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纪念馆

  • 来源:专案经理
  • 关键字:佛陀,纪念馆,如是说
  • 发布时间:2014-08-25 08:07

  前言

  1927年,星云大师生于江苏江都,十二岁时因信守承诺礼志开上人出家。发现当时的佛教颇为封闭,除了特殊节日、法会才开设给信徒礼佛,其他时间几乎不对外开放,使得出家人经常被挂上「不事生产」的印象。

  面对社会上这样的批评,星云大师决心要将佛法带入人间,他曾在《如是说》一书中提及「真正的佛教应该是教人如何解脱自在、如何获得幸福快乐,如果缺少这些义理的弘扬与资生事业的发展,则佛教对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1949年因组织僧侣救护队来到台湾,尔后在各方因缘下生根宝岛。为了弘法,星云大师做了许多创举,也完成很多不可能的任务,而他将一切荣耀化为佛光山的理念──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檀那。在本次《专案经理杂志》采访封面故事的主题是佛陀纪念馆,团队们发现一个事实,星云大师是最佳的项目经理代言人,在他出家的60多年里,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多所道场,遍及北美、澳洲、非洲等;更创办19所美术馆、26所图书馆、出版社、12所书局、50余所中华学校、16所佛教丛林学院等,几乎每一个实体就是一个项目,都有大师的足迹。

  走进犹如仙境的佛陀纪念馆,因为星云大师的信念和坚持,我们看到佛陀的庄严、十方信众的欢喜,感动的心俯拾即是。再想起佛光山当初坐落高雄大树乡时,开山时的艰辛筹备,那时大师为了让信徒能一窥宝山,还特地包了一辆巴士引领大家到入山口,但是满山刺竹和野草,信徒却迟迟不肯下车,还说:「这种地方,连鬼都不会来。」星云大师却不失望,请信众们在车上等待,独自一人绕山一圈,心想,没有关系,鬼不来,只要人来、佛来就好了。一念之中,大师成就了人间佛教的功德。佛陀纪念馆,是佛光山,是星云大师最近的项目作品。占地100余公顷,从开工到竣工,历经9年的时间。光是外观的设计图就有百余张,做了最适切的修改后,完成了「前有八塔,后有大佛,南有灵山,北有祇园」的格局。

  专案经理杂志团队此次访问了承办单位大成工程佛光工程处傅再贤处长,在他的分享中,了解到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星云大师以及所有信众的护持,这个故事让我们见识到项目管理运用在大型建筑物该有的严谨和胸怀。更看到了每个人无私的奉献,只希望信众能在人间佛国中得到启迪和教化。诚如佛光山的精神「佛教第一,自己第二;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大众第一,自己第二;信徒第一,自己第二。」

  现在,就让我们一窥佛陀纪念馆的项目面貌,更期待大家能倘佯佛法之余,获得星云大师这位「项目经理」带给我们的项目管理智慧。

  文/周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