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这五年
- 来源:汽车观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国车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5-26 15:36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急速回落,尤其是下半年,汽车产销状况非常低迷。2008年年底声名显赫的国际渊查机构J.D.Power发出了2009年中国车市零增长的预测。然而, 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照好的发展势头,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2009年以300多万辆的优势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比原先预计的提前了5~6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04年18万多亿元跃升至33万多亿元,5年净增15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宏观经济的发展和汽车行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发展带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行业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提高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五年间在汽车行业中不管是产销量还是进出口量都有着“今非昔比”的变化。
增速迅猛
五年前,中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五年后的今天,中国汽车以1300万辆的销量超越日本、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
查阅《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资料,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100万辆的时间,是1992年,用了36年时间(是从第一汽车厂1956年正式出车算起);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200万辆,是2000年,用了8年时间;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500万辆,是2004年,用了8年时间;从2005年的500多万辆到2009年的1300多万辆,仅仅用了5年时间。这五年间不管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都翻了一番,2009年和2004年相比,短短的五年间,乘用车翻了三倍,商用车翻了将近二倍。
在乘用车市场中,发展最快的是当属SUV和轿车,SUV和轿车分别由2005年的19万多辆、276多万辆,增长到2009年67万辆、747万辆,都翻了三倍。在轿车市场中A级和B级车依然是市场的主力军,C级和D级车还是保持较低的市场份额,A00级出现下滑的趋势。而在排量上,1到1.6升小轿车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尤其2009年在政策的刺激下,这一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在市场发展及政策的调整下,我国的汽车市场尤其是轿车市场正在趋于理性消费。相对轿车和SUV市场,MPV市场就显得黯淡了许多,由2006年的15多万辆到2009年的24万辆,仅翻了一倍多,这主要是由于MPV进入我国的市场较晚,又主要用于城乡之间短途运输,市场前景并没有被开发出来。在乘用车细分市场中,微客(交叉型乘用车)是最“出格”的,2005年微客销量是83万辆,2006年保持着92万辆、2007年为98万辆的维稳增长,2008年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汽车市场哀鸿遍野,微客也难逃此劫,仅有106万辆的销量,但是2009年在国家出台一系列针对汽车市场的扶持政策,微客市场的表现让所有人震惊,销量达到195万辆。
乘用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并不代表商用车市场也有这么好的运气。我国商用车市场在经历2004年和2005年的低迷后,2006年开始复苏。2006年商用车销售量为203.50万辆,较2005年增长13.36%:2007年商用车销量248.68万辆。较2006年增长18.17%,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商用车市场跌入低谷,受经济危机的蔓延,2009年商用车市场并没有像乘用车市场那样出现爆发式增长,相反却依然无法摆脱低迷。在商用车市场中最没有办法摆脱低迷的当属客车市场。尤其是大型客车。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市场分析专家余振清说,“2009年,大型客车共计销售52210辆,同比减少5515辆,下降9.55%,是行业整体下降幅度的4倍。”
出口形势急转直下
在国内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企业也不忘海外市场的扩展,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业不断冲击着世界汽车市场,汽车出口一再创出历史新高,出口数量一度出现成倍增长势头。但是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出口形势急转直下。
2005年对于汽车出口市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出口数量首次超过进口数量,出口汽车整车172639辆,同比增长158.4%。进口汽车整车161608辆,下降4.5%。此后,我国的进口市场逐渐趋于平稳发展,而出口市场则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连续三年一年高过一年。2008年在受到年初雪灾、5月份地震、人民币升值、宏观经济调控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多重影响下,出口市场依然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然而2009年一场经济危机给这高速增长的出口市场当头一棒,出口数量戛然而止。面对2010年,经许多业内专家分析出口市场才走出低迷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虽然我国的出口市场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其出口金额却并不高。我国出口的轿车和越野车,单价相对较低。尽管出口汽车数量超过进口,但出口金额仍大大小于进口。原因是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不够高,这样不仅导致单价较低,同时也容易让出口国家进行反倾销。所以目前当务之急是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调整出口结构。
有专家提出,目前,我国汽车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不合理,影响整体效益的提升。从出口产品结构看,整车出口特别是轿车出口以适应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市场需求为主,欧盟和美国仅占10%,市场面临的竞争者其实主要是国内企业本身。并且专家还认为,出口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要先把服务和质量解决好。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产品顺利进入美国、德国、日本等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
结构调整
在汽车高速增长,在我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逐步提升。在销量达到1300万辆的背后,其汽车市场的结构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
在我国的汽车市场中,多年来都是日系、美系和德系占据着市场大量的市场份额,作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却没有办法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2009年的经济危机对世界汽车市场来说是一次灾难,但是对我国自主品牌来说却是一次机遇,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有了一次突破,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占轿车的份额为29.67%,在所有国别车型中份额排行第一。
自主品牌新车中仍然以1.6L以下产品为主,但是产品结构也处于调整之中,2009年的新车中A级车明显增加,吉利、名爵、比亚迪、东风风神、一汽奔腾等企业在这—年度均有A级车推向市场,这些A级车的最高价格都在7万元以上,产品品质、造型设计、研发能力都较前几年有较大改变和提高。可以看出,自主品牌车企已经从低端市场逐步走进中高端市场。
在商用车市场中货车近年的贡献度正在逐步扩大,在结构上出现细微的调整,和五年前相比中卡的需求正在逐步缩小,而重卡的需求在上升,主要是重卡中的非完整车辆需求较旺盛。
2009年货车(含非完整车辆)共销售274.84万辆,同比增长34%。在货车主要品种中,微型货车增速最明显,共销售50.57万辆,同比增长73%,对于商用车销售增长贡献度为2996;轻型货车共销售155.96万辆,同比增长30%,对于商用车销售增长贡献度为49%;中型货车共销售25.80万辆,同比增长25%,对于商用车销售增长贡献度为7%。
转变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翻了一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翻了2倍。2009年又有新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2.2%和9.5%。国家统计局数据同时也显示,2003年我国公路建设里程是187万公里,2008年这一数字已经变为373万公里,高速公路已经南2004年的3.437/公里增长到2008年6.03万公里。
百姓收入的增加和城镇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汽车市场的转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北京、广东等一线城市汽车的饱和是推动汽车市场转变的又一动力。
据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林雷介绍:“从2010年开始,我们更多的广大普通的消费者开始买车,这是非常重要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从2005年,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比重在增加,说明有更多的中心城市以外的城市在迅速购车。这个我们看到我们所在城市,我们所谓的北上广,所谓的其他西部和中部城市,西部城市是今年消费的主题,农村的市场增长非常清楚,有几个概念,农村市场增长是由于政府补贴增长,还是消费实力增长,政府补贴一结束,市场下来了,我们看一下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和1998年、1999年相似,我们看到那时候我们坐面的和夏利。换句话说,农村市场现在和1998、1997年的城市市场有十年的差距。近年持续的惠农政策,使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和恩格尔系数与城镇居民相比大约相差10年,开始具备汽车消费能力。汽车下乡政策将加速农村汽车消费进程。”
“今年北京新车销售总量达到2009年70万辆的水平比较现实,由于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加上2009年底狂热购车形成的提前释放影响,预测很可能出现销售负增长,即下降10%左右的水平。”新华信与全国乘联会进行的例行会议上原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说。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汽车的销量大部分都集中在在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一、二线城市,而对于广大的三、四线城市来说其市场并没有被打开。一、二线城市的逐步饱和。市场转向三、四线城市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日益改善,居民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在不断提高,食品支出比重持续下降。而用于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三项消费的支出比重却正在提高。其中交通通讯支出比重提高最快。2009年在政策的推动下,已经初现成效,相信在今年效果会更加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