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中学习不是梦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睡,学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04 09:40
这是英国约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神经科学杂志》(J o u r n a l o fNeuroscience)上带来的报告,这并不是最终结论,但确实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方向,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认识。报告基于研究人员进行的实验,有两组志愿者被请来学习研究人员自创的新单词,一组志愿者是晚上学习,学完之后先测试一次记忆效果,然后让他们马上在实验室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再测试一次;另一组志愿者则是早上学习,然后经过与第一组志愿者同样的时间间隔,在晚上来测试。两组测试得到了三个结果,第一组志愿者早上醒来之后的测试成绩最好,其次是刚学习完后进行的测试,第二组志愿者的记忆效果最差。
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由于志愿者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为了证明实验的科学性和普遍性,研究人员专门监测了第一组志愿者在睡眠当中的脑电波变化。监测发现,进入到深度睡眠(也就是慢波睡眠)阶段,大脑将出现“睡眠梭形波”,这会让大脑中不同记忆体之间的信息存储与交换迅速增强,尤其会深入到负责记忆的海马体,甚至接近形成长期或永久记忆的大脑皮层,从而将新学单词的信息加入到原来的“知识库”当中,达到使睡前的记忆在睡眠中得到增强的目的。如果只是眼球快速运动睡眠(又称R E M睡眠,做梦多发生在这一阶段),则达不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对此,参与研究的约克大学教授加雷思.加斯克尔(Gareth Gaskell)提到,过去的研究人员也知道睡眠当中大脑会有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负责着记忆的重组,而这次的研究结论让大家发现并明确了“睡眠梭形波”在这种机制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这说明什么呢?第一,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临阵磨枪”真的是有效果的(但是《G e e k》并不提倡这样做,要是休息不好,考试当中睡着了就完蛋了);第二点就更让人兴奋了,理论上只要找到合理的方式把信息送进“睡眠梭形波”,醒来之后大脑记忆中就会存有新获取的知识。在睡眠当中完成学习,或许真不是个空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