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与云计算之路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虚拟化,云计算,IT,内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06 13:07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云计算定位于“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随后,工信部、发改委于10月18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不仅是政府重视云计算,很多全球大企业CIO也在接受访问时表示,2010年最优先考虑的IT应用就是云计算。
云计算究竟是什么?它是一项新的技术,还是仅仅整合了一些现有技术?如果它是一种技术创新,未来是否有可能带来一些商务模式创新?最近两年,很多客户都会问我们:“我是否需要做云计算?做与不做,对我的事业到底有什么影响?”
云计算与“IT即服务”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企业IT建设的进程,在过去几十年里,有几个比较大的变化。第一个阶段,关注IT生产,用PC、打印机等硬件来提高工作效率;第二个阶段,关注IT与业务的结合,用软件系统来扩展相关业务能力。
事实上,IBM就代表了前两个阶段,它的产品具有很好的管理可靠性和安全性。当时,无论是银行、电信、政府,还是制造业客户,都觉得这些IT设备能够完整地解决很多问题,而且非常容易管控。但是,用户的需求也在逐渐变化。到了PC和互联网时代,客户在做IT运营时,所要求的已经不仅仅是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要求兼顾很多灵活应用。
我们发现,很多客户的硬件,比如PC服务器、小型机或大型服务器,其使用率只有10%.15%。如何解决设备的低使用率?云计算和虚拟化是一个可能的答案。
大约5年前,虚拟化技术被正式引入市场。它首先解决了一个物理限制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一些异构服务器或者更广义的存储设备上共享资源。这种方式在物理层面上解放了IT资源,让客户可以更灵活地使用巨大的资源,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来提供服务,客户甚至不需要知道具体用到了哪一台服务器、哪一个存储、哪一个网络。
虚拟化的第二个层次是管理,即实现自动化管理,让客户不用操心人工可能会犯的一系列错误。而未来5年,业界最重要的课题则是怎么实现“IT即服务”这个愿景。
“IT即服务”并不是一个新的理念。过去,包括IBM在内的很多公司都提过类似的概念,比如IBM提到的“随需应变”。不过,他们更关注怎么把IT变成一个像水和电那样的商品,即客户可以按照实际需求来付费,而不用部署很多设备,却只是为了满足极少的需求,甚至将设备闲置。
我认为,“IT即服务”就是让客户随时都可以非常灵活地使用IT设备,但是,这种方式怎么在云计算里面进行实施呢?
私有云、公有云还是混合云?
作为一个云计算和虚拟化领域的领导厂商,VMware眼中的云计算包括几个层次。
第一,就是基于虚拟化的私有云。由于基础架构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VMware在国内有超过3000个用户在做他们的私有云,把一些应用设备整合起来之后按需提供服务,发挥更大功效。
第二则是公有云。不管是电信运营商还是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如阿里巴巴、百度都进入了这个市场,现在新加坡电信这样的“外国云”也准备进入中国市场,并且有为跨国公司服务的案例。
然而,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私有云、公有云之外还有一个混合云。很多客户认为,只有中小企业才会用到公有云,其实不然。大家都清楚,我们对资源的需求是有季节性、峰值性的,买了设备又闲置岂不是浪费。那么,是不是可以借助某个机制,形成一个混合云?
实际上,混合云在国外已经非常流行,当企业和个人有一些不定量需求时,就向运营商购买服务,按照小时、天数来付费。虽然这种方式在技术上可行,却需要商业模式的同步,需要政府配合制定一定的法律和法规。在应用层面,现在大家都流行谈SaaS,也就是用户用不同方式去登录,可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权限。
现在各种各样的移动装置越来越普遍。就像我自己,本来带着笔记本电脑去出差已经很方便了,可有时候还是觉得笨重。现在换了一个iPad,在iPad上,我可以利用虚拟化软件回到公司电脑的桌面上去处理一些事情。但是,未来是iPad的世界,还是智能手机的世界?抑或是平板电脑的世界?无论哪种设备,背后都离不开数据中心、虚拟化和云计算做技术支持。只有这样,你才不用担心万一不小心遗失了自己的IT设备后造成数据丢失,因为它们的数据都存储在后台的数据中心。所以,云计算不仅是技术突破,也是一个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改变。
内需市场的机会
回到VMware,我们已经在全球累计服务了超过20万客户,也整理出了客户走向云计算和虚拟化的经验。这个过程对我们VMware的挑战也是非常大的。第一,怎样把我们的全球经验在中国落地;第二,如何进一步灵活地分配这些资源,甚至让企业用户可以像观察水表和电表一样,清楚地看到自己所有的应用和数据,比如可以直观地看出哪个数据更重要、哪些应用需要一些预先资源的支持等。
VMware作为云计算和虚拟化领域的领导者,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执行能力。我们可以与合作伙伴配合,提供最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们的合作伙伴不仅包括戴尔、浪潮、联想、曙光等设备厂商,还有微软等一系列IT服务商。我们也支持各种各样的应用环境,包括Google、微软、阿里巴巴等。所以,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完全开放的,具有多种选择。
过去将近5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在国内累积了3000个客户,超过1300个合作伙伴,拥有450个员工,其中包括300个研发人员。实际上,这些数据都是代表我们对整个中国市场的承诺。
过去大家有种观念,似乎IT技术都是从欧美国家最先发展起来的,中国历来都是一个新技术的接受方。不过,在云计算浪潮中,中国有机会成为领导者,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寻找差异化。VMware公司也希望与中国市场上的各种力量一起努力,让中国在云计算这一浪潮中拔得头筹,这些力量包括政府、学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客户。我相信,如果大家一起努力,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