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赏析
- 来源:青春期健康医学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魔女嘉莉,无期徙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05 15:10
简介
史蒂芬·金,全名斯蒂芬·爱德温·金(Stephen Edwin King,1947年9月21日-),美国畅销书作家,编写过剧本、专栏评论,曾担任电影导演、制片人以及演员。他的大多数的作品都曾被改编到其它媒体,像是电影、电视系列剧和漫画书上。他在2003年获得国家书奖终身成就奖。代表作品为《魔女嘉莉》。
《肖申克的救赎》取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而改编成的《肖申克的救赎》剧本,并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影片中涵盖全片的主题是“希望”,全片透过监狱这一强制剥夺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体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影片的结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复仇宣泄。
该片在IMDB当中被超过40万以上的会员选为250佳片中第一名。并入选美国电影学会20世纪百大电影清单。
电影剧情
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余生。
瑞德1927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徙刑,数次假释都未获成功。他成为了肖恩克监狱中的“权威人物”,他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香烟,糖果,酒,甚至是大麻。每当有新囚犯来的时候,大家就赌谁会在夜晚哭泣。瑞德认为弱不禁风、书生气十足的安迪一定会哭,结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输掉了两包烟。但同时也使瑞德对他另眼相看。
安迪不常和别人接触,他喜欢在院子里悠闲地散步,就像在公园里一样。后来,安迪请瑞德帮他搞一把小的鹤嘴锄,他想雕刻一些小东西以消磨时光,并说自己想办法逃过狱方的例行检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国际象棋。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
安迪精通财务制度方面的知识,很快他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他帮狱警处理税务问题,甚至孩子的升学问题也来向他请教。同时安迪也逐步成为肖申克监狱长沃登洗黑钱的重要工具。安迪不停地写信给州长,终于为监狱申请到了一小笔钱用于监狱图书馆的建设。
一个年轻犯人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到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凶!但当安迪向监狱长提出要求重新审理此案时,却遭到了拒绝,并受到了单独禁闭两个月的严重惩罚。而为了防止安迪获释,监狱长却设计害死了知情人!
面对残酷的现实,安迪变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对瑞德说:“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获得假释,一定要到某个地方替我完成一个心愿。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约会的地方,把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你就知道是什么了。”当天夜里,风雨交加,雷声大作,已得到灵魂救赎的安迪,越狱成功。
原来二十年来,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鹤嘴锄挖洞,然后用海报将洞口遮住。安迪出狱后,领走了部分监狱长存的黑钱,并告发了监狱长贪污受贿的真相。监狱长在自己存小账本的保险柜里见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圣经,第一页写到“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另外圣经里边还有个挖空的部分,用来藏挖洞的鹤嘴锄。
瑞德获释了,他在橡树下找到了一盒现金,两个老朋友终于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滨重逢了。
角色介绍
安迪·杜佛兰(蒂姆·罗宾斯):年轻银行家,原欲报复妻子外遇,后反悔打消念头,不料妻子及情夫当晚即遭杀害,被诬陷杀害二人罪名,进入肖申克监狱。他在监狱待了20年,在监狱中办监狱图书室,为囚犯播放美妙的音乐,还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大家打点自己的财务,典狱长发现他的理财特长后让他帮助自己清洗黑钱做假帐。通过瑞德陆续获得凿子之类的小工具,利用期间打造的地道逃狱,重获新生。
艾利斯·波德·瑞德(摩根·弗里曼):肖申克监狱囚犯之一,狱中交易商,与安迪结为好友后在狱中数次为安迪提供凿子之类的小工具。曾经数度申请假释均被驳回,安迪逃狱后,终于获得假释并且与老友重逢。
山姆·诺顿(巴布·冈顿):肖申克监狱典狱长,当得知安迪的理财能力之后,典狱长开始利用安迪替其污钱、作黑帐,渐渐露出魔鬼狰狞的面容,最后安迪于狱外举发他的罪行,丑闻败露只得饮弹自尽。
汤米·威廉斯(吉尔·贝罗斯):年轻的肖申克监狱囚犯,曾多次因为窃盗罪入狱,期间与安迪杀妻案的真正凶手同房过。当他将事实告诉安迪后,典狱长怕事情曝露而将其杀害。
布鲁克斯·海特伦(詹姆斯·惠特摩):肖申克监狱的年长囚犯,他个子矮小,面容和善,负责监狱里的图书馆,他与一只小鸟作伴,吃饭的时候会将小鸟藏在怀中小心翼翼地喂养。服刑50年后,老布最终获得假释出狱。而面对外面的新世界,已经习惯监狱里体制化的他,处处无法适应,夜晚在梦魇中惊醒,直至最后绝望自杀。
影片评价
《华盛顿邮报》:一条漫长的自由之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涤、一部不朽的励志经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内页被挖空的《圣经》里,附着在安迪高大的身躯里,匍匐在500码的下水道里,最后,那条仅有的肮脏之路把安迪送往美丽的新世界。
这段充满绝望与沉重的救赎之旅,来自来自惊悚小说大师史蒂芬·金的原著、来自哲理导演达拉邦特的倾力之作。《肖申克的救赎》带来的是恒久不变的真挚友情、百折不挠的灵魂铸炼以及生生不息的命运之火。
新华网:在影片中,有人在改变,也有人在习惯。影片中的“肖申克监狱”隐喻着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对于在监狱里呆了50年的老托马斯来说,改变意味着毁灭;但对于年轻而富于激情的安迪来说,改变则是一种救赎。
李响:在牢狱题材电影中突破了类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类作品罕见的人情味和温馨感觉。
郝建:影片触及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和当下的不可回避困境。电影的结构比原小说更精当,台词比原小说更有节奏感,更加有所推敲锤炼、也更有深意,人物形象比原小说加更鲜活有力。导演以丰富、机巧的艺术文本,将自由精神高扬在天地之间。
影片解读
文化解读
在监狱里,安迪是个另类人物。他深知这个世界是悖谬、黑白颠倒的,知道自己是无罪的,但是,他并没有太多的怨恨,而是平静地接受监狱的惩罚,狱前狱后的生活落差也并没有让他精神崩溃,焦虑不安,而是极其冷静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无论是面对“姐妹花”的骚扰,还是监狱制度的残暴,他都表现得平静、宽容和忍耐。
面对这样一个人物,我们不禁感到疑惑:是什么让他在一个泯灭人性的场所保持如此的沉静和逍遥?进一步说,是什么让他超然于这样的人性恶汇集的空间而成为特立独行的人?我以为,这是因为他始终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现实的世俗世界。另一个理想的希望世界。重要的是,在两个世界中,理性是平衡现实与理想的重要支撑点。作为社会人,安迪能够凭借理性、通过自主自律的观念倡导一种合理的、更对自己负责的生活方式。在监狱中,他能够适应其中的日常生活,同时,他能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用从瑞德那里搞来的小铁锄雕刻石头;他也能够沉静在《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天籁之音中,尽管违反狱规被监禁两周。影片充分利用了这极短的音乐时间来渲染和烘托安迪精神世界的超越性。“虽然我们没有翅膀,但是我们不能放弃飞翔的梦想。”这是他生存的箴言。
场景解读
记得安迪逃出监狱时的场景:先是穿过自己挖的洞,然后爬过下水道,之后在风雨中迎接“新生”。这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先用自己的双手去闯出最初的一片天地。然后等着你的是一段恶臭不堪,但同时也是你自己“砸”出来的一段长路。你通过了它,因为你知道,在这之后等着你的是什么。接着你迎来了风雨,此时的你没有抱怨,而是在风雨中享受人生,拥抱自己。
文/一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