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终将要长大的男孩
- 来源:时尚育儿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娘炮,好奇心,逆反心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05 15:12
走进男孩的世界
男孩费裤子 女孩费胰子
01、案例:自从上了幼儿园,小A的裤子就成了低值易耗品,今天膝盖破个洞,明天裂个口子,有一天还兴奋地托着裤子,甩着一根“绳子”跟妈妈说:看,裤子上的松紧带原来长这样!妈妈特别头疼,怎么就能让小A老实一些,放过裤子呢?
点评:其实民间早有“男孩费裤子,女孩费胰子”的说法,指的就是男孩子因为淘气好动,他们的裤子容易坏掉,破个口子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而女生则因为好美,希望让自己看上去更整洁,所以经常要求家长洗衣服,自然而然,肥皂(胰子)就比别人家耗费的多了。
对策:男孩好动的淘气行为往往是他好奇的表现,一旦好奇心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这种行为失去兴趣,他的这种淘气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相反,如果家长一定要约束他,他的好奇心不仅不会消失,相反还会越来越强烈。注意,这时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发怒,更不能对孩子拳脚相加,这样只会使你的男孩问题越来越多。
02、每个男孩内心都有一个奥特曼
案例:小B有一堆属于自己的玩具山,手枪、军舰模型、坦克、望远镜,但更多的是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的奥特曼,奥特曼的书、奥特曼的DVD、甚至还有一件奥特曼的作战服。出门在外,最爱跟人家显摆的就是“我有奥特曼”,“我能像奥特曼一样把小兔子救出来”,“看!我和我的奥特曼一起打怪兽!”
点评:“奥特曼”是日本产的系列多集科幻片中的人物,为了世界的爱与和平,英雄的奥特曼同怪兽作战,一次次在危难中拯救了地球和人类。因此,对于男孩来说,奥特曼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奥特之所谓被男孩子们接受,往往因为他们自己都渴望更强大,渴望自己成为英雄,但在现实面前,他们马上又意识到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弱小状态,他们希望得到安慰和激励,希望自己勇敢并被承认。
对策:对于男孩这种痴迷奥特曼的现象很多父母很担忧,毕竟,奥特曼更多的是采取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家长们其实可以从他的正义、勇敢、仗义等积极向上的精神方面引导。现实生活中,英雄不一定要像奥特曼那样去拯救世界、捍卫和平、从起火的房子里救出小孩,或者把抢钱的强盗赶跑。因此,家长必须让那些渴望做英雄的男孩们明白:英雄不是靠打打杀杀被认可的,而是要具备哪些品质。
03、男孩性心理的发展
案例:小C是幼儿园中班的“好孩子”,每年评比都能拿回小奖状,最近爷爷发现他总是下意识地低头摆弄着自己的小鸡鸡。于是,全家如临大敌,对他进行人盯人战术来制止。
点评: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性心理发展”论,儿童在1岁前处于口欲期,通过口部的活动来获得快感。约18~36个月大时则进入肛欲期,感受到刺激肛门时产生的新奇感觉,会因自己能产生粪便而感到兴奋。3~5岁会转入性器期,对性器感兴趣,尤其喜欢皮肤的摩擦。一些孩子在性器期还爱让父母抚摸他的全身,仿佛有“皮肤饥渴”。
对策:遇到类似的情况,家长首先要淡定,不要动怒,也别大惊小怪,更不能把孩子的举动当成好玩的事。其次,对年纪小的孩子,可以用新玩具或者其他游戏、食物转移注意力。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让他知道,“触摸自己的身体是正常的,但这是隐私部位,不能在公开场合进行,更不能亮出来给别人看。”过分压抑可能使孩子认为性是罪恶的,并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从而干扰他们今后建立爱情和亲密关系的能力。家长可以找出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或话题,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或转移到其他内容上来,让孩子在自然的过程中慢慢转变,并使其想法逐渐接近于成人。
04、男孩的空间感
案例:小E和姐姐是一对龙凤胎,尽管是同一时刻出生,但在养育过程中“男女有别”的现象仍然表现的,例如小E特别喜欢搭积木,无论是搭建速度还是规模,都比姐姐来的壮观。还会玩儿一些姐姐从来不碰的家伙,遥控小汽车这类。姐姐则天天就喜欢画画、给布娃娃穿衣服。
点评:男孩大脑中负责空间感知能力的部分,整体上要比女孩发育得好,所以整体上看,男孩在立体思维上可能会比女孩更优秀。法国一项针对2岁孩子的对比研究显示,21%的男孩可以用积木搭出一座桥,而只有8%的女孩可以完成这项任务。空间思维能力是比较显著的男女差异之一,它从儿童时代一直到成人阶段都有明显的显现。在学校里,男孩的数学成绩可能比女孩好,特别是在几何领域。
对策:空间认知技能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能力,搭积木、拼图、折纸这类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父母促进孩子空间认知技能的发展,而且男孩女孩皆受益。良好的空间认知技能有助于孩子日后的数学学习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学习,而且会对孩子未来的职业带来影响。比如空间认知技能强的孩子往往倾向于当工程师、建筑师和从事航空领域的工作。
05、破坏大王
案例:小F是班里公认的破坏大王,无论什么场合,教室里、操场上,只要他一出现,就会发生毁灭性的事件,玩具汽车不能动了、书撕破了、同学的小手被打破一个口子、就连街边的小柳枝也难以逃脱他的魔掌。
点评:男孩就像一只好斗的狮子,往往会不计后果地去使用暴力。早在23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就这么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男孩体内的荷尔蒙睾丸素,它是雄性特征的体现。从襁褓期开始,男孩的体内就有远远大于女孩的睾丸素分泌,他们更需要一些冒险的行为去释放自己的能量。”所以,破坏大王的家长们更多需要的是淡定!
对策:面对睾丸素高的男孩子,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要保持安静,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动。可以给他们一个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燃烧体内的睾丸素和促使大脑健康发展。不妨设立一个他们专属的破坏区,在这里他们可以为所欲为。
其次,可以肯定破坏大王们的创造性,往往破坏性背后掩藏的是他们的创造性。因此,当你家的破坏大王又在虐待他的玩具或“修理”家里的小件电器时,家长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的能力
文|徐京京
男孩的那些“麻烦”事儿!
关键词:娘炮
林怡: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接受不了小男孩出现爱哭、软弱、黏乎乎的行为,但凡看到孩子如此,就会鼓励、劝说,终至威逼利诱,千方百计去改变孩子。仿佛不如此,男孩子将来就必定过于阴柔,缺少男子汉气概。实际上,男孩子的男子汉气概不是这么逼出来的,而是在他有了强烈的自我价值感与自信心,以及有需要时获得足够支持的前提下由内而外透出来的。允许男孩黏爸爸妈妈,允许男孩哭哭啼啼,他才能从父母这里获得足够的心理能量,释放负面情绪,变得内心强大,之后才能勇敢地走向外面的世界,面对挫折、困难誓不低头。
关键词:冒险
林怡:当男孩出现冒险行为时,我认为最要紧的是从两个方向努力:1.尽可能淡定面对,别吓着了孩子,免得他失去探索的勇气。在不惊吓孩子的同时,要悄悄保护他,免得孩子因冒险行为受伤。2.某些事情,与其千方百计防着孩子做,或者干脆制止孩子做,不如干脆告知他规避危险的方法,既满足他的好奇心,又防止孩子受到伤害。3.有些事情可以拿来跟孩子讨论,一起商讨如何规避危险。如此,就可以既保护孩子,又提升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逆反心理
林怡:男孩天性就是行动派,不喜欢唠叨。当我们试图给他讲很多大道理的时候,往往适得其反。面对男孩的逆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去化解:1.非原则性问题,尽量给男孩自主的权力。当男孩觉得我自己可以当家作主时,他们会更有成就感,更有自我价值感,这对他们的发展是有益的。2.原则性的问题,当男孩表现得逆反时,用尽可能简短的语言陈述原因,然后温和地坚持。3.尽量多正面暗示,通过暗示让孩子有更强烈的自我价值感。4.凡事想好了就尽快行动,没想好,可以先把想法隐藏起来,等待时机成熟再表述。行动比说教更容易打动男孩。5.男孩通常对机械、车辆、飞机、大炮、航天器、外星人、魔法师等热情有加,将行动巧妙地与这些关联,是调动孩子积极性,避免冲突的好办法。
关键词:懂事晚
林怡:我们通常以孩子对语言理解能力的高低及能否更好地处理关系作为“懂事”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女孩相比,男孩子确实显得懂事晚一些,至于晚多少,因人而异。男孩女孩对人的关注的侧重点不一样。女孩偏向于处理关系,更善解人意;而男孩对人的好奇心相对弱一些,偏向于自我表现、与对方较量等。加上体内荷尔蒙的作用,男孩大都精力更旺盛,需要更多地通过动来动去释放体能的能量。所以,与同龄的女孩相比,在理解他人想法、与人交往方面,男孩往往显得更懵懂一些,容易给人懂事晚的感觉。但这并不表明男孩的心智发育就晚于女孩,双方在不同的方向各有所长,仅此而已。
关键词:电子迷
林怡:在这方面,男孩确实天生比女孩更入迷一些。要把他拉回来,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1.跟他们定好规则,通过设定小闹钟,外加其他具象的时间点(如早餐后10分钟,以闹钟响为界限)帮助他学会自我控制。相信男孩,他们往往更有自我价值感,更懂得自我控制。2.将电子游戏拓展为现实版,顺势而为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孩子喜欢“愤怒的小鸟”游戏,我们可以将这一游戏搬到现实生活中,通过搭积木,弹射搭建的“高楼”,甚至以他自己为“弹弓”去弹射枕头、被子等,让他享受到游戏的乐趣。当真实的游戏乐趣高于虚拟游戏时,孩子自然更倾向于跟父母玩这种真实的游戏。
关键词:惹事
林怡:淘气有其积极意义,是孩子聪明、好奇、探索欲旺盛、充满活力的表现。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即便我们成为被控诉的对象,心里也会平衡许多。当我们不再一味盯着孩子的不是,自然就会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行为。视角改变,我们就会更冷静,更智慧地面对孩子。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可以尝试:1.凡事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了解他淘气的初始目的,再顺势引导,就可以既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又引导他探索的行为转向。2.在共情的基础上,告知孩子更容易被人接受,不妨碍他人的行为是什么。3.若妨碍到别人,带领孩子一起向对方道歉。4.若了解孩子在某些情形下一定会出现某些淘气行为,可在他的行为发生之前,给他正面的暗示,将他关注的重心转移到其他方向,避免淘气行为出现。
关键词:凌乱
林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乱也是孩子心灵自由的表现。而且,巧加利用的话,乱糟糟时,恰是教育的好契机。比如,我们可以淡定地来上一句:“咦,这些玩具怎么到处乱跑呢?得让它们回到自己的位置。我需要一个小小理货员帮忙,帮助它们整整齐齐排好队。”然后,很自然地带动孩子一起工作就好了。在工作过程中,还可以引领孩子思考如何节省空间,如何排列得更美观,如何更省力……如此就不会给孩子压力,并且,还可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帮助孩子养成爱整洁,精于整理的好习惯。若责备呵斥孩子,孩子会有压力,或者因此体会到,乱是吸引父母关注的好机会,他的这个行为反而就被强化了。
关键词:性好奇
林怡:很小的时候,小男孩玩弄生殖器是无意中发现身上有这么一个部位,出于好奇而为之。到2~3岁左右,他的这种行为又可能再度出现。此时,与其遮遮掩掩,导致孩子更为好奇,不如坦然面对。可能我们不太能自如地面对这个问题,但也无需过分纠结。不妨借助图书、网上相关的视频,给孩子一个大致的解释,避免尴尬。解释时,可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决定给予他多少及多深的内容,无需太超前,也不要刻意回避。家长越是淡定面对,孩子也就能越淡定,一旦好奇心被满足,他自然就不会纠缠于此。家长还可以借此机会告诉孩子,每个人身体的某些部位不可以暴露在他人面前,更不可当众玩弄。
关键词:穷养
林怡:“穷养男孩”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在物质生活或金钱上“克扣”孩子,若在这方面过分遏制孩子,他的欲望被过分压抑,早晚有一天会尝试变态性地获得补偿,那就走偏了。所以,“穷养”要权衡孩子的需求是否合理,再决定是否需要满足,以及满足到什么程度。重点在于:1.适当给孩子一些缺失体验,引导他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会缓释内在的缺失感、挫败感,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勇敢地面对一切。2.更多的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并以己为荣。3.引导男孩敢于付出,勇于承担责任,懂得如何在逆境中奋起。4.物质上可以穷养,但心理上要适当富养,给孩子强大的内心很重要。当男孩遭遇困难,自己无法排遣时,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让我们的支持滋养孩子的内心。
关键词:好动
林怡:因为体内荷尔蒙的关系,男孩精力充沛,天性更好动一些。他们需要通过运动释放体内积攒的能量。为了安全,也为了保证孩子的游戏不会朝着令人担忧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适度介入,让运动不只停留于运动,而是可以带入一些孩子乐于接受的规则,带入更多的教育元素,或者根据孩子的爱好,经一个点拓展为一条线、一个网、一个面、一个全方位的空间,让他的兴趣多角度、多方位延伸。
林怡科研工作者出身;著有《别以为你会爱孩子》、《林怡说早教》系列、《林怡教你玩游戏》等书籍;2009年2月创建了林怡育儿会所。
对话李文道博士:男孩成长的“尴尬”
李文道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性别与教育,专著《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副主编)获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十五”科研成果集和论文集一等奖。《拯救男孩》著作者之一。
1、《时尚育儿》:从《拯救男孩》中的数据显示中,无论是国家奖学金的绝对“阴盛阳衰”,还是高考状元的女生“称雄”,男生“低迷”,亦或是大学“女生潮”漫卷校园等现象,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什么问题呢?
李文道:这折射出中国男孩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在教育上、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这已是普遍现象,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2、《时尚育儿》:如今剩男剩女现象日益突出,究其原因不乏“剩男”达不到所谓“丈母娘”(代表社会人群中的一个声音)的期望和要求,那么,男孩到底是因何达不到“丈母娘”的期望呢?
李文道:有些男性没有达到社会上所认定的一个男性应该扮演的社会角色。男性的衰弱不仅仅是身体的虚弱,而更重要的是缺乏内在的责任感和开拓、敢于创新以及在困难面前百折不饶的精神。很多男性能力不足、独立性不够,得到的收入可能就处于弱势,没有足够的收入、足够的男子汉气概来获得社会上的一个积极的评价,因此不能得到丈母娘赞同的“声音”。
3、《时尚育儿》:您在《拯救男孩》这本书中做了深入的数据调查及分析,在这些调查中,有哪些“数据”是您所惊讶和不曾预料到的呢?或者您在这些研究中有哪些东西是您认为值得分享的呢?
李文道:确实有些“数据”是我在写这本书之前不曾预料到的,如我们没有想到男孩的弱势会那么严重。从广度上来讲,我们开始设想,城市男孩问题多一点,乡村男孩问题少一点,但事实上发现,不管是乡村男孩还是城市男孩,其实在学业上都是严重落后;从地域广度上来讲,不管是乡村男孩还是城市男孩,体质也在持续下降;从时间的维度上来讲,大概从1985年到2005年男生这样的体质在下降;从社会大众的角度来讲对男性的总体印象,应该是外表比较阳刚,比较强壮的,承担起保护女性的一个角色。但在现实生活中好多男孩过于柔弱,没有阳刚气概,没有足够的责任感。
4、《时尚育儿》:现如今我们常常会听到“现在的男孩越来越没有责任心”“男孩不像男孩”的声音,那么您认为怎样提高男孩的责任感呢?
李文道:男孩的责任感是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逐渐锻炼的。但我们的教育恰恰有一个比较大的弊端,男孩在他生活的过程中缺少承担责任的机会。事实上都被身边的人和父母“包办”了,比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对自我的管理。很多孩子仅仅只是在学习方面承担一些责任,其他方面很少有责任去承担。这样男孩小时候连自己的一些事情都没有承担责任,那么很难锻炼和发展自我承担责任的能力,更别说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这就很容易造成男孩没有责任感。作为父母要意识到,包办代替会让男孩缺乏责任感,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在生活及教育中,应该多给男孩一些承担责任的机会。
5、《时尚育儿》:说到男孩,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就造就了男孩的哭泣就被看成是“没用”的表现。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李文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其实一定程度上来讲对男孩是一种偏见,因为男孩的男子汉气概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表现。比如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承受能力还没有足够大,所以说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表现出一种“情绪”,这个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人之常情。我们不能够去压抑男孩的这种“情绪”,这对于男孩是一种生活的历练和教育的培养,我们要提高男孩战胜外界困难的能力时,学会怎么样去调控自己的情绪。因此我不提倡“男儿有泪不轻弹”,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一个男孩从小不会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积压在心底的话,对心理健康其实是不利的。这种情绪长期得不到健康的释放,累积到一定程度会超出他的承受能力。
6、《时尚育儿》:如今,媒体、网络等对男孩的影响不言而喻,具体到动画片的暴力、游戏等影响,那么您认为怎么对待这种现实呢?
李文道:电视的影响对男孩的影响很大,对于一个成长中的男孩,他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这些暴力的影视其实给男孩树立一些不好的榜样。这就需要父母思考:如何保护孩子免受不良传媒的影响。在给孩子选择影视剧时父母要考虑适不适合孩子观看,是否存在一些暴力的行为,这就需要父母事前去了解,如果过于血腥、暴力和色情,就不让孩子去观看这些。有些影视,对成人来说是一种娱乐,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种伤害。
写给男孩的寄语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
寄语1
教男孩学会驾驭自己的攻击性
男孩的好动、冒险、叛逆以及对竞争的偏好,其实也包含了他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正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的源泉。我们应该教男孩学会驾驭自己的攻击性,而不是消灭它。
寄语2
运动是提高男孩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对男孩来说,特别需要充足的运动,而运动也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学习压力大的孩子更加需要运动来平衡,运动会激发孩子的热情和潜能。当然,也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
寄语3
要宽容男孩学业的“暂时落后”
养育男孩必须尽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业表现,要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我们要宽容男孩学业的“暂时落后”,不放弃对男孩的希望。只要男孩不丧失信心,他的学业落后就只是暂时的。
宽容,表示我们对男孩有信心,我们还要把这种信心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男孩,让男孩产生改变的期望。
寄语4
男孩更需要父母特别的关爱
男孩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情绪,男孩更不愿意,也不知道该如何向他人袒露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消极情感,即使男孩长大成男人以后依然如此。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男孩似乎面临着更多的情绪、情感困扰,更加难以控制情绪,他们更需要父母特别的关爱。但是,现实情况却与此相反,男孩的情绪问题、情感需求往往被父母所忽视。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聂红 美编|李歆 漫画插图|小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