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感想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佛像,感想,浅薄
  • 发布时间:2010-12-20 14:14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云冈。我来了,我来会一会佛,来偿千年的夙愿,来践百年前的诺言:佛啊,我来看你。但我只想领略你沧桑的容颜,体味你干枯的泪痕,而不会弯下我的双膝,俯伏在你的脚下,拜倒在你的眼前。

  当我沉醉于一种沉静的感觉时,看到一位年迈的婆婆,她背着破旧的行囊,风尘仆仆,皱纹叠叠,一步一叩地向着云冈朝拜,匍匐前行,额头青紫,膝盖已然磨出了血。她的虔诚,像极了这坚硬的岩石,已经沉淀了几万年,化也化不开,让自以为是的我立时显得渺小而浅薄。

  像她这样的年纪,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心愿没有实现,不得已来乞求神灵?或者,是她心中存了无限的感激要来还多年以前的心愿?或者,什么都不求,仅仅是因为她就是一位虔诚的信徒?无论如何,这样的虔诚,使我不敢心存丝毫的轻忽与亵渎。我不敢说这是迷信,这是虚妄,我只能以虔敬的心去解读:佛像在老人心中,像她拥有的岁月一样;于她,佛像已经不再是塑像,而是一尊尊神,一尊尊伴了她一生并将继续相伴下去的无所不能的神。

  面对这样一位虔诚而风烛残年的老人,世事的沧桑已然太多,世上的苦难也许太深,生命的不如意也许太频,心中的感激也许太重,老人家无论是偿还以往的夙愿,还是为子孙祈福,或者是为未来许愿,都是一种美好向往的寄托。

  佛像其实原本就不是佛像,它是一种寄托,它代表着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挽回;现在的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未来的天国,未来的香格里拉就成为人们灵魂深处的期盼。谁有权利剥夺人们来践行当年的诺言?谁有权利剥夺人们对未来这美好的期待与愿望?眼前有无可避免的人生苦难,跪拜这佛像,其实是人们对美和爱的执著的憧憬、追求,是人生延续的动力,是人类良知的源泉,而不仅仅是迷信。

  改变了心态,我拾级而上,对佛像再行瞻仰:佛像的轮廓,线条、容貌、神情,简直血脉俱动。石头已经不再是石头,雕像也已经不再是雕像,它们是美的神,它们是爱的神,它们身上凝聚的是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思想,流露的是古人的情感、愿望;当然也寄托着今天人的情感和愿望。

  历经千百年的风雨,很多佛像已经斑驳不堪,像极了那位虔诚的老人。我突然觉得,佛也会伴着我们老去,但是佛的象征却从它们诞生的那天起,成了亘古不变的永恒。昙花拥有瞬间的美,佛载负着永恒的爱与善。从北魏到盛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雕琢这些佛像,也不过是瞬间的事;但对于雕像的人而言,一代一代地承继相延,又都是人生永恒的执著与信念。人类瞬间的美好,就因为这执著的奉献变成了凝固在塑像身上、沉淀在人们内心世界里永恒的爱与善。

  我们膜拜的哪里是佛像,我们膜拜的是古人的智慧,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诉求,这正是人们生存与进步的动力之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