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样把自己打败的
- 来源:青春期健康医学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心理困扰,重读,缓解压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05 14:57
心理困扰
究竟重读高二好不好?
高强19岁,一个重点高中的高三男孩。眼看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高强却学习不下去了。听不进课,做不了题,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在学校呆不下去了。高强自己说,最严重的是咽炎,所以吃不下饭,一吃东西就干呕,甚至吃进去了也会吐出来。于是,总是要家长接回家里来才能勉强吃饭。家长陪同看了很多医生,医生也查不出什么病,吃了好些调节神经的药,也不管事。这可如何是好?父母想到让高强重读高二,这样也许会减轻压力。
压力?什么压力?为什么要重读高二来缓解压力?
高强父母说,知道孩子要强要好,也感觉是目前的名次让他压力太大,就是不知道怎样帮孩子减压。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决定重读高二,就是以为这样可能名次会提升,好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为了这个决定,家里费了很多周折。最后,就要确定下来重读高二的时候,孩子却又不同意了。
父母不知道孩子究竟怎么了,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帮助孩子,更不知道重读高二到底好不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家人预约来访了。
至此,高强的心理压力初见端倪,随后的沟通让我们看的越来越清楚了。
原来,高强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男孩,从小就对自己有很高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自己也确实付出了努力。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尖子生,是月亮,是太阳,真正的名列前茅,最后凭自己的实力考进了重点高中。但是,多年来每次考试过后,都是太糟糕了,太糟糕了,自己很少有满意的时候。不过,那时候的不满意更多是说说,内心还是能接受自己的名次的。
到高中后,每次考试名次,在高强自己看来可真的是太糟糕了。更糟糕的是一滑再滑,最近的一次滑到了500多名。高强的自我感觉是,一路败退,真的挺不住了,被彻底打倒了。于是,高强身体开始出现了上述种种症状,成了一个病人。
就心理咨询临床经验看,但凡出现躯体症状医生却查不出什么病的,往往是心理压力所致的躯体化现象。所谓躯体化现象,就是在遇到生活困境难以面对的时候,潜意识里会让心理压力转换成某种躯体症状。这是人在进行自我心理防卫,以减轻内心的痛苦。躯体化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因性反应,是扮演病人。
综合起来不难看出,高强的的所谓病症就是躯体化现象,是扮演病人,是为了逃避困境。他的困境是什么?是名次的压力,是考试名次导致的失败感:彻底失败了,找不到希望了。
但是,这种失败感却是自己把自己打败的。
心理探究
自己怎样把自己打败的?
那么,高强是怎样自己把自己打败的?
从下面我与高强的单独会话中,不难看出高强自己打败自己的心路历程。
高强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我太失败了,彻底失败了……”
我笑了:“你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失败感?”
高强痛苦地说:“为了取得好成绩我上学一直非常努力,可是,初中时候的尖子生,现在却到了500多名,您说不是失败是什么?”
“请问你在初中时最好的名次是怎样的呢?”
“全校100左右。”
“是不错,在初中肯定是尖子生了。考进重点高中后呢?”
“到重点高中,反正没有100名了,最近一次最糟糕了,到了500多名。我努力了,可是也没有多少进步……”
“于是你觉得自己失败了?”
“这还不是失败吗?”
“那么,怎样才是成功呢?”
“起码还要保住名次在前100左右,保住初中时候的尖子生吧?”
“那就怪了,重点高中可是集中了初中时期的所有尖子生啊。假定你们那个初中的前100都考入了重点高中,难道在尖子生集中的重点高中,还能都占据前100名吗?如果这样的话,人家其他学校来的尖子生摆在哪儿呢?”
“也是啊,看来有人的名次可能要下滑了。”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一定会有很多人不能保住初中时候的名次了。”
“对,一定。”
“那你凭什么要求自己还保持在100名呢?”
高强沉默很久才说:“是的,我也很难保持在100名了。”
“这叫什么?这叫竞争群体不同了。这就好比国家比赛中的冠军,世界比赛中未必还能拿冠军。”
高强眼睛亮了:“是,是这样。”
“这原本是一个非常简单明白的道理,为什么看不到呢?”
“是啊,为什么这样简单的道理我没想到呢?”
“就是因为过高的自我期望、多年的尖子生,让你这种高期望成了惯性,认为自己的尖子生是理所当然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是,过去十来年都是尖子生,一下子还真接受不了。”
我直指要害:“于是,就痛苦,就迷茫,就失望,甚至绝望,就找不到方向了,就躲进了病里,就开始闹病了。其实,这是一种逃避,逃避现实的困境。想重读高二,实质上也是逃避。但是,以这样的心态,即便重读高二,就一定会有名次的前进吗?如果回到了高二,还找不到尖子生的名次?是不是更会感到失败?更重要的是,带着这种失败感去学习,怎么可能有好的效果?只能让自己感觉越来越糟糕,结果越来越失败。最终,人就自己把自己打败了。”
高强好像遇到了知音:“您说到我心里去了……”
至此我们看到,高强的思路是这样的:先给自己预设一个认知误区:我努力就应该是尖子生,然后从这个错误认知出发进行错误的推论:我没有保住尖子生就是彻底失败了。你看,人就是这样从认知误区出发把自己打败的。
心理救助
怎样走出失败的泥沼?
高强应该怎样自救,才能走出失败的心灵泥沼呢?
我们的对话继续进行。高强到底是个悟性很好的男孩,一旦领悟了过去的认知误区,就开始积极寻求改变了。他问:“那您说,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既然有所领悟,我就直截了当了:“换一个思维方向。到了重点高中,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最糟糕了也还能保持在500名,更不用说还有更好的名次。想想看,这说明自己的努力有没有成效?”
“有。”
“重点高中的500名,比普通初中的100名,后退了吗?”
“没有。”
“不仅没有后退,而且还略有前进,是这样吗?”
“是的。”
“更重要的是,当动力与阻力正好相当的时候,逆水行舟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船不动了。”
“说的好。船虽然没有前进,划船用的力起作用了没有?”
“起作用了。”
“如果没起作用,船会怎样?”
“倒退。”
“现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一个学生的名次不但没有后退而且还有前进,你说,这个人的努力是不是有了效果,是不是成功的?”
高强眼睛有了光彩:“是啊,我没有失败啊,我是成功的。”
“更重要的是,当你看到自己的成功的时候,你的学习会更有状态,效果会更好。再说,即便就是这个500名,高考也可以考个不错的大学呀,又何况心态好了,效果好了,不是更有希望吗?”
高强抬起了头,挺直了腰:“我知道了,我不去重读高二了……”
我也知道了,高强转换了思维方向,已经把自己的心从失败的泥沼中解救出来了。就是这样,错误的思维可以把人打败,正确的思维可以让人找到成功。
文/马志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