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全麻分析
- 来源:卫生部公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4 14:53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予以全麻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89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皆为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接诊,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分析静脉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液维持麻醉下患者的相关反应情况。结果:本组研究麻醉过程比较顺利,术中加强血压与心率控制,并无明显CO2蓄积与低氧血症等出现。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若给予静脉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液维持麻醉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安全性较高,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全麻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目前应用逐渐广泛,而且该术式被证明有着安全、创伤小、简单及术后恢复期短与疼痛时间少等优势[1],对于老年患者意义重大。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使得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也不断增多,由于老年患者各种身体机能与系统都在不断退化,那么麻醉便不可或缺。但是,腹腔镜下手术有自身的特点,故而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式也有一定的特殊性[2]。为了探究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全麻的临床效果,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接诊89例老年患者,皆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男患50例、女患39例;年龄56~86岁,平均为65.8±5.9岁。ASAⅠ~Ⅲ级,含有不同程度冠心病、高血压与心电图异常38例,伴发糖尿病16例、并发慢性支气管炎12例、伴有脑血栓与脑梗死各5例。
1.2 方法
术前半小时,所有患者皆肌注0.1g鲁米那+0.5mg阿托品(有禁忌者可不用或改用东莨菪碱),而补液采用复方氯化钠。麻醉诱导时采用0.04mg/kg力月西+1~1.5mg/kg异丙酚+3μg/kg芬太尼+1~1.5mg/kg琥珀胆碱行缓慢静注,与此同时采用面罩吸氧去氮,待患者的下颌有所松弛后采取气管内插管处理;利用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控制,潮气量控制在8~10m,定氧流量为2L/min,呼吸频率控制在14~18次/min,呼与吸的频率比值则定为1:2,CO2气腹腹内压则控制为1.33~1.87kPa,然后采用1%普鲁卡因复合液行静滴维持麻醉,其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0~100滴。整个麻醉过程中,应碎石观察患者的麻醉效果,根据深浅进行麻醉药物与滴速调整,若需要加深麻醉可以采用静注异丙酚等[3]。
1.3 观察指标
整个过程中,加强患者意识状态与手术麻醉反应观察,同时对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测量,测量仪器为多功能监测仪。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麻醉过程
手术时间25~103分钟,平均为35.2±3.9分钟,平均麻醉时间则为40.3±5.5分钟。术中并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现象,并且所有患者皆顺利度过手术麻醉,并未出现严重麻醉并发症,也未出现意外情况。89例患者事后3~5分钟能自然苏醒57例,呼之即可睁眼,并且自主呼吸比较满意,并拔除气管插管;31例患者需要注射佳苏仑与马西尼催醒后才能拔管;剩余1例患者有轻微躁动,给予对症处理后得到改善。
2.2 血压变化
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范围在22.5mmHg及以上的患者有20例(以收缩压下降最为明显),在内镜与气管内插管时血压的下降范围在22.5mmHg及以上的患者有56例,此时的收缩压同基础值相较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同理,舒张压变化前后相较差异也比较显著(P<0.01),也有统计学意义。术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但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后皆得到稳定。
2.3 血氧饱和度与心电监测
血氧饱和度在麻醉诱导期并无显著性变化,而在气腹后有一定下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相较于气腹前有一定升高,但是术毕放弃之后又恢复到了术前水平。经过心电图监测显示,有3例出现严重心动过缓,但其他患者皆无明显异常改变或加重。所有患者术后状况都比较稳定,而且自主呼吸恢复比较良好,皆能在术毕清醒。
3 讨论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器官功能不断衰竭,伴发症增多,而且药物反应各不相同,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他们对于麻醉而言,基本上耐受力很低。基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改变,伴发病较多疾病损害,而且麻醉与手术影响,情况十分复杂,故而术前加强患者病情了解,探查他们的生理功能不足,同时设法采取措施改善及增进他们的生理功能则显得十分必要。目前,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该术式有着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及术后疼痛轻等优势,给更多的老年患者带来了益处。但是,术中麻醉对于老年患者而言依旧是一个必须深入探讨与研究的课题。我院近几年接诊的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来看,全麻依旧是比较理想的一种选择,安全性很高,而且患者耐受性较好。采取合理有效的全麻处理,患者的紧张与焦虑情绪会得到降低,控制呼吸及气道维护,使得无低氧危险[4]。
本次研究针对接诊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采用全麻处理,包括静脉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全麻与复合液维持麻醉,在麻醉前给予充分的吸氧去氮处理,诱导并控制平稳,然后严密对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气管插管十分迅速,使得心动过度得到减少,而血压波动过大与缺氧症状也能得到有效减少,插管前采取利多卡因麻醉又能减少刺激等,使得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效果十分良好。总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若给予静脉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液维持麻醉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安全性较高,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薛萍.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全麻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7):151-152.
[2] 张军.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2):66-67.
[3] 葛春林.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抑制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激反应[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9(4):317-318.
[4] 成毅.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2):143-145.
王余书(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人民医院 云南省 楚雄元谋 651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