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刃战
-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宾利,豪华轿车,欧陆GT3-R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26 12:52
一方越硬,一方越软,相约冰湖一战会发生什么事?
Huracán和欧陆GT3-R进入迎头碰撞的轨迹。一对总值远超40万英镑的纯白怪兽以惊人速度火星撞地球,场面哪有不乱之理。
按理该当如是,尚幸这场无可避免的对撼并非如字面上那样你撼我,我撼你(尽管我得坦承自己完全不知道拍下这幕后视镜贴后视镜的高速近身战时用了什么方法,居然没有在毫无摩擦可言的场地酿成意外。我只知道自己几乎全程怕得闭着眼)。非也非也,所谓迎头碰撞,不过是纯粹比喻,旨在点明这两家一度各擅胜场的汽车生产商现已踏上正面交锋的轨迹。
故事本来是这样的。宾利一向善于体型庞大超然物外的豪华轿车,专门打造雍容华贵的豪门快车。兰博基尼擅长炮制锋芒毕露张牙舞爪令人惴惴不安的超跑,胆敢轻视这些中置发动机怪物的人都会惨遭獠牙贯脑之灾。超然对狂野,逍遥游侠对好勇斗狠,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门派本该没有任何交集。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有人说兰博基尼久候多时的Gallardo V10传人Huracán有点软化。非但视觉上有所软化(身上毫无疑问减少了兰博惯用的坑槽、扰流板和棱角),就连筋骨也好像松软了。反对派批评Huracán变得有点太规矩,太安静,太开化。这种事发生在其他门派的超跑上也就罢了,兰博基尼却万万不可。
与此同时,欧陆则加入了搏击会。宾利指出这款GT3-R街车乃启发自去年在银石夺得BlancpainEndurance冠军的欧陆GT3赛车,声称它“糅合了游走赛道和街道的资质”,言谈间更提及大幅减重。所以GT3-R祭出了一张新型尾翼、碳纤维组件和钛合金排气管,车厢仅提供两个座位,欧陆原有的后座则变成了装饰胜似夜总会雅座的奇特储物区。
然则这次对垒是否标志着宾利进犯兰博超跑地盘(或兰博闯进宾利GT江山)的攻守互换时刻呢?就性能数值而言,宾利和兰博确实从未如此接近。宾利那台用奥迪系统衍生的双涡轮增压V8,最大功率现已增至421kW,几可触及Huracán的443kW。根据官方数据,宾利零至一百需时3.8s(部分功劳归于齿比缩短了的8挡ZF变速器),仅以0.6s落后于兰博。就此而言,这两款乍看河水不犯井水的跑车岂不是正宗死对头吗?若然,是否会出现宾利身手比兰博还要矫健这么天理不容的发展呢?
为免浪费千字解释和各位的宝贵时间,我可以立刻否定上述揣测。事实上就算用最粗略的眼光来审视,也可以一眼看出欧陆无论从车身上削掉多少重量,也万没可能变成锋锐无比的赛道神兵,更别说像那蜂鸟来去自如。你的确可以用Nomex材料包装大水牛,但大水牛始终是大水牛。
眼前冰湖正好印证了这一点。对,GT3-R的确声若雷霆,V8反应出乎意料爽快,一旦找到借力点,欣然加速的冲劲也可圈可点,操纵起来无疑比标准型欧陆乖巧,但这一切并不足以令它身轻如燕。宾利从标准型欧陆身上砍掉了100kg赘肉,但GT3-R的体重仍达2195kg,比三个肥胖臭皮匠加在一起还要重。启发它的GT3赛车又如何?是1295kg,轻了900kg。Huracán也比之苗条,占了800kg之利。再匆匆扫视一下车厢,便知道GT3-R绝非皮包骨的赛车,真皮、金属装饰、导航系统和地毡一应俱全,还有许多绿色,绿色可是很沉重的呀。
GT3-R的四驱系统非常聪明,也是宾利第一套懂得利用后轴发挥扭矩矢量分配的四驱系统,可是面对这种场地,再聪明的系统也无法掩饰其体重之弊。让欧陆拐弯,与其说是率性而为,不如说是冗长的循循善诱,刹车则好比持久战,尽管欧陆使用了碳化硅盘刹,前后两组的直径不小于420mm和356mm。宾利指出这套系统在单一次刹车所吸收的能量,足够为一个家庭供电六个小时。
在冰湖上显然不是这回事。
这样并不代表GT3-R是失败作。事实刚好相反,这辆宾利非常精彩,走在卡尔一带的结冰道路上犹能高视阔步,一边咆哮一边发挥凌厉爪劲,好好保护乘客免受外界冰寒之苦。若说世界终有一天堕进核战寒冬,它大概就是你我在家门前积满冻土的车道上最想见到的汽车,何况它的玻璃厚得不可理喻,说不定有助抵御那足以灼伤皮肤的核辐射。
当你掌握窍门,知道怎样运用那股媲美小型月球的重力,自然会发觉冰湖上的GT3-R其实相当活泼俏皮。只要用力踏下刹车把重心移往车头直捣弯心,就可以气势磅礴地飘往弯口,其中甚至会朝着心目中的方向冲出弯角。这辆欧陆仍然是引人入胜的尤物,地球上依然没有汽车能像它那样融合气派和速度。
GT3-R的问题,其实在于GT3-R这个名字过于大意,即便删掉那个R字也尚且有嫌过火。这个称号未免画蛇添足,令人一听之下联想到尽去多余脂肪,车厢金属曝露无遗,而且添了一个翻滚保护架的擂台高手。事实上这辆宾利只不过比你我熟悉和爱戴的大块头欧陆快了那么一点点,轻了那么一点点。
所以很抱歉,欧陆并未因此突然变身赛道利器(至少在冰上赛道不见得格外锐利)。那么Huracán又如何呢?它真的是兰博史上第一个你我可以戏称之为娘娘腔大侠而不怕招致杀身之祸的作品吗?
为免去浪费五百字解释和各位的宝贵时间,我可以即刻告诉你绝无此事。Huracán不是徒具虚名的兰博,亦非冲淡了的圣亚加塔牛肉汤。它超凡入圣,巧夺天工,在冰上擂台远不如想象中恐怖。
就让我从实招来吧。在这片摩擦率近乎为零的场地驾驶Huracán之前,我在其他车上确曾笨手笨脚失过几次手,不禁担忧一身珍珠白色的兰博在我手中也会化作滑溜石块团团转,然后以惊人速度划过冰湖一头撞上结实针叶树,在一声巨响中变成大火球,因为好莱坞一直教导我们,满载汽油的东西一旦撞上固态物体,都会落得这种下场。Huracán却大大出乎我意料。它以行动证明自己是玄门正宗声浪滔天的兰博基尼,在冰上却又驯似小猫咪。撇除GT-R和Marriage那傻呼呼的拉力赛车(两者皆动用了钉胎,公然作弊),Huracán是这次冰湖大会上最听训听话的汽车,在一众对手苦于转向不足的弯道犹能轻松切进弯角,拗腰腾挪干脆利落,飘移姿态冠绝群伦。
当所有前置发动机汽车需要车手用尽办法破解车体重量集中于车头的限制(由于重量集中于转向轮上,车身自然而然沿着支点坠进钟摆状态),Huracán却把重量集中于车体中央,令转向反应敏捷得好像异常灵活的水中企鹅,可谓宣扬中置发动机先天优点的最有力广告。Huracán的平衡功夫简直出神入化,允许车手用最温柔的油门力度促使转向不足过渡至转向过度,同一时间把重心变化的高清信号直接射进车手的神经系统。在一般道路以至柏油赛道,凡人要深入领略这套重量分布奇功的妙旨,可得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事实上这种在转向不足和过多之间轻易变换的功夫,也许会令部分驾驶者措手不及。
然而在冰湖上,车手几乎每一秒都可以体会到Huracán的奥妙,为这套轻松得神乎其技的飘移功夫拍案叫绝。
能够练出这么细腻的平衡感,自然吸气V10当然有功有劳。无论车手动作孰大孰小孰急孰缓,这台发动机都有本事按你心意输出十分线性的动力。对,TG的确非常欣赏最新一代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结合强劲动力和可观燃效的本领。可是说到反应线性容易预测,它们能够媲美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吗?可以肯定地说,尚有距离。
所以呢,相对于它所取代的Gallardo,Huracán在外形和机械方面也许有所软化,但这样就是坏事吗?iPad何尝不是通身锐角,可从来没有人因此嫌它丑陋。Huracán舞起来几乎跟所有兰博一样杀气腾腾,声浪澎湃,赏心悦目,另一方面却异于绝大部分同门,既适合日常驾驶,又有一个正正经经的变速器,做工看来相当到位,而且不会在冰霜扑面的日子突如其来咬你一口。恕我直言,这样的中置发动机超跑,夫复何求?
也许是我多愁善感吧,但每次跟Huracán大开大合雷霆万钧跑完一圈,我总得停下来慢慢消化十个汽缸和441kW在滑溜冰湖呈现的意大利妙趣。我唯一知道的是,欧陆还是那个逍遥侠客,兰博仍然擅长制作鬼哭神号的超跑,河水依旧不犯井水,火星可免撞地球。
文:SAM PHILIP/图:MARK FAGELSON/译:TO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