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和动漫、数字设计等领域的演进,工作站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数字设计正在从2D平面转向3D立体,用户对于工作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事业部工作站总经理Anthony Neal Graves表示,未来工作站将出现七个趋势:
第一,从二维到三维影像。未来在设计领域,不管是建筑设计或者工业设计,用户更希望看到三维细节能够在设计的时候就被模拟出来。
第二,从模拟设计到完全数字化。以前的建筑设计师,很多必须去学习绘画和设计,但是现在所有都构思不用画笔,只要用计算机就可实现。
第三,工作站正从计算机辅助设计覆盖到CAD智能制造。用户可以用软件协助分析设计和测试的过程,在整个生产制造流程的前一个阶段,通过设定选择一些参数,由软件自动生成一些设计的细节。
第四,“隔夜计算”演进到实时计算。以前,在设计之后的渲染模型生成,都会传到后台的服务器集群中计算,需要较长时间等待。现在这个过程可以采用高速的工作站,利用它的计算能力在桌面上实现形成交互。
第五,随着Win7的推出,实现了操作系统从32位到64位的过渡。因此CAD建模应用呈现指数性增长,而64位可以用到很大的内存寻址,从而支持更大的工作量。
第六,出现支持交互的产品。将产生例如移动工作站,甚至平板电脑的工作站,可以把显示跟模型的生成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第七,工作站集成数字模拟和渲染。现在,许多领导性的CAD、CAM设计厂商都把设计流程与生产工艺、生产管理模建集成在一起,从而把设计过程和后面的制造、管理过程放在一起,这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
Anthony表示,2011年英特尔的工作站产品有三大重点:使用单核至强处理器的入门级工作站,特点是处理器上集成显卡;基础工作站,满足大部分设计的使用需求;面向主流应用的基本工作站和面向高端应用的专家工作站,使用了两颗至强5600处理器(12核24线程),可以改变原有的串行工作流程,转向单人集成用户环境。
“从处理器平台的角度来看,目前市面上的工作站主要基于英特尔Nehalem架构和Westmere架构的至强平台,而到2011年英特尔会推出基于全新Sandy Bridge架构至强平台的工作站。”Anthony告诉记者,2011年第一季度发布的Sandy Bridge能够为入门级工作站提供足够的图形和计算性能,而对于基础型和专家级工作站来说,则会采用与服务器平台相同的Sandy Bridge至强处理器,该处理器并不包括GPU模块,而是安置了更多的PCI-E控制器和内存控制器,从而带来更高的内存容量和带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