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群素描本:中产,只是改善的门坎

  • 来源:新楼市
  • 关键字:中产,支付能力
  • 发布时间:2015-11-02 15:47

  月入过万被“中产”

  中等收入群体是指一个地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的所有人员的集体。

  2005年,当时国家统计局曾公布一份调查,认为“6万元—50万元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的标准”。而记者查阅到最新数字是2013年4月《北京日报》报道,近年来可考虑将中等收入标准界定在年收入6万—12万元左右,此外,还需参考家庭有一定数量的储蓄和其他货币性资产,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至34%左右,家庭成员有旅游健身、观看中高档文艺演出等的愿望和经济能力,有较高的技能或谋生能力以及较高的文化水平等等。

  按照这个说法,如今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被“中产”了,但可能他们自己却不认同。月入过万,有房有车,媒体从业者李牟,他绝对应该属于重庆中产阶层中的一员,然而,除去房贷、车费用和养孩子的费用,李牟家的月均可支配收入就降到了不足5000元,“连买件新衣服都得纠结,还中产呢?”李牟的话语中透露着对中产二字的距离。

  改善人群A:

  ①相对较强的支付能力使得这类群体拥有挑剔的资本。

  ②有一定居住经验,更注重居住的实用性,不容易被骗。

  ③更信任品牌开发商的打造实力。

  《新楼市》建议:

  ①没必要买得太远,内环内为最佳尺度,可方便上班。

  ②周边最好有公园、医院、大型商业等让生活更便捷舒适的配套。

  ③可考虑精装房,以节约装修时间和精力,因为这群人真的很忙。

  改善人群B:

  ①有丰富的居住经验,购房目标基本为大平层和别墅。

  ②尚未离开工作岗位,所以仍需要在城市核心区置业。

  ③更注重面子和里子的搭配,对圈层有较高的要求。

  《新楼市》建议:

  ①楼盘内户型面积段越集中,圈层就越纯粹。

  ②尽量不要买到离主城太远的地方,否则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会太多。

  ③尽量选择周边生态资源好的楼盘,比如临山、临江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