

  [3]张芳.农村信用社审计现状及问题浅析[N].巴中日报,2010-12-17.

  [4]张淑贤.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探索[J].现代农业,2010(05).

  作者简介:郭爱玲(1962-),女,山西省临汾尧都区人,大专,就职于山西省临汾市经济责任和固定资产审计中心,中级审计师。

  郭爱玲(山西省临汾市经济责任和固定资产审计中心,山西 临汾 041000)

  (编辑:刘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