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老年人容易感到疲乏无力、犯困、没有胃口,甚至不愿活动。这其实是脏腑疲劳的早期表现,若不及时调治,会进一步引发反复感冒、血压升高、消化不良、心律不齐等病症,所以在家也能随时随地练习的提神运动特别适合老年人。
学婴儿握拳能安神
很多老人想每天运动又苦于没毅力坚持,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握固”动作,有养肝肾、宁心神的作用。握固就是把大拇指向内横在手心,其余四指包裹大拇指而紧握拳头。这个动作人们天生就会,婴儿就是这样握拳的,正如《诸病源候论》介绍的“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就是说握固可以保护体内正气、抵御外邪。这个动作非常简单,看电视时、早上起床前都可以练习。
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四套健身气功中,易筋经的“青龙探爪势”、“卧虎扑食势”,五禽戏的“猿摘”以及八段锦的“攒拳怒目增气力”等招式中均有握固的动作。晋代养生家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把这个动作的功效概括为“握固守一”,即身心安静、阴阳相合。夏公旭进一步介绍,中医认为“肝主握”,经常握固有助于养肝。同时,握固的时候,我们的拇指与中指接触的地方便是劳宫穴,按压此穴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
夏特别强调,《道枢·众妙篇》中提到老人握固之后要“用左右手以拄腰腹之间”,这是因为肝经、肾经循行的位置都经过腰腹,握固同时用拳头轻轻按压腰腹,能刺激肝肾经络,让人自然神清气爽。
胖老人多拍手补气
人们常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胖瘦都应该有个度。中医认为胖人相对来说阳气偏虚,体内有痰湿,不喜欢活动,易患动脉硬化等;瘦人往往阴虚火旺,敏捷好动,易患口腔溃疡等。养生也有侧重点,胖人应补气,瘦人应补血。身体肥胖的老人可随时多做拍手运动。拍手最好在清晨进行一次,这是因为手是阳气大本营,而早上是大地万物苏醒的时间,天地间阳气开始升腾,这时拍手可以促进阳气升发,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拍手时,手掌可以微微拱起,十指分开,左右手的手掌、手指相对,均匀拍击。开始时轻拍,慢慢加重,以自己双手能承受为度,力度不够时难以刺激手掌穴位,而太重则容易造成局部红肿。除此之外,还可以左右掌背互拍、左右手虎口对拍等。
头痛脖僵按两穴位
手太阴肺经的主干起自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再反折向上经过胃、穿过膈肌,进入肺脏,然后从胸壁外上方出,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下行至拇指顶端外侧缘。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分支还循行至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联系,主治咳、喘、咽喉痛等呼吸系统疾病,其中,按列缺穴和少商穴对老人日常保健最简单有效。
列缺: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指尖触及的凹陷即是此穴。四总穴歌诀提到“头项寻列缺”,头痛、脖子僵硬、咽喉肿痛等头颈部疾病都可以按摩列缺。按摩方法主要有按法(用拇指指端按在列缺穴处,逐渐用力,作深压捻动)和掐法(用拇指指端甲缘按掐列缺穴处,进行下掐上提的连续刺激)。按摩时,应轻握拳、拳心向上,感觉酸胀即可。
少商:在手拇指末节外侧,距指甲角0.1寸,对于扁桃体炎、感冒发烧、咽喉肿痛都有较好疗效。少商不宜艾灸,日常保健可点按或掐,同时配合吞咽动作,能缓解咽喉部不适,消除异物感。
看电视手脚别闲着
窝沙发里看电视,是许多老人的生活写照,这样会增加骨骼的负担,导致骨质疏松、椎间盘突出,久而久之因为血流不畅也会使精神疲惫。因此老人看电视时,手脚也别闲着,多做做以下动作。
1.双手互推:坐直,双手合十互推,坚持5秒后放松,每次推4下。此动作可以锻炼胸肌。
2.抬腿:坐在硬椅子上,缩小腹,双手扶住椅子,抬起一只脚,使腿与地板平行,还可以上下活动腿,直到发酸受不了时再放下,换另一只脚做。此动作可以锻炼核心肌群,以及很少运动到的股四头肌。
3.贴墙站:进广告时站起来,背贴着墙,后脚跟离墙壁一拳远,挺胸,并收下巴,肩胛骨往后夹,腹肌用力往墙贴,尽量使腰部与墙壁间没有空隙。此动作一来可以伸展躯干,放松紧绷的肩膀,二来可以训练核心肌群。如果感觉做起来轻松,还可以收缩小腹,弯曲膝盖,屁股往下坐,缓慢沿墙壁上下摩擦,可以锻炼股四头肌,令全身血气通畅,提神醒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