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和血流变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文对50例将5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非糖尿病足组有30例,糖尿病足组有20例,测定其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结果表明,病程长,年龄大,患有并发症神经病变、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患糖尿病足的几率较高。糖尿病足组血浆粘度、全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和血红细胞比容以及纤维蛋白原都有升高(P<0.05);踝肱指数出现异常组血流变参数比正常值高(P<0.05)。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变异常,导致其微循环产生障碍,促进了糖尿病足发生。控制血液的高粘状态对防治糖尿病足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血流变学;糖尿病足;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足病病变类的并发症,有2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足病,而且发生足坏疽的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7倍,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的一个主要致病机制是血流变学异常。本文选择了50例糖尿病者并将他们分成两组,其中非糖尿病足组有30例,糖尿病足组有20例,进行血流变学检测,希望会给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与监测带来一些借鉴。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择糖尿病患者50例,采用ADA糖尿病诊断和专家建议的分类及诊断标准。其中非糖尿病足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2.2±8.8)岁,患糖尿病病程1年~34年,平均(10.1±7.4)年。糖尿病足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5岁~88岁,平均年龄(56.8±9.2)岁,糖尿病病程9年~45年,平均(16.8±9.4)年。
1.2 研究方法
不仅要对患者做了血流变学检测,还做了四肢血管的超声检查、24小时血清蛋白的测定、眼底检查和感觉阈值的检测。测得24小时尿清蛋白的定量大于32mg,诊断为患有肾脏疾病。血流变学检查仪测定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用四肢血管超声仪检测四肢血流波形和踝肱指数(ABI)。在ABI≤0.9时,对周围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
1.3 数据的处理
计量的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糖尿病足组和非糖尿病足比较
非糖尿病组比糖尿病组年龄小,病程短,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神经病变、DKD、周围血管的病变、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升高,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血流变参数比较
糖尿病足组比非糖尿病足组的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都升高。
2.3 在50例糖尿病患者中ABI>0.9的正常组20例,ABI≤0.9的异常组12例。比较两组的血流变学参数:异常组的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都升高。
3 讨论与分析
WHO于1995年把糖尿病足列入糖尿病四大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发生综合了以下因素,如神经病变异常压力负荷、容易感染、动脉压降低、微血管病变等。这次研究结果表明了病程长,年龄大,患有神经病变、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大。这种状况和年老的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年龄的增加及生理功能的减退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有关。
糖尿病血流变异常的主要表现是前卫蛋白原和全血粘度升高及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和聚集性增强。这是因为糖尿病是患者的血糖水平上升,葡萄糖渗透入红细胞,使细胞渗透压增高,体积变大,最终导致血液的黏度上升。该研究结果糖尿病足组比非糖尿病足组的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都升高。说明了高黏度血液的状态能引起血液流速变慢,微血栓形成及微循环阻塞,使皮肤的毛细血管灌输不足,小血管营养性受损,肢端缺血;因为血管的病变使感觉神经的传输速度下降,导致患者的温觉和痛觉下降,皮肤容易受损,最终诱发糖尿病足。
周围血管的疾病指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类物质扩大,继发血栓,导致动脉血管闭塞、官腔狭窄,使肢体缺血,并且其症状随着闭塞程度加重、不断恶化,最终导致肢端坏死、截肢。周围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就是糖尿病,有文献论述:血管造影阳性与ABI≤0.9相比,诊断时的特异性是99%,敏感性是95%。血流变参数异常性与ABI的异常程度有显著的一致性,表明周围血管疾病与血液高黏度状态有关。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会促使糖尿病足的发生,有效降低和控制血液黏度对预防和诊治糖尿病足的发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蒋秋明,董松.糖尿病足血流变学检测的临床研究[J].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1,04:29-30.
[2] 王金良.现代检验诊断新技术(五)为什么要做血流变学检查[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2,05:18-19.
[3] 董男男.中药综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足初期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4] 曹相玲.中药综合治疗2型糖尿病足早期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5] 巫藤勇,游育东,罗英.刺五加注射液及抗凝剂对糖尿病足的早期干预治疗[J].内科,2007,05:738-740.
[6] 朱西娥,刘德辉,关小宏,唐兰,冯毅,孟亚博.糖尿病足患者血流变学异常的观察[J].空军总医院学报,1997,02:59+61.
籍胤玺 金文波 徐娜(南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河南省 南阳市 47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