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变策略研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学困生,转变策略,家校沟通
  • 发布时间:2022-04-08 14:44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课堂中学习到有价值、有深度的数学知识,并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持续发展。但学困生是每个学科都要面对且无法避免的难题和挑战,数学学科也不例外,如果不能提高学困生的转变率,那么就难以深入推进新课标。因此,笔者将结合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困生现状对学困生的转变策略进行研究并提供参考。

  学困生是指学习方法不对、学习习惯不好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的学生,是教学阶段不可避免并令教师烦恼的群体。小学阶段的学习可以为数学打下基础,为学困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做铺垫。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及时转变学困生。

  一、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十分强烈而持久的热情,从而使其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主动探索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法激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或者学生喜爱的事物,比如,小猪佩奇过生日,家里来了五个朋友,应该怎样分发蛋糕呢?教师通过“小猪佩奇”这一深受学生喜爱的动画角色和“分蛋糕”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事件,使学困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思考[1]。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分蛋糕这一过程做成动画,调动课堂气氛感染学困生参与课堂教学,再慢慢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

  二、课堂上关照学困生

  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和课堂参与度不高,即使在教师提出简单问题时也很少思考,久而久之无法融入到集体学习中,导致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加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再适时提问,同时需注意所提问题应尽量简单,使学困生通过自主思考后可给予正确回答,以此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例:在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教学中,教师看到有一位学困生无精打采,没有认真听课,这时教师可以先抛出一个简单问题,说道:“接下来我们来寻找一位同学来区别正方形和长方形。”并点到学困生的名字,询问学生哪个是正方形哪个是长方形呢?学生回答后继续问道这两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点或区别呢?这时学困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教师应该耐心地引导学生:“正方形有几个直角呢?”学生小心翼翼回答道:“四个。”教师又问道:“长方形呢?”学困生回答:“也是四个。”“那它们有几条边呢?”“四条。”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并赞许学生:“回答得非常棒,谢谢你的回答。”在小学教学阶段学习难度并不高,因此,教师应细致耐心地引导,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愿意学习,愿意参与课堂互动。

  三、赏识鼓励学困生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长期以来得不到认可赏识从而产生的期待得不到满足,没有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可以观察发现学生的优点使优点运用到学习中,并认可学困生[2]。例:班级里有一位绘画特别有天赋的学困生,在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困生的优势鼓励他为班级画出题目需要的图形,使学困生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例: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前询问学困生是否能帮助教师绘画教学所需要的图形,同时征得学困生同意。教师在看到学困生绘画的图形的时候可以夸赞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得到集体认可。在教师讲题的教学中,学困生也会因为自己绘画了题目认真听讲,数学成绩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建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

  转化学困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可针对学困生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其准确掌握解题技巧及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在自习课对学生单独辅导,作业批改中也可以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的学困生实施不同的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困生与同桌或优等生共同学习,以学习氛围带动学困生,优生带动学困生等方法使学困生跟紧教师的教学进度。

  五、家校沟通

  教学过程中家校沟通也十分重要,学困生的转化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联系方式或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方法,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了解到学困生的学习状况,与家长讲述教育方法或者理论知识,以期家长能够多多了解学生,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与学困生沟通交流,多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学困生更加投入学习。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学困生都是长期无精打采,不愿意融入集体的状态。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讲述正确的教育方式,从家庭的角度治愈学困生,同时教师也应该多多关心学困生,让学困生感受到温暖,让学困生喜欢上教师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提高学困生转化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学困生,调动学困生的兴趣。但转化学困生是一件长期的难题和挑战,离不开家庭教育,教师还应该积极与学困生家长联系沟通。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困生制定不同的转化策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提高学困生的转化率,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斌.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帮扶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51):64.

  [2]崔建鹏.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及矫治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44):187-18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