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任河南三门峡市市委书记的连子恒被“双规”。这位正厅级干部离开三门峡前后,当地被查出大规模买官卖官窝案,包括三门峡前副市长张君贵、前渑池县委书记仝孟蛟、前市委组织部部长李卫民等九名官员被查。两位退休处级干部证实,三门峡供销社副主任聂卫东曾在饭局上公开宣称向连子恒买官一事,“没想到一个副市长还是挺便宜的。我准备了二百多万,结果只花了一百万就把事情办成了。”
一百万元是什么概念,一个普通公务员不吃不喝要干二十年左右,一个普通农民可能一辈子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在贫困山区,这一百万元,就可以建一座比较像样的希望学校。而聂卫东却用一百万元买官,还感觉挺便宜的。
自古以来“买官卖官”都是人才选拔机制的天敌。由于出现“买官卖官”,用人者不是考察人的能力、品德和发展潜力,而是任人唯利,以人划线,势必造成高素质的人才得不到提拔,平庸之辈甚至违法败德者却平步青云、受到重用的情况发生,阻碍和破坏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降低公职人员的素质。只有高中夜校文化的聂卫东,曾为三门峡国企河南神力集团某领导开车,日后成了河南神力集团董事长。在向三门峡市市委书记连子恒送去一百万元后,经连子恒拍板,聂卫东得以担任义马市副市长。“聂卫东这样一个收啤酒瓶子的小混混(聂卫东在河南神力集团工作初期曾垄断该厂旧啤酒瓶供货业务)当上了副市长”,这件事在三门峡影响很坏,打击了一大批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实际上,聂卫东在任期间,长期分管教育等部门,他给当地教育界人士留下的印象是“工作能力不行,但很会来事儿”,要通过手中权力把买官的“损失”赚回来。今年6月29日,聂卫东以涉嫌贪污受贿被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检察院立案调查,被批准执行拘留后在逃。
“买官卖官”必然损害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上梁不正下梁歪”,“买官卖官”会像癌细胞一样迅速、大量地“自我复制”,在一定气候下会形成一股社会风气。市委书记明着卖官,下面各级官员一方面向上买官,另一方面向下卖官,一环套一环,从而使三门峡买官卖官之风日盛。河南省纪委前期初查的情况表明,李卫民在担任三门峡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期间,利用干部选拔任用之机,收受他人贿赂。在李出事之前,三门峡已接连被查处八名处级以上干部,这其中包括三门峡市前副市长张君贵、三门峡前交通局局长单向东、三门峡前房管局局长黄国华、渑池县前县委书记仝孟蛟、三门峡前国土资源局土地储备中心主任代跃进、三门峡前财政局局长吕万松等等。这些官员都有买官卖官的行为。
这些涉事官员的受贿金额都在数百万元至数千万元。以仝孟蛟为例,其判决书透露,他在担任渑池县县委书记期间,四十七项受贿犯罪事实中,四十一项是“为他人职务晋升提供帮助”、接受下属和他“搞好关系”的“心意”、为他人“解决编制”。而绝大多数下属向其行贿时所使用的资金,均来自于虚开发票在本部门的冲账报销。
由此看来,“一百万买官挺便宜”说出了一些官员的真心话。他们知道,投入的是一百万元,只要买到了权力,实际收回的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也许是几倍、几十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一百万买官挺便宜”,也说明了有些官员“买官卖官”已经无耻到了不用任何遮羞布的程度。因此,我们希望中央继续出重拳,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原载2014年第17期《中华儿女》】
胡建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