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香椿,庄子,萱草
  • 发布时间:2015-05-08 13:23

  说起春天的食材,头脑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影子是:香椿。是因为它的特殊香味,还是因为它与「春」同音?

  香椿是椿树的嫩芽。春雨前刚发芽的香椿,其嫩无比,而且有非常特殊的气味,如同榴莲,喜爱它的人对其垂涎欲滴,不喜欢的人会皱着眉头退避三舍。不过无论如何,它都算得上是一种个性十足的食材。

  在生活中,给父亲母亲祝寿,常用到一个成语「椿萱并茂」,说的是祝愿父母健康长寿。「椿」是指椿树,代表父亲,「萱」是指萱草,代表母亲。为甚么用椿树代表父亲?可能是因为椿树高大,与父亲的形象符合。《庄子》的《逍遥游》一篇中提到的「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就是说椿树高大长寿。所以,中国人常用「椿寿」、「椿龄」来祝福长辈高寿。

  从现代的科学研究来看,古人用香椿来代表健康和长寿还真是有道理,因为香椿的抗氧化性高居蔬菜之首,也就是说,它的抗衰老能力很强。

  那么「椿」到底是甚么植物?椿是楝科的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夏季开花但不明显。由于树型美观,生长快速,尤其在春秋两季红色新叶如孔雀羽毛般展开,象在树枝上展翅飞翔,带来生机盎然的气息,常种在庭园里观赏。

  香椿是椿树的嫩芽,带有一股特殊的气味,所以称之为香椿。把香椿当蔬菜从汉代就开始了,往往是采春雨前刚发芽的香椿,其嫩无比,有言「雨前香椿嫩无丝」,吃香椿就是吃「春香」。

  春日食「春香」

  散文家梁实秋先生曾提过,「香椿拌豆腐」是他最喜欢的一道菜。用香椿做菜,最常见的就是香椿炒蛋与香椿拌豆腐,特别是在福建的乡村。福建乡村的早餐基本是吃稀饭,而香椿拌豆腐无疑就是早晨送粥隽品。清晨起床,到院子中活动活动筋骨,顺手摘几束香椿嫩叶回来,切碎洒在一块豆腐上,淋点酱油,洒点糖,滴几滴香油,香椿拌豆腐就作成了,清爽又开胃。

  早几年住在福州文儒坊时,清晨天蒙蒙亮,我常在坊巷间散步闲逛。一日,散步吉庇巷与通湖路交叉口处,就见一棵不大不小的香椿树。当地人大多不识此树,而我早些年在北方呆过,识得此种异香。就摘得些嫩芽,翠绿中微带暗红色,回家用热水一烫,切成碎末,再与豆腐一拌,加点金兰油膏,异香扑鼻,几口入嘴,香气由嘴灌入鼻腔再直冲脑门,像抹了清凉油,感觉凉飕飕的,一整天都清新有神。

  香椿炒鸡蛋更有意思,在乡下就叫椿蛋,而古代的春亦指蛋、籽的意思,像鱼籽也叫鱼春,因此炒椿蛋也可以理解成「炒蛋蛋」。这些都是用香椿制作的最普通的家常菜。

  我吃过最好吃的香椿菜,是四川乡村的一道家常菜:香椿白肉。整根整根的香椿芽用沸水氽一下,整齐地码放在白瓷盘中,旁边是切成薄片的、带皮的熟猪五花肉,肥瘦相间。取一根香椿芽,用一片肉片卷起来,再沾点麻辣红油放入口中,肉汁与香椿的特殊辛香味相交融,鲜香略带麻辣,非常好吃。

  香椿的西式食法

  香椿还可以做香椿酱。做法是:用香椿的嫩叶,洗净晾乾,加入橄榄油和盐腌制。之后再打成酱,即为香椿酱。平日冷藏贮存,随时需要可以取来为食物提味。早晨起床喝粥,来一块白豆腐,淋上点酱油香油,再抹上点香椿酱,就是一道送粥佳肴。

  香椿这乡野气息浓郁的食材,在不同地方有各种不同的食法,我的实验厨房曾尝试用它制作西餐,也一样有惊艳的美味。

  用新鲜的香椿嫩芽,沸水氽过后,与小番茄,生菜一起浸泡冰水后取出,加入些烤得香酥的松子仁与腰果粒,水牛乳酪,一点海盐,用橄榄油与些许黑葡萄酒醋拌匀,就是一个特色的香椿沙律,香椿在沙律中提供略带苦味的辛香,春夏时光的一道好菜。

  而用它在西餐中料理鱼却是一绝,因为我觉得香椿的特殊香气和鱼配合得很好。把香椿、切成小块的隔夜乾面包片和一点海盐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打碎,变成香椿面包屑。鳕鱼排(当然也可以尝试其它鱼)切成厚片,用白葡萄酒,橄榄油,盐,胡椒腌制入味后,裹上面包屑,再入烧热的橄榄油锅中炸熟,吃的时候可以蘸上泰国酸辣酱,外皮香酥,其内鲜嫩多汁,非常美味。

  香椿有着特殊的香味,喜爱它的人非常着迷,不喜欢的会皱着眉头退避三舍。但无论喜不喜欢,它都是一种个性十足的食材,而且你想吃时,街边巷角,村落庭院,随手一摘,简单而新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