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涨水好钓鲇
- 来源:垂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赣江,涨水,鲇鱼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22 15:57
一、出钓顺天时
鲇鱼体型较长,体表无鳞有黏液,是一种喜欢群居于水底的肉食性鱼类。冬季天气寒冷时,鲇鱼群藏匿在水底的洞穴中越冬,此时很难钓获它们;到了春、夏两季,气候逐渐变暖,鲇鱼就会成群结队地游到岸边觅食,此时正是垂钓鲇鱼的好时机。
渔谚云:“钓时选得好,鱼儿跟着跑。”每年端午节前后,赣南地区总会下一场暴雨,赣江水位也会因此而上涨。暴雨过后,刚刚产完卵的鲇鱼急需补充营养,食欲极其旺盛,它们常在浑浊的活水中游动,只要见到可口的食物,就会冲上去一口咬住。鲇鱼喜阴怕光,常在阴天、夜间、清晨及傍晚活动觅食,如果钓手抓准这个时机去垂钓鲇鱼,一定能钓有所获。
有渔谚说:“早钓东方红,晚钓鸡入笼。”也有渔谚说:“宁钓早晚一刻,不钓中午半天。”这些渔谚对垂钓鲇鱼有很大的帮助。雨后阴天的天气,我们应该在上午或者下午出钓;若是闷热的晴天,我们就应利用早晨或傍晚时段出钓。笔者认为“抡洪水,钓阴天,抓‘两头’,弃‘中间’”的钓法非常适用于钓鲇鱼。
二、海竿占优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钓具的选择应根据在什么水域施钓、钓什么对象鱼来决定。可是,江河的水面极宽,水位很深,而且鲇鱼嘴大唇厚,摄食凶猛,如果用手竿在江河中垂钓鲇鱼只能是“望尘莫及”。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使用海竿,以发挥出钓具的最大优势。
笔者在赣江钓鲇鱼时,首选4支2.7~3米长的硬调碳素海竿。这种竿子整体性能好,竿梢较硬,在抛投时晃动不大,便于将钩饵准确地抛至钓点,非常适合在江河中钓大鱼。
渔轮最好选用带轴承的小头旋压式泄力轮。这种轮子很灵活,而且出线顺畅,收线速度也快,不易炸线。同时,轮子上的泄力装置还可以在中大鱼时自动出线,缓冲拉力,非常便于遛鱼。
轮子上的钓线可以粗一些,以4号优质强力尼龙线为宜。所谓优质尼龙线,一定要具备粗细均匀、柔软、弯曲打折能复原、透明度高、耐磨损、耐腐蚀、耐老化等诸多优点。优质尼龙线切水性好,拉力极强,即使钓到个体较大的鱼也不易拉断。在为渔轮上线的时候,需注意线杯不要装得太满,以免垂钓时因跑线而添乱。
海竿钓组中的铅坠最好是80~100克重的空心坠。绑线时,在主线穿过铅坠之前,可先在主线上穿一粒太空豆;当主线穿过铅坠后,在铅坠下方的主线上再穿一粒太空豆。两粒太空豆不能将铅坠夹死,它们之间要留有10厘米左右的活动距离,类似于手竿的“跑铅”钓组。这样的钓组在抛投时有一定的冲击力,而且在鱼儿咬钩之后,经主线传递而来的讯息会很快呈现在竿梢上。
鲇鱼摄食凶猛,中钩后挣扎力量极大,因此用海竿在江河施钓鲇鱼时,钓组匹配必须结实且灵敏。笔者采用的硬竿、泄力轮、粗线、大钩、活坠的钓具组合十分灵敏,能够清晰地反映鲇鱼吃饵时的信号。
三、钓饵有特性
“钓饵对了口,鱼儿跟着走。”这句渔谚充分说明饵料的重要性。鲇鱼的食性很杂,凡是浓香、浓腥型饵料,不管是荤是素,它们都会摄食。但是,鲇鱼相对更喜爱荤饵,因此在施钓鲇鱼时最好用蚯蚓、蛆虫、面包虫、青虫、蝗虫、小虾、螺肉或者家禽内脏作钓饵。当然,腥香型的商品饵也是极好的选择。
至于窝料,可将动物内脏放入纱布袋中,再用一根长绳扎紧袋口,将其掷入钓点;也可将丁香酒浸泡过的酒米同炒香的米糠搅拌均匀,握成团后抛入钓点,这样引诱鲇鱼也十分有效。
笔者在赣江钓鲇鱼时,常将自养的蚯蚓同麝香米饭拌在一起作钓饵。具体的制作方法是将每条蚯蚓截成2~3段,每钩挂一段,只要包住钩尖即可。切记在制作钓饵时,应尽量使其膨胀透明,这样诱鱼效果更佳。此外,钓者也可用蛆虫、面包虫等活体虫饵挂钩施钓,效果也很不错。值得一提的是,用虫饵挂钩施钓时,一定要用虫体包住钩尖,这样上鱼率会大大提高,否则鲇鱼就会只吃饵但不咬钩。
四、鱼窝当钓点
钓鱼人常说:“跟鱼走,钓满篓。”赣江江畔有许多回水湾潭,潭中有暗礁、涌泉;潭底怪石嶙峋,泥沙堆积,水草丛生;岸边有涵洞,进水口有新鲜活水流入,含氧量均匀,食物充足。这些水域都是鲇鱼喜欢藏匿的地方,是它们活动觅食的优良场所。
但是,不是每个回水湾都有鲇鱼。鲇鱼喜欢群聚在一处,基本不会分散活动,只有找准鲇鱼群居的鱼窝,才会有好的收获。笔者常在赣江江畔垂钓,熟知哪些回水湾藏匿的鲇鱼较多。每当夏季涨水时,笔者就来这些回水湾施钓,由于找准了目标钓点,加之用饵得当,每次出钓都是满载而归。
五、施钓用技巧
“钓技灵,渔则行。”江河钓鲇也要讲究技巧。在赣江钓鲇鱼,除了要注意提竿、遛鱼、抄鱼等操作技巧外,还应采用钓近投准、多竿巧布、灵活多变的战术,这些都是钓鲇鱼的关键。
1.钓近投准。许多钓友用海竿施钓时总认为放长线才能钓大鱼,其实不然。如果奋力抛投时只盲目求远,而没有对准目标钓点,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其实,赣江流域有些回水湾潭的水面并不宽广,水位也只有两三米深,并非只有远投才能钓到大鱼。再者,赣江涨水时,鲇鱼会成群结队游到岸边或进水口觅食,因此采取近钓也能钓获。
抛投精准,是能够钓获鲇鱼的关键。海竿的抛投方式有侧抛和过头抛两种,笔者认为过头抛的方法更合适。用海竿抛投时,必须做到5个“一样”,即每次抛投时的目标钓点一样(近钓以抛投15米,误差控制在0.6米之内为最佳);钓者所在的钓位朝向与目标钓点的方位一样;主线上的铅坠重量和钩饵的总重量一样;抛投之前,坠、钩、饵及竿梢四者之间的距离一样(每两者之间的距离以10厘米为好);抛投时发力的方向和出线时竿梢的指向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将钩饵准确地抛到钓点,形成鱼窝以便聚鱼。
2.多竿巧布。在赣江钓鲇时,笔者常在有鲇鱼群聚的回水湾处同时下4支海竿,其中两支海竿挂爆炸钩饵,另外两支海竿上以串钩挂蚯蚓、蛆虫或面包虫。笔者同时将4支竿子下到赣江的入水口或者水草洞中施钓,这样多竿巧布局,占据了整个回水湾中的有利钓点,中鱼的机会自然就多了。
3.灵活多变。同时使用4支海竿在同一回水湾中施钓,不失为一种好钓法。但是,鲇鱼喜欢集体活动觅食,所以并不是每支海竿都能钓到鲇鱼。垂钓时,钓者发现哪支海竿率先上鱼,就说明这个钓点周围很可能有鱼窝,应立即将其他几支海竿都集中抛投到这处钓点的附近。这样,鲇鱼就会一条接一条地频频上钩,而且常常会遇到“双飞”。
文/江西·聂超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