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约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广州西关泮塘墟有个卖鸡佬叫做“大鸡二”,他的生意十分兴隆,他的活鸡基本每天都能销售一空。偶有卖剩的鸡,他便带回家中自己享用。晚饭时,油灯昏暗,他不小心将瓦碟打翻在地,由于无碟装菜,于是他干脆将姜葱和鸡一齐倒入沙煲焗着吃,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样一来,普通的菜竟然变得异常鲜香,而他也因此创造出了一道广州经典美食——猪油糯米鸡。
那时,西关一带十分流行吃宵夜,而糯米饭更是广受欢迎。于是,“大鸡二”想到,如若用糯米饭包姜葱鸡做成饭团,那样岂不是更香、更好吃吗?这样拿到街边宵夜摊来卖,一定能赚钱,这样卖剩的鸡便有了出路了!想到这里,“大鸡二”喜上眉梢,于是,第二天他就按照自己的设想做了一些糯米鸡拿到市面上卖,果然十分受欢迎,而“大鸡二”也赚到了卖糯米鸡的第一桶金。
但是,“大鸡二”对自己又有了更高的要求,晚上他又在想:“饭还是唔够香?”“老妈做猪油捞饭!”顿时,他想到用猪油代替生油,经多次研究,设想果真奏效,他的小摊前客似云来,生意十分红火,而“大鸡二”的猪油糯米鸡也成为长堤宵夜必点之特色食品。
上世纪30年代珠江边的排档己经开始有人用荷叶包糯米饭,有位新会姨将卖不完的荷叶糯米饭隔日翻蒸味道更佳,米饭带荷香十分受广州人欢迎,纷纷仿效传承至今。时至今日,它仍是广东名点的一款。
李渔:南粤美食十大文化名人、广州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