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醇、香精、灰尘、螨虫、动物皮毛等,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过敏原,但鲜为人知的是,某些药物的气味也会令个别易感体制的人严重过敏,导致快速晕迷的严重后果。在日常生活中,各位读者朋友一定要多加留心。
病例:李大妈的7岁小孙子最近因肾炎到医院看病,孩子正在输液时,守在一旁的李大妈却突然晕倒了。医护人员马上为她进行了紧急处理,发现她曾有青霉素过敏史,而孩子输液的药物中有青霉素,她晕倒其实是发生了药物过敏。李大妈很疑惑:自己又没有注射,怎么也过敏了呢?
分析: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我国每年至少有25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住院,其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药物过敏。很多人以为,药物的毒副作用可通过减少用量而减轻,其实,药物过敏反应的决定因素是药物本身,与剂量无关。例如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者,临床上常采用小剂量分批注射,但注射后绝大多数人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过敏反应。李大妈是典型的超敏体质,对于青霉素特别敏感,仅仅在儿子输液时少量吸入药物,也足以引发过敏性休克。
提醒:1.药物过敏与遗传因素和每个人的体质有关。如果对于某种成分特别敏感,即使空气中只存在微乎其微的量,也会中招,李大妈就是如此。因此,对于类似李大妈这样超敏体质的人,应当在平时用药时积极和医生沟通,在周围其他人使用含有相应过敏原的药物时,应注意远离用药者,避免靠近和接触。
2.用过的药也会引起过敏。第一次用药没出现过敏反应,并不意味着终生免疫。因为同一种药由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生产,它们的主要成分一样,但辅料不尽相同,里面含有的杂质有引发过敏的可能性。如青霉素本身并不是过敏原,引起患者过敏的是合成、生产青霉素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因此即使之前使用过青霉素不过敏,但药物生产的厂家和批次不同,或者同一批次的药品停用24小时以上,都应该重新进行皮试。
3.过敏反应可能隔20天才发生。不同药物的过敏反应时间不同,有的是吃了好几天之后才会发生,还有的潜伏期达20天以上。所以,一旦出现药疹,在20天内用过的药都是可疑对象。
4.抗过敏药物也能引起过敏。参与或导致过敏反应的活性介质种类繁多,而且过敏反应的过程极为复杂,受抗原性质、抗体和环境因素等影响,当抗过敏药物只能阻断过敏反应中的某一重要环节或化学介质的释放,而不能阻断全过程时,仍能发生过敏反应。常用的抗过敏药如非那根、扑尔敏、苯海拉明以及息斯敏、特非那丁、赛特赞等,均可能引起用药者的过敏反应。
5.滴耳、滴鼻剂也能发导致药物过敏。致敏药物不论通过何种途径进入人体都会引发过敏反应。外用膏药、滴耳、滴鼻、滴眼药水等方式使用了过敏源药物,也会发生过敏。因此,过敏体质的患者应在医生开药之前将自己的过敏史详细告知;用药时也要特别小心,仔细阅读说明书,做到心中有数。
6.心理疾病也会引发过敏。焦虑、神经衰弱、癔症患者容易发生对某种气味过敏的情况,而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则容易出现嗅幻觉,就是说其实没有这种气味,但患者主观感觉这种气味的存在,而且认为这是有人故意投放。他们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总能闻到一般人闻不到的异味。因此,如果突然出现对某种气味异常过敏,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建议到心理科就诊。
对策:一旦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过敏反应,停止用药只是首要措施,同时,还应加强观察,根据病情对症治疗。如果是轻微过敏,停药后多喝水,加速药物排泄,症状会随之逐渐好转;但如果停药后症状并无好转甚至更加严重,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对症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