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 来源:中国旅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旅遊,香港,民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5-04 11:44
*本期得獎讀者*
香港讀者 FUNGPING CHEUNG
建議加強網上宣傳,推介更多文藝遊線路
編輯您好,本人拜讀貴刊後有少許愚見望貴刊指教。
能在競爭激烈的旅遊刊物市場中,堅持介紹中國風光,而且資訊緊貼內地旅遊新寵,配以亮麗照片及精美製圖,編輯們的努力實在應該予以肯定。貴刊想吸引更多年輕新讀者,要在年輕人間打響名堂,相信網上推廣是既快捷又方便的方法。
“Facebook專頁宜多放您們所攝的照片(貴刊記者相機下的中國風光最能打動人),由此來吸引網民眼球。
“香港人工作繁忙,往往只得兩三天假期。但又想外遊,相信短線中國遊可以成為大家的選擇。建議您們不妨在短假期前,於網上推介短線遊,吸引大家留意貴刊豐富的資訊及貼地、貼心的內容。
“不少人對中國旅遊有憂慮,建議您們可以請曾遊當地的記者或讀者們分享經驗,加強互動。
“其實內地的文化遊愈來愈多,希望您們都可以推介更多(如4月號的《文藝北京》這期)。讓酷愛文藝的香港人可在台灣以外,有其他選擇。
衷心希望您們可以更上層樓,精彩的內容能推廣至更廣層面。祝工作愉快。
編輯回應:非常感謝您的寶貴建議!我們會認真考慮。另外《中國旅遊》會繼續在Facebook專頁上分享更多獨家的中國風光圖片(於Facebook搜尋「中國旅遊」即可找到我們)!
舊民國與新天津
深圳讀者 萬小龍
所謂風氣,即「察民風,望地氣」。天津濃濃的市民風氣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構成密不可分。
在閱讀本期《舊民國新天津》過程中,時時能看到天津背後藏着的北京:從「天津衛」,到「大津門」,再到「京津冀一體化」,天津的緣起衰興無不與北京相連,如同肝膽互為表裡。這也造就了天津獨特的人口構成:從燕王掃北帶來了大明鳳陽子弟兵,到北洋戍津留下的大批淮軍;從漕運船隻載來的江淮商賈,到開埠艦隊運來的九國外商;從朝野失意的官宦王侯,到租界避禍的進步文人。所謂「沒有君子不養藝人」,正是這些有錢有閒又有一定欣賞能力的「君子」,養起了天津大批的各行手藝人,形成多姿多彩的市民文化。
在開篇即簡明扼要地梳理了天津的歷史和地理情況,時間軸和手繪圖都製作精良,讓讀者立刻就能進入到天津的時空情境之中。而後主要以租界區景點突出「舊民國」主題,並介紹了「新天津」的文玩飲食酒店,編排精彩。但稍嫌意猶未盡,未能盡顯天津的市民文化,如同仁堂、楊柳青、亨得利、瑞蚨祥等中華老字號,又如快板、大鼓、相聲、話劇、皮影、西洋戲等曲藝文化,以及代表性的天橋和茶館文化等,關於天津可說的話題太多了,可惜篇幅有限,實在意猶未盡。
編輯回應:感謝您的來信。在2月號的《舊民國新天津》主題的編寫過程中,我們以天津最繁華的民國時代為線索,主講天津的九國租界史,挖掘與民國歷史相關的有趣玩法。礙於版面限制,除租界相關文化外,著名的天津相聲、戲曲、年畫等民俗文化沒有詳細說明,希望能在今後的報道中再向讀者們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