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画质先行 Fujifilm XF16-55mm F2.8 R LM WR镜头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测试,观音,画质
  • 发布时间:2015-05-08 15:10

  Fujifilm在标准变焦镜头焦段先后推出了XF 18-55mm F2.8-4 R LM OIS和入门Kit镜XC16-50mmF3.5-5.6 OIS两支镜头。今年又重磅推出一支新的XF 16-55mm F2.8 R LM WR镜头,其定价和重量都是上述两支镜头数倍,但却取消了OIS防抖功能。究竟这支新推出的镜头凭甚么来奠定其Fujifilm系旗舰镜皇的地位?

  XF 16-55mm F2.8 R LM WR镜头是Fujifilm继XF 50-140mm F2.8中长焦镜头发布之后,大三元镜头阵容其中一员猛将。这支标准变焦镜皇打着最高画质的旗帜,我们就到中国海上丝路起点——泉州去测试一下这支镜皇的画质。

  精心制作

  XF 16-55mmF2.8 R LM WR镜头的定位,无可否认比起旧有XF 18-55mm F2.8-4 R LM OIS更高,从它配置F2.8恒定光圈,防滴、防尘和防低温的标准可以看出来它是以单反顶级镜头的标准来做。厂家为追求镜头的专业和画质,镜头自然轻巧不了。整支镜头使用金属来打造镜身,重量高达655g,滤镜口径为APS-C镜头群中少见77mm。无论从份量以至外形跟其他单反阵营同焦段镜头相比,这支微单镜头还真没有多少优势。

  为了画质不顾一切

  光从这支镜头的用料来看,12组17枚的光学结构内含三枚非球面镜片、三枚ED低色散镜片再加上新开发的Nano-GI(Gradient Index)镀膜技术和原有的HT-EBC(高透光率电子束)镀膜处理。这支镜头基本上结合Fujifilm镜头制造工艺最高水准。不过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况就是这支镜头没配备OIS防手震功能,在如今镜头防抖技术泛滥的年代Fujifilm可以说是独树一炽。舍弃OIS防手震功能,厂家给出来的解释是一切为了影像的质素。很多摄友可能不知道,开启防手震会影响到边角成像,尤其是广角端视角较大,边缘画质的减损会比XF 50-140mm F2.8这类的中长焦明显许多,为了追求全开光圈的最高画质,厂家最终只好做出这样的妥协。

  城市外拍现场实测

  为了测试这个不妥协的画质,我们第一个测试场景选择夜拍泉州街头流浪艺人。入夜后的泉州街头虽然有路灯照明,但整体的光源还是不太够。这个时候XF 16-55mm F2.8 R LM WR镜头的F2.8大光圈派上用场。基本上全开光圈,用ISO 800拍摄街头乐队卖唱,无论是画质、对焦,还是各种色差控制都维持在高水准完全可以媲美单反定焦镜头。由于采用纳米镀膜的镜片,令到镜头有效提升透光、减少反射,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就能得到非常干净的画面。新的Nano-GI镀膜技术与为这支镜头的画质奠定良好基础,在眩光及鬼影抑制方面比Fujifilm以前推出的镜头更好。相信喜欢拍摄逆光人像的玩家会特别喜欢这支镜头,除了营造梦幻氛围外又不必担心眩光和鬼影进入画面。除了晚上街拍表现出色外,透过白天测试可见镜头于各焦段就算全开f/2.8光圈,已有上乘的质素,中央解像力充足不在话下,就连边缘质素亦只见轻微的下降。以一支要兼顾广角及中距的镜头来讲,表现相当不错。

  博物馆惊艳测试

  不过在街头上实测的照片没给我多大的惊艳,反而在海上交通博物馆拍摄的镇馆之宝德化窑渡海观音瓷器的照片,给我非常大的震撼。一般我们拍博物馆是不能使用闪光灯,也不能使用固定三脚架,很多时候还要隔着玻璃拍摄展品。一般在这个情况拍摄的图片大部分只是作为记录用途。这趟使用XF 16-55mm F2.8 R LM WR镜头和旗舰机身XT-1来拍摄展品,发现拍摄出来的相片画质达到定焦镜头的水准一样。立即跟随身的工作机(某品牌的全幅旗舰单反)比较,除了在像素上比单反要低外,其它无论是高感、解像力,还是色温都要比全幅单反所拍摄出来照片要好得多。完全颠覆了我对微单画质的质疑,还真有购买一部来专门拍博物馆展品的冲动。特别是把光圈缩到F5.6拍摄时,高反差边缘几乎看不到色散存在。

  要说这支镜头的弱点也就是上述所说的缺少了OIS防手震功能,相信大部分的摄友拍摄时都会尽量避免开到最大光圈拍摄。由于不开尽光圈拍摄,这时候OIS防手震功能就很好用了。特别在低照度和阴雨天时,有防手震功能使拍摄成功率增加不少。厂家为追求画质,增加了镜头的重量。但是最初推出无反微单系列目的是减轻重量,如今却为是画质而增加镜头的重量,好像本末倒置了。虽然镜身的品质、用料和拍摄出来的照片无可挑剔,但还是会降低摄友携带出门的意愿,期待富士再出一部重量既轻、画质又好的镜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