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深处 一个手势便能懂你所需

  • 来源:广东电视周报
  • 关键字:伴侣,陈清仪,方惠景
  • 发布时间:2015-12-25 11:13

  陈清仪和方惠景都是华安县教育工作者,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们相识,六十年代结为连理,携手走过50多年。早年方惠景因公留下身体残疾,甚至连步行都成为难题,丈夫陈清仪始终不离不弃,悉心照料。

  “组织关怀”,让他们结为一生伴侣

  “我今年83岁,她今年86岁,大我三岁,是名副其实的‘老’婆。”陈清仪老先生打趣地说,1954年他们就已经相识,并曾在同一学校工作,但彼此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儿女私情和婚姻大事。直到1960年,组织上考虑当时同在文教局工作的两人都已年纪不小,便有心撮合。

  通过同事和领导的动员,他们并没有太多的犹豫,1961年,两人便结为伉俪。“刚好是那年的正月初六。”即使记忆力有所减退,但陈清仪仍能够一口道出当年结婚的日子。他说,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没有鲜花,没有隆重的仪式,结婚时分到的食材,也只有1斤奶干,还有一只瘦得干瘪瘪的鸭子,但两人的内心却是满满的幸福。

  不过,还来不及好好享受新婚燕尔的喜悦,他们两人就由于工作需要而分隔两地,开始聚少离多的生活。陈清仪坦言,当时的情况是“组织需要你去哪里就到哪里去,不少情况是当天通知去哪里报到,被子卷一卷、东西带一下第二天就走了。”此后20年间,两人的生活被同事戏称为牌桌上的“王不见王”。

  意外工伤,妻子落下缠身病症

  期间,繁重的工作和长期的奔波让方惠景的身体每况愈下。方惠景早在1957年于丰山工作期间便落下了病根。当时当地突发洪水,部分地势低洼的村庄已经进水。情况紧急,为了加固抢修防洪堤,方惠景毅然加入到抢险队伍中去。挖土、挑土……体力渐渐不支,再加上地面泥泞湿滑,她肩挑泥土时重重地摔了一跤,后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由于医疗水平有限,也未做进一步治疗,随后经常出现腰酸的症状。

  直到1963年,方惠景即将分娩小儿子时,脊椎病情加剧。“虽然家里离医院只有两三公里的距离,但是她却已经无法走动了,紧急时刻,是大家七手八脚将她抬进医院的。”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陈清仪心有余悸。此后,方惠景便无法走远路,家里稍重的活也无法劳作。为了缓解妻子的痛苦,陈清仪开始带着方惠景四处求医。会诊过后医生考虑到手术相对危险,建议采取保守治疗。“当时医生就嘱托,今后手上拿的重物不得超过五斤,如此一来,几乎就做不了什么活了。”陈清仪说。

  好在教育局方面考虑到方惠景病情加重的特殊情况,1981年,将陈清仪调至方惠景所在的镇上,夫妻两人才得以重新聚在一起生活。从此,家里的重活累活几乎都由陈清仪包揽,他说,自己舍不得让妻子再受伤了。

  寸步不离,是他对她最真诚的呵护

  1992年,陈清仪退休。“一儿一女都已经长大,并在外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们老两口在家的,所以只能靠我了。”他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妻子当中。从此,每日清早他都悄悄起来买菜、做饭,为妻子剪报、读报,陪她下下棋成了陈清仪每日的必修课。在他的书房,我们就看到了堆满半个书房的剪报,门类达到了30多个,这些都是为了消解妻子的无聊情绪而收集起来的。为此,他还戏称自己是地道的“家庭总理”,因为大事小事都是自己包办。

  久而久之,妻子有什么需要,只需一个手势,陈清仪便心知肚明。

  心灵絮语

  ——“我想对丈夫说谢谢的,几十年如一日,都是由他照顾。他不容易啊。”

  ——“其实我们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多活一日就多赚一日。”

  在风雨中,他们同甘共苦,为爱情做了最好的诠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