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香港的天氣果然如我在429期的「攝影講堂」中之《拍攝「琉璃之城」》一文所期望的,接連好多天春霧瀰漫,使維多利亞港上多次呈現奇妙的「琉璃雲」,風靡了香港的許多攝影愛好者。我也同影友們一樣,抓緊機會在太平山、大帽山及青衣島等熱門拍攝景點流連、守候和拍攝,奮戰了幾個日日夜夜。
顯然,拍攝春霧美景最重要的是要有機遇。這段日子,影友網上紛紛熱議如何追蹤雲海、琉璃霧?如何預測雲霧奇景在何時何地出現?我也帶着大家的問題去了解、探討,這一期就把探索所得轉告給攝影者們。
得天獨厚的世界奇景
許多人都說,維多利亞港的「霧漫香江」景色,是世界級的都市奇觀。我心有同感。
香港是山海相映得美輪美奐的港灣城市,又被譽為「世界三大夜景城市」之一。維多利亞港曲線蜿蜒,有優美的海岸線和山脊線,陸上高廈林立,夾峙港灣。尤其是南岸的香港島,地勢逶迤起伏,建築群依太平山梯級而上,高低錯落姿態萬千。如果加上春霧雲海的渲染,就堪稱「仙境」,更覺波瀾壯闊!
這「仙境」激發了無數攝影者的熱情,近來最激動人心的是在4月6日。那天從下午開始,九龍半島霧起雲湧,繼而漫過維多利亞港,在中環的高樓大廈中集結,形成一片雲海,彷彿展開了一座華麗壯闊的大舞台。入夜,在燦爛的燈光照耀下,雲絮飛舞、霧紗輕揚,與巍峨的樓宇構成幻彩繽紛的奇景。此際,太平山頂盧吉道上早已雲集數百影友,拍攝「仙橋霧鎖」奇觀,一時間人頭湧動,腳架林立,針插不入。直到十時半之後,雲霧漫上盧吉道,那精彩舞台才驀然拉上帷幕。此時,早來者皆大歡喜,遲來者則興嘆不已。
如何觀測氣象、把握機遇
在上次的《拍攝「琉璃之城」》一文中,我扼要介紹了形成雲霧之海的氣候條件。現在再深入講解雲霧、雲海形成的環境條件,方便攝影者自行預測拍攝雲霧的機遇。
參考氣象照片我們雖然沒有專業條件去直接測定天氣變化,但是利用天文台公佈的氣象資源,能得出自己對未來氣象變化的判斷,以掌握拍攝機遇。
最簡單的方法是看天氣照片。香港天文台設置了不少氣象攝影點,會在「我的天文台」網頁上公佈照片,由5:00至21:00,每隔5分鐘轉換一次。通過這些照片,我們有如親臨現場看到各區域的天氣狀況。
然而,天氣照片只能反映當前,卻難預測未來。「我的天文台」提供多種即時和預測的資料,但如果你想知道更專業的數據,天文台的「高空氣象觀測」網頁更有參考價值。
利用「露點差」、「逆溫層」預測雲霧「高空氣象觀測」一日發佈兩次(8:00及20:00)高空觀測的數據,內含兩幅「空氣溫度、露點溫度、風速及風向的垂直變化」示意圖(見右圖),分別示意0﹣5,000米和0﹣1,000米的情況。

圖中的圓點,紅色表示空氣溫度,藍色表示露點溫度。在某一高度上,空氣溫度及露點溫度的相差(氣溫露點差)可顯示該高度附近空氣的濕潤程度。當氣溫露點差接近0°C時,通常便產生雲或霧。因此,「氣溫露點差」是估算雲底高度的一個指標。形象地說,如果圖表中的紅點和藍點重合在一起,說明這個高度極會出現雲霧。
「高空氣象觀測」圖還能顯示是否有逆溫層出現。
一般而言,在戶外隨着高度增加,氣溫會下降。但有時會出現反常現象:空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這就是所謂「逆溫層」。在圖表上看,如果紅點和藍點向上走勢是越上越向左,即符合「高度增加,氣溫下降」的規律;但是當向上的走勢忽然偏向了右方,則表示這高度出現了「逆溫層」。
當逆溫層出現時,該層以下的空氣會較為穩定,而空氣的垂直運動亦受到抑制。在其他適合的氣象條件配合下,逆溫層通常有利大氣低層產生雲、霧或煙霞,甚至形成雲海。
這時候,大家就可以考慮出發拍攝了。
何謂露點溫度
空氣中的水蒸汽轉變為露珠時候的溫度,叫「露點溫度」。露點溫度本是個溫度值,但可用它來測定濕度。這是因為,當空氣中水汽達到飽和時,氣溫與露點溫度便相同;當水汽未達到飽和時,氣溫一定高於露點溫度。所以,露點溫度與氣溫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氣中的水汽距離飽和的程度。氣溫降到露點以下是水汽凝結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在這情形下會有利形成雲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