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秋梦 年会心声
- 来源:旅游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朋友圈,青岛大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6 15:43
“国庆期间,外地的王先生赶到青岛想去吃38元一只的海捕大虾,因饭店爆满,王先生就点了几盘8元瓜子边嗑边等。谁知轮到王先生就餐时,店员却要他先交61万,原来该店的瓜子不是8元一盘,而是8元一个!曾夺过全国嗑瓜子速度冠军的王先生非常后悔。后面排队买单的李先生当场休克,手里紧紧握着小票:米饭 3元。”
因为一个偶然的宰客事件,因为“深为民痛”、“代表民声”,一时间各种段子已在“朋友圈”风传,于是“一丑遮百俊”的效应发生了。虽然这只是个别奸商的偶然事件,虽然,有足够多的事例证明,好人好事、热情待客才是青岛的常态;但,很不幸!关于宰客,这个旅游市场积怨已久的“心声”,在积累到一定量后,还是借“青岛大虾”这个“导火索”而迅速引爆。其实,年会市场也存在“民怨”,只是“量”还不足,或是“导火索”还没出现。
一年一度的年会是企业或机构的“面子”,其排场、形式是衡量主办方经济效益或发展变动的风向标,也是折射出行业的晴雨现状。可是,每当过了10月,进入一年一度的“年会季”后,主办者、服务者、参与者都会因不同原因,发出不同的感叹。比如近两年来,受政策的影响,年会的承办和服务机构总会因订单数量和客户要求而烦恼,主办方则常常因年会的举办而发出“鸡肋”之叹,至于参与年会者,企业员工也罢、行业同仁也罢,又因千会一面、场次烦多,或是因参会感受度不好、收获不多等,而被动参会,兴趣全无。
当然,面对如此冏境,年会三方,甚至连航空、搭建等外围机构都在思考出路。年会作为“小团体的春节”,其存亡成败,毕竟不是坚持或退缩能解决的;他需的是再发展,尤其是年会,更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转变。当然,任何事物的改变都需要新技术或新理念出现,并因成功案例的推广而得到大家认可才会成功。而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媒体要做的,是发现、挖掘和整理、推广。
荀子曾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春晖而秋梦,关于年会,可谓“留心处处皆学问”,而如何看待年会?如何与时俱进的“应变”年会,甚至“引变”年会?在本期的专题《年会2015》中,透过来自一线人士的“心声”,您或许能找到理想的答案。
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