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与彩霞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日出,日落,彩霞
  • 发布时间:2015-03-05 15:06

  上期讲过拍摄星星月亮的风景,这一课轮到太阳了。

  喜爱风光摄影的影友们,最珍惜的拍摄时刻大概还是日出、日落之际。在朝晖夕照下,大地和天空充满华丽的光彩,漫天的云霞也格外灿烂,如果正好配合了上佳的风景,那就可能成为所谓「风光大片」。要用自己的照片再现日出日落的辉煌景象,技术难度比平时大。不过,可发挥的技巧也较多,此中很有乐趣,也最容易拍出悦目的效果。

  观测气象,把握时机

  我们说的「日出日落」,其实不仅指见到太阳初升、降落的那一刻,而是由日出前至日出后、日落前至日落后的相当长时间的过程,大约有半小时。有时,这个过程从头到尾的变化非常大,可以用瞬息万变来形容,摄影人当时的紧张和激动可想而知。有时,精彩的光色只显露于一瞬间,稍为迟疑就可能错过。

  只要是晴天,就会出现「日出日落」,并且一般都能使风景「锦上添花」。但是,真正精彩的机会其实不是很多,而说得上精彩的「日出日落」景象,常常要有一些「出彩」的因素伴随。

  一、太阳有形有色。如果天气很清朗,太阳出、落时分「长空如洗点尘无」,太阳就会显得太亮,白化得「无色」了,本来浑圆的太阳也会因曝光过度而失去了轮廓,「无形」了。

  太阳要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才会显得「有形有色」。例如:要有适度的雾霭,以减弱太阳的光芒;清朗天气本是风光摄影的好日子,此时如果有薄云遮掩,便可减其光芒。

  当然,「日出日落」景象未必一定要拍到一轮红日,尤其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大场景时,太阳在画面里只是一个小小的点。此时的「形与色」可能处理成暖色的光芒,这也是可以显得很美妙的。

  二、缤纷的彩云与霞光。只要有美丽的霞光和彩云,即使不显出太阳来,也足以使画面充满华采,有时甚至比太阳更起作用。这种景象,在空气污染少、视野辽阔的地区较易遇见,因此常去那些地区旅行的人就有较多机会。

  俗谚有云:「日暮嫣胭脂红,不雨就刮风」。说明在变天前可能会出现彩霞天。这是应记取的经验。

  遇见满天红霞(俗称「火烧云」),肯定令人激动万分。这样的日子比起「有形有色的太阳」罕有得多,而且难能可贵。在香港,这种天气一年不会有几次,多出现于夏季。红霞天将出现前通常有一定的徵兆:天朗气清,能见度可达30公里;天高云淡,空中有薄薄的絮状毛卷云。遇到这种天气,就应该放下午后的事务,全力去寻找拍摄点了。

  拍摄「日出日落」常用的技巧

  朝晖夕照和彩霞的光线极之复杂,变化既大又快,而且光比反差很大,难以测定曝光量、难以用普通的拍摄方法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在拍摄时需要解决的难题。

  测光应变天与地的明暗反差很大,如果画面纳入了太阳,更是极强的高光,这时测光表就会「受骗」,造成曝光不足的误差。解决的办法是使用相机的补偿曝光功能,增加EV1级左右的曝光量(即放大1级光圏,或减慢1级快门速度)。不过,仍然没有解决天地反差过大的问题。可以运用一种特殊滤色镜片一渐变灰镜,加在相机镜头之前,用以把亮度强烈的天空减暗,达到天地间的亮度平衡。

  HDR技术HDR摄影术是解决天地间光平衡的有效武器。HDR摄影,是英文High Dynamic Range Photography的缩写,中文称作「高动态范围摄影」。

  我们知道,「日出日落」场景的光比可能会远远超出了照相机可以记录的范围,HDR技术针对这些令摄影者头痛的现象,从两方面去解决问题:一是利用数码照相机内置的HDR功能,把现实场景中过大的光暗比压缩至能记录的层次范围。二是如果你的照相机没有内置HDR技术,则可拍摄若干不同曝光量的画面,然后用电脑的HDR软件来合成为一幅作品。

  水天相映这种传统手法很有效,即努力寻找一片明镜般的水域作为近景,让明亮的霞光天色倒映水中,形成上下呼应,不但可以得到美化画面的效果,又增加了趣味和意境层次,而且也起了亮度平衡的作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