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计算十大预测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2011年,云计算,十大,预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27 13:08
在2011年,云计算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它们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云服务提供商,另一方面是企业用户。
云服务提供商
1,云服务提供商(CSP)行业急剧壮大,随后崩盘。各大提供商会不惜巨资建造数据中心,购买机器和基础设施,实施软件平台,以及大力推销云服务。
不过,要成为一家云服务提供商显然不容易,不光得有雄厚资金,还要极具竞争力,更何况客户会要求提供透明的价格方案。预计到明年年底,许多新进入这个行业的公司会发现无法在这个领域获胜,迅速退出该行业。不要以为撤退的只是那些财力薄弱的小公司,有时候,恰恰是那些大型上市公司未能抓住利润见效比较慢的机会。我预计,2011年年底或2012年年初,一些企业会从想要扔掉失败CSP项目的公司手里接手CSP业务。
2,SaaS更受青睐。许多云服务提供商和评论人士认为,中小企业市场天生适合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计算模式,因为中小企业缺乏数量众多、技能娴熟的IT人员。但明年某个时候,他们会认识到,采用IaaS将面对许多颇具挑战性的IT问题。他们也会认同,中小企业与SaaS是天作之合,只有大公司才是IaaS的主要用户。因此,随着SaaS的采用日渐加快,SaaS提供商会获得更高的知名度。
3,OpenStack将流行。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网络托管公司RackSpace的开源云计算平台OpenStack会更受关注,在全球各地加快采用。对于新兴国家初露头角的CSP来说,OpenStack这种以社区为基础的、成本低廉的平台至关重要;对于发达国家的CSP来说,OpenStack为开发高质量的软件提供了一条出路,不用承受开发的全部负担。
4,云计算在新兴国家将大行其道。有人为最终用户应该使用什么形式的云计算而忧虑,但这种忧虑在新兴国家基本上不存在,因为大多数公司的基础设施并没有大量用户在使用,所以很容易将现有硬件用做其他目的。因而,IT部门没有理由避免使用公共云计算。毕竟,这是在没有服务与服务之间做选择,而不是在现有服务与新服务之间做选择。
新兴国家的云计算将会出现的情况与电话行业当初的情况很相似。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大多数新兴国家完全越过固线电话,直接改用移动电话,因为移动电话使用方便和灵活,成本又较低。同样,要是新兴国家的云计算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没什么好惊讶的。
5,CSP和SaaS公司快速创新。许多人在称赞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AWS),它以惊人的速度推出新的云服务,例如最近它推出了成熟可靠、费用低廉的DNS服务Route53。然而,注重创新和创造力的厂商绝非AWS这一家。明年,我们会继续看到许多公司将推出非常好的新服务,它们开发的服务基于廉价、可扩展的基础设施。
最近我无意中使用了Qik公司的一项服务,它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流媒体播放视频。我的朋友DavidSpark指出了无法抗拒这项服务的一些额外功能:当他开始播放时,他的Twitter跟随者立即就能知道他在播放什么;他们可以通过提问或评论,响应他播放的内容——提问或评论显示在他的应用程序上,那样他就能实时回复。这很酷,而这也是云服务。
最终用户
1,关注成本和透明度。虽然很多人提到云计算的优点,包括敏捷性、弹性和自助服务等,但这些优点不是云计算新拥有的,甚至不是云计算所独有的。
云计算的革命意义在于,用户头一回能够以诱人的价位获得这些服务。此外,具有上述优点的云计算将由CSP以一种完全透明的方式来交付,它们在提供商的网站上被明确列出来。
这意味着,企业内部的IT小组需要提供同样的透明度。最近我与提供作业成本核算软件的Apptie公司的一名主管讨论时,就得到了客户要求成本透明的证明。他强调,IT主管们越来越希望能够确认具体的成本。尽管要求成本透明的这个需求无疑会让IT小组觉得不适,但这为IT领域的下一场革命奠定了基础,因为到时应用程序的数量和种类会急剧增加。
2,部署压力越来越大。2011年,关于使用哪一种云计算模式更合适的争论还会继续。这两种云计算方案各有各的充足的优势,这里不做讨论。不过可以肯定地说,要求部署某种云计算方案的压力只会有增无减。近日,美国联邦政府宣布,从2012年开始,“只要存在安全的、可靠的、具有成本效益的云计算方案”,联邦机构就得在默认情况下使用基于云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如果你是CIO,不管你想提供哪种形式的云计算,最好在2011年准备就绪。毕竟,你已经置身于争相部署云计算的热潮当中,想利用长期的私有云项目延长部署计划是行不通的。
3,混合云让人困惑。我发现,与云计算的其他任何方面相比,提供商围绕混合云将有更多的炒作,最终用户围绕混合云也会产生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们坚称,将来,应用程序可以在内部的IT基础设施与外部的云提供商之间无缝、透明、自动地迁移。
但是,没有哪一家云提供商能够无视物理定律,无论它有多庞大、多能干,在站点之间进行数据迁移终将面临“细稻草”这个问题,即在内部站点与公共云提供商这两个环境之间连接比在一个环境内部连接慢得多;此外,支持无缝迁移需要一套复杂的IT基础设施和运营能力,这无异于需要大笔投入。
4,应用架构面临挑战。随着IT部门开始部署第一批云计算应用程序,他们会发现,除非上马新的应用架构,否则很难让应用变得敏捷和富有弹性。
要让成熟可靠的应用程序在不大成熟可靠的基础设施上运行,就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冗余性、故障切换和会话隔离等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架构师和软件工程师掌握一套新的技术技能。但是每当一种新兴平台与现有的技能组合相冲突时,IT主管会屡屡惊讶地发现,员工们还是没有做好准备。
5,IT运营面临挑战。2011年,IT运营会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个挑战与流程再造有关。要实现云计算的自助服务,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人工运营方法远远不够。应用开发小组会要求公共云提供商立即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并要求内部IT运营小组有同样迅速的响应能力。这是头号挑战。
第二个挑战与管理动态应用拓扑结构有关,这种应用拓扑结构是云计算应用程序的立足之本。云计算的愿景是,为满足工作负载和响应时间等因素,应用程序拥有可自由进出应用拓扑结构的额外资源。为此,IT运营小组需要新的系统管理软件,以支持动态运营。
第三个挑战与规模有关。未来企业运行的应用程序数量会急剧增加,也许某些运营方法适用于一定数量规模的应用程序,但面对应用程序数量增加10倍的情形,可能就不管用了。
……
云服务提供商
1,云服务提供商(CSP)行业急剧壮大,随后崩盘。各大提供商会不惜巨资建造数据中心,购买机器和基础设施,实施软件平台,以及大力推销云服务。
不过,要成为一家云服务提供商显然不容易,不光得有雄厚资金,还要极具竞争力,更何况客户会要求提供透明的价格方案。预计到明年年底,许多新进入这个行业的公司会发现无法在这个领域获胜,迅速退出该行业。不要以为撤退的只是那些财力薄弱的小公司,有时候,恰恰是那些大型上市公司未能抓住利润见效比较慢的机会。我预计,2011年年底或2012年年初,一些企业会从想要扔掉失败CSP项目的公司手里接手CSP业务。
2,SaaS更受青睐。许多云服务提供商和评论人士认为,中小企业市场天生适合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计算模式,因为中小企业缺乏数量众多、技能娴熟的IT人员。但明年某个时候,他们会认识到,采用IaaS将面对许多颇具挑战性的IT问题。他们也会认同,中小企业与SaaS是天作之合,只有大公司才是IaaS的主要用户。因此,随着SaaS的采用日渐加快,SaaS提供商会获得更高的知名度。
3,OpenStack将流行。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网络托管公司RackSpace的开源云计算平台OpenStack会更受关注,在全球各地加快采用。对于新兴国家初露头角的CSP来说,OpenStack这种以社区为基础的、成本低廉的平台至关重要;对于发达国家的CSP来说,OpenStack为开发高质量的软件提供了一条出路,不用承受开发的全部负担。
4,云计算在新兴国家将大行其道。有人为最终用户应该使用什么形式的云计算而忧虑,但这种忧虑在新兴国家基本上不存在,因为大多数公司的基础设施并没有大量用户在使用,所以很容易将现有硬件用做其他目的。因而,IT部门没有理由避免使用公共云计算。毕竟,这是在没有服务与服务之间做选择,而不是在现有服务与新服务之间做选择。
新兴国家的云计算将会出现的情况与电话行业当初的情况很相似。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大多数新兴国家完全越过固线电话,直接改用移动电话,因为移动电话使用方便和灵活,成本又较低。同样,要是新兴国家的云计算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没什么好惊讶的。
5,CSP和SaaS公司快速创新。许多人在称赞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AWS),它以惊人的速度推出新的云服务,例如最近它推出了成熟可靠、费用低廉的DNS服务Route53。然而,注重创新和创造力的厂商绝非AWS这一家。明年,我们会继续看到许多公司将推出非常好的新服务,它们开发的服务基于廉价、可扩展的基础设施。
最近我无意中使用了Qik公司的一项服务,它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流媒体播放视频。我的朋友DavidSpark指出了无法抗拒这项服务的一些额外功能:当他开始播放时,他的Twitter跟随者立即就能知道他在播放什么;他们可以通过提问或评论,响应他播放的内容——提问或评论显示在他的应用程序上,那样他就能实时回复。这很酷,而这也是云服务。
最终用户
1,关注成本和透明度。虽然很多人提到云计算的优点,包括敏捷性、弹性和自助服务等,但这些优点不是云计算新拥有的,甚至不是云计算所独有的。
云计算的革命意义在于,用户头一回能够以诱人的价位获得这些服务。此外,具有上述优点的云计算将由CSP以一种完全透明的方式来交付,它们在提供商的网站上被明确列出来。
这意味着,企业内部的IT小组需要提供同样的透明度。最近我与提供作业成本核算软件的Apptie公司的一名主管讨论时,就得到了客户要求成本透明的证明。他强调,IT主管们越来越希望能够确认具体的成本。尽管要求成本透明的这个需求无疑会让IT小组觉得不适,但这为IT领域的下一场革命奠定了基础,因为到时应用程序的数量和种类会急剧增加。
2,部署压力越来越大。2011年,关于使用哪一种云计算模式更合适的争论还会继续。这两种云计算方案各有各的充足的优势,这里不做讨论。不过可以肯定地说,要求部署某种云计算方案的压力只会有增无减。近日,美国联邦政府宣布,从2012年开始,“只要存在安全的、可靠的、具有成本效益的云计算方案”,联邦机构就得在默认情况下使用基于云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如果你是CIO,不管你想提供哪种形式的云计算,最好在2011年准备就绪。毕竟,你已经置身于争相部署云计算的热潮当中,想利用长期的私有云项目延长部署计划是行不通的。
3,混合云让人困惑。我发现,与云计算的其他任何方面相比,提供商围绕混合云将有更多的炒作,最终用户围绕混合云也会产生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们坚称,将来,应用程序可以在内部的IT基础设施与外部的云提供商之间无缝、透明、自动地迁移。
但是,没有哪一家云提供商能够无视物理定律,无论它有多庞大、多能干,在站点之间进行数据迁移终将面临“细稻草”这个问题,即在内部站点与公共云提供商这两个环境之间连接比在一个环境内部连接慢得多;此外,支持无缝迁移需要一套复杂的IT基础设施和运营能力,这无异于需要大笔投入。
4,应用架构面临挑战。随着IT部门开始部署第一批云计算应用程序,他们会发现,除非上马新的应用架构,否则很难让应用变得敏捷和富有弹性。
要让成熟可靠的应用程序在不大成熟可靠的基础设施上运行,就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冗余性、故障切换和会话隔离等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架构师和软件工程师掌握一套新的技术技能。但是每当一种新兴平台与现有的技能组合相冲突时,IT主管会屡屡惊讶地发现,员工们还是没有做好准备。
5,IT运营面临挑战。2011年,IT运营会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个挑战与流程再造有关。要实现云计算的自助服务,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人工运营方法远远不够。应用开发小组会要求公共云提供商立即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并要求内部IT运营小组有同样迅速的响应能力。这是头号挑战。
第二个挑战与管理动态应用拓扑结构有关,这种应用拓扑结构是云计算应用程序的立足之本。云计算的愿景是,为满足工作负载和响应时间等因素,应用程序拥有可自由进出应用拓扑结构的额外资源。为此,IT运营小组需要新的系统管理软件,以支持动态运营。
第三个挑战与规模有关。未来企业运行的应用程序数量会急剧增加,也许某些运营方法适用于一定数量规模的应用程序,但面对应用程序数量增加10倍的情形,可能就不管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