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最快的人:尹同耀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尹同耀
  • 发布时间:2010-05-26 15:46
  “世界著名汽车企业在‘走’,而我们只有‘跑’才能追得上!”奇瑞公司董事长尹同耀走路速度正是他这句话的写照。奇瑞的员工们几乎没怎么看过他走路,从这儿到那儿全是一路小跑,据粗略测算时速达5公里。

  就是靠着这样的危机意识和分秒必争,2005年,时年43岁的尹同耀带领的奇瑞汽车仅在成立之后的8年时间里,创造了全国销售排名第六的奇迹。同年中国第一个发动机自主品牌在奇瑞问世,不但改变了中国汽车50多年来因没有自己的高端发动机而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使得奇瑞实现了整车与汽车成套散件出口1.6万台,连续4年蝉联中国轿车出口第一。时代让尹同耀站在了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前沿。

  尹同耀当选了“CCTV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并获得“自主创新”单项大奖。“我们希望奇瑞汽车能开到美国去,开到曼哈顿大街。”尹同耀在颁奖典礼上的话,点燃了无数中国汽车人的信心与激情。他常说,挣中国人的钱没有挣外国人的钱爽。在中国汽车普遍以合资发展,国际品牌纷纷进驻中国时,奇瑞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整车、CKD散件、发动机以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至国外的轿车企业,在伊朗、俄罗斯、埃及和马来西亚等地建立了组装厂。2006年3月份,首批奇瑞发动机出口美国,奇瑞具备了向欧美两个强势汽车品牌栖息地进军的能力。

  奇瑞虽然多次高调宣称要进入欧美市场,但却迟迟没有下文,一个重要的绊脚石就是仿制模式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2003年奇瑞采用“抄超”的方式,打造了国内第一款为年轻人设计的轿车奇瑞QQ,是自主品牌进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女性购车的开始,这款入门级的小车以相似的外形,3万左右的低廉价格,成功地在市场上阻击了来自通用的经典微车Spark。2005年,历时3年的通用和奇瑞的知识产权纠纷以和解告终。

  直至现在,奇瑞仍在享受QQ的胜利成果。但仿制也会带来声誉上的损失,海外市场的拓展限制,本土市场的知识产权纠纷,这些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尹同耀承认,接下来奇瑞要造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车”,“奇瑞也要卖‘脸面’”。以2007年8月22日第100万辆汽车下线为标志,奇瑞要实现从“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向“通过开放创新打造自主国际名牌”的转变。

  2008年9月,耗时4年的A3面市,尹同耀说其竞争对手是目前世界上各家销售最好的级别产品,“我们找一些冠军去打,打不过也要去打,像速腾、标致307,新福克斯。”无论是前脸、侧面还是尾部,A3外观上没有任何一款合资车型的影子,发动机也是奇瑞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ACTECO发动机。对于5年推出10款全新车型的奇瑞来说,这样的节奏变慢被业内看做其转型的风向标。

  经过2008年的准备期和调整期,2009年奇瑞汽车新推出了瑞麒、威麟、开瑞3个全新品牌,形成由大众品牌奇瑞、中高端乘用车品牌瑞麒、中高端商务车品牌威麟及民生品牌开瑞四大产品品牌,并上市12款新车,同时完成了新能源产品的布局,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覆盖各种平台的综合型的汽车集团。

  尹同耀表示:“奇瑞的布局2009就像是播下了种子,2010年必须通过精耕细作。”看来这位一周工作7天,一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的“工作狂”,不光是能用最快的速度走在中国自主品牌的前列,也会适时“刹车”,精耕细作,张弛有度。正如印第安人有—旬谚语:“如果我们走的太快,停下来,让灵魂跟上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