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东西 脚踏南北

  TG已在德国的平坦擂台领教过奔驰AMG GT S,可是它有本事通过英国破烂柏油路的“写实”测试吗?

  本该平平无奇的一段行程,在霍特惠斯尔(Haltwhistle)居然变了超现实体验。哎,我不是说诺森伯兰郡北部小村镇有什么特别邪门啦,只是想说这辆崭新奔驰AMG GT S通过小镇时,情况变得有点令人心绪不宁。首先,一群明摆着天生天养的野孩子居然第一时间抛下手中一切,列队面向我们行军礼,活像一支接受检阅的准军事级童子军。随后一幕但见毫不起眼的灰色排屋门前突然冒出一位先生(乍见那张蓬松须鬓和白得雪亮的头发,还以为来了一头年迈狮王,再不就是某位下了班的巫师),口中连声大呼某种完全无法理解的赞语,中气之盛使得身上运动裤顿时无风自动。我们还遭到一小群不祥乌鸦的空中监视,不但燃料快将耗尽,还神差鬼使把车停在英国正中央的洗衣店门外。我知道这一切听起来就像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的小说情节,却是千真万确的事。

  诚然,这辆AMG身上俨如涂了一抹液态阳光(承惠10500英镑的“Solarbeam”油漆果然名副其实,在太阳光下真的可以把眼球灼个半熟),沉稳吐纳声确实暗示它藏有一台容积相当阔气的发动机,但这些理由始终解释不了群鸦异象。摄影师Leighton第一时间宣告“背景不俗,挺有故事性”,尽管我有生以来从没想过在英国正中央的洗衣店外被一个失业待聘的甘道夫呼呼喝喝居然有故事性可言,除非我们打算变成别人眼中的神经病。一边啃掉一整包宁神养气的Jamme Dodgers山莓夹心饼,一边激烈争辩应该怎样量度出英国的正中央后,我们决定搞清楚为什么会流落此地。

  答案原来是道路使然。不是一般道路,而是英国不为人知的满分道路,曲折交错胜似赛道设计师毕生梦想的荒芜支线。不过事实证明,这些道路同样不乏赛道设计师欲去之而后快,足以令珍贵赛车化作碳纤维尘的颠簸陷阱。这个国度不会善待柔韧不足的悬挂,路面情况更像英国独有的B级路,比较适合轻巧灵活宽大为怀的汽车。举例说,开掀背跑车的话,这里无疑胜似仙界。这辆奔驰同样适合不过。它是出奇实用的“掀背”跑车,靠一台380kW双涡轮增压4.0L的V8发动机驱动后轮,战斗力足以在四秒之内完成零至一百冲刺,一腔热血烫似火。 此外,两旁后视镜之间的距离只是略多于两米,蹲伏姿势几若蛇腹贴地,锐利眼神岂止有点望而生畏。至于310km/h极速在这里有没有实际意思……我也说不准了。

  这家伙就是天生丽质。一旦熬过车漆的核爆级视觉冲击,自然会发现这辆车真的相当悦目,长长车头和短小车尾散发着某种先天古典美,试问又有谁在乎它是平行泊车的恶梦呢?姑且容许我引用一句老生常谈一一这是速度感形诸于外的汽车,外形设计颇有杂家本色(最少在我看来是这样),车尾带有少许保时捷911影子,部分曲面略带捷豹F-Type Coupe风韵,另一方面又肯定了奔驰旧型SLS的血缘关系。此说绝无贬意,事实上整体效果反而令人觉得这身造型不会轻易过时(就像历久常新的SLS)。要是车身颜色比较沉,说不定会变成相当称职的隐形匿踪煞星。它无疑惹人注目,气派虽不像万人之上的超跑,却敢于特立独行。

  走在A1北行线,它的出现无疑令这条公路的常客眼前一亮。因为这样,我的唇读能力顿时提升至专家水平,尤其擅长辨认不雅惊叹词。尽管色相诱人,GT S和A1却未见得十分咬弦,北上途中乘坐感扎实也偏于躁动。虽说驾驶模式之中有一个写着“Comfort”字样,效果却谈不上真正舒适,下盘依然执于搜索路上的一凹一凸,一有发现便与之称兄道弟。AMGDynamic Plus亦无益于事,因为这套附加装备旨在提升悬挂和动态发动机及变速器支架的扎实程度(Race模式另有一套发动机设定)。不过从另一角度看,GT S的长途巡航功夫肯定不会对S级构成威胁(就算用上最柔韧的模式亦无改事实)。

  AMG Speedshift DCT七挡变速器也需要车手用力按下油门促使离合器啮合和发力起步(结果在走走停停的市区交通中有点像水平蹦极跳,未免扰人)。若从一挡爽快打进倒车挡示范三点掉头,小心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事实上我总是挥不走一个初步印象,觉得它好像五年前的鸥翼SLS,转向系统在正中范围内老是有点死气沉沉,超出正中范围的话又会流于反应太激进。加上座舱偏后的布局(映入车手眼帘的偌大车头胜似大操场),整辆车的转向轴心似乎怪怪的,就像扭动方向盘后,后半截车身慢了半拍才追上前轮的转向动作,而不是共同进退。不过前有V8忙吐纳,上有金光灿烂艳阳天,诚堪庆幸矣。奔往本宁山南麓小镇巴纳德堡(Barnard Castle)的几个小时宁静车程,我们录得的平均油耗在8L/100km前后(厂方的综合测试成绩是7.8L/100km)。然后过了七分钟左右,省油大法便告功亏一篑,因为这七分钟就够我们摆脱最后一点人烟,可以使用Sport +模式痛快加油。沿着B6278向斯坦厄普(Stanhope)推进途中,我们赫然发现油耗暴升至26L/100km。可是事已至此,我才懒管它暴升还是暴跌,因为GT S现已化作声波大雪崩,弄得我双耳着了火。

  当然不是真的着火,不过AMG GT S发出的声浪,正是我以为现代汽车渐渐失传的一套,唱腔本身谈不上婉转伶俐(排气系统虽有旁通阀,但这些阀门在Comfort以外的模式都会中门大开,车手亦可以用中控台的开关打开旁通阀),大开油门的声威倒是惊心动魄有余,吞噬空气和燃料的气势猛似旧派V8。放松油门踏板吗?涡轮泄压阀又会喷嚏连声,活像圣诞老人嘴里呃啊呃啊轻声笑(考虑到加油声威古色古香,乍闻泄压响声或会令人颇感意外),随之而来却是一记逆火巨响。再下来便是随着变速器连环变招再次高奏喷火战斗机声轨,过程中但觉变速器突然变得生龙活虎,变招娴熟流畅,丝毫没有打乱动态的整体节奏。

  悬挂硬功会随着战斗模式拾级而上。应付这类凹凸不平的柏油路,这套下盘功夫虽然流于太硬,动态引擎及变速器支架令整辆车绷紧神经的效果仍然值得玩味。它们实际上把发动机和变速器牢牢锁在底盘上(不利舒适巡航,却有助防止沉重的动力传动装置左摇右摆),从而消除转向初段呆滞感,方向盘顿时敏锐得好像正规赛车,在这种道路施展起来无疑流于反应过敏,却不失果敢决断。坦白说,那感觉就像挥舞着一件赛道神兵。问题是我们此刻并非身处赛道,GT S的表现未免过于活跃,令人难于抛开挂虑乐在其中。趣味?有啊!刺激?毫无疑问,但车手就是需要花点时间累积信心。

  话虽如此,抓地力倒是铺天盖地。事实上考虑到这辆奔驰走在坎布里亚那些路面曲度怪异、弯角由宽转窄的弯道上犹能坚守转向轨迹,我倒是十分奇怪它脚底下为什么没有长出根来。可是一旦超出圆转自如的舒适带(上限远高于你在一般道路用得着的速度),GT S就会变成相当泼辣。加上这一带缺乏物理或心理上的路旁缓冲空间(英国高原沼地的道路在这方面素以悭吝著称),舞步要做到一气呵成有条不紊,谈何容易。

  在这里要是刻意求工,反而有可能因为意外辗过树墩而弄巧反拙破坏动态平衡。立心折磨它的话,380kW和651N·m又会实时打断后轮抓地力,从轻微转向不足状态一下子变成大幅转向过度。加上转向反应现已敏锐得好像蓄势待发的弹簧刀,黄淀淀的轿跑立时予人兔起鹘落气势汹汹的强烈印象,而且它从转向不足变成转向过度的手法不像某些后驱车那么渐进,就算在后轮试图赶超前轮时犹能招随心发。我相信场地空间、时间和轮胎开支预算比较松动的话,车手会更容易熟习这套拳路。不过在砾石缓冲区宽阔的场地认真操练之前,这辆车始终无法叫我心安理得率性甩尾。我何尝不知道需要认真鞭策的车自有一番风味,可是在一般道路胆敢关上牵引控制功能狂虐GT S的人,最好对自己的能耐了如指掌,飘移功夫最少比得上TVR车主。因为运起十成功力的GT S,爆发力当真劲似美式改装车。在尖端科技和金色华衣背后,这家伙其实是一个拳头砂煲大的打架高手。

  花了好一段时间摸索这辆AMG的脾性后,我们竟已踏破本宁山脉,先后沿着Meadows Edge和Bale Hill北上,在布兰其兰(Blanchland)、Edmundbyers、Steel和Slaley四镇之间拐了一个大弯,再从赫克瑟姆(Hexham)切上A69公路,顺着当年罗马帝国君主哈德良为防范北方好战蛮族皮克特人而兴建,因为抽重税而受尽不雅手势招呼的哈德良长城推进。之后漫无目的随遇而安一心一意享受驾驶,中途在Killhope铅矿的古老工厂稍停片刻拍一个照后(铅加工厂现已变成巴士车库),居然找到无数越过沼地的荒径。从奥尔斯顿(Alston)继续走下去,你就算不问方向碰运气,也可以碰上一两条得体道路。 顺带一提,朝着嫩特黑德(Nenthead)或Wearhead北行的话,好此道者绝对不会失望而回。

  每走过一段路,我对GT S的认识都会加深一点。奔驰AMG其实不难把这辆轿跑的驾驶感觉炼至911也自愧不如的境界,比如工程师可以把它的操纵反应弄得更中性,更宽容,更安全,甚至给它装上四驱,亦可以把声浪弄得更有涵养,而不是好像有人把整套鼓一脚踢下楼梯,把车厢弄成视野开扬的四座空间也是可行办法。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只是专心打造一款无辱门楣的AMG。几乎就任何方面而言,这辆车都没有带动跑车世界跨向更高层次,技术实力只是藏身幕后为毫无节制狂轰滥炸的战意效犬马之劳。它吵闹非常,功夫硬得很,还有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味儿,车手就像试图把烈性爆炸玩弄于股掌中。但我敢保证,你若少用理智顺性而为,基于声威、卖相或者每次开车都会兴奋得好像吸摄了过量咖啡因而心跳的原因买下它,绝对不会因此后悔失望。

  文:TOM FORD/图:JUSTIN LEIGHTON/译:TONY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