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伴在幼儿园孩子成长中的影响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父母陪伴,幼儿时期,成长影响
  • 发布时间:2022-04-08 14:45

  摘要:现阶段,由于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各个阶层父母由于自身工作性质以及生活压力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多会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对其生活行为和意识会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伴随着留守儿童新闻信息的播报,一部分家长逐渐开始认识到孩子陪伴的重要性。本文就立足于此,展开分析和探讨。

  引言:

  幼儿阶段是养成正确行为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除却教师的引导教育外,家长的陪伴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多会发现,很多幼儿的教育多是由爷爷奶奶进行,父母教育的缺失使得幼儿养成了非常不好的行为习惯,如霸道、自私、行为极端等。这些行为的产生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本文就通过分析父母陪伴教育的相关论述、积极影响以及具体行为等,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论述警醒更多的家长重视陪伴教育的重要性。

  一、父母陪伴教育的相关论述

  众所周知,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基础,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较为偏激的行为,所以重视父母陪伴教育的加强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陪伴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幼儿思想和行为上的指导,在精神上与孩子加强交流继而为其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观念。简单来说,父母教育与隔辈教育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父母教育更加理性,而爷爷奶奶的教育中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举个例子,部分农村区域中,许多年轻劳动力多会选择在城市或者其他地区劳作,幼儿教育缺乏,很多爷爷奶奶的文化素养较低,教育缺乏科学性,长期在思想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下,幼儿会养成很多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意识,如暴力、偏执等。因此若是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教育,对幼儿的发展非常不利。部分幼儿家长为弥补父母陪伴教育的缺失,多会为幼儿报各种各样的课外教育班,相比于上述现象,接受课外教育的幼儿其思想和行为能够得到一定的建设,但是与正确且完善的思想与行为建设依旧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幼儿家长应当正确认识到陪伴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所不能比拟的,陪伴教育不仅是满足幼儿成长的物质需要,更加注重思想层面的加强,这样的教育才能对幼儿的成长发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幼儿阶段父母陪伴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强化幼儿认知水平

  幼儿阶段多是指3-5岁阶段的孩子,此阶段的孩子无论是行为意识还是身体都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在此时期内,许多幼儿的思想意识多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中,所以在日常的行为中多会表现出我的玩具只能我玩,不允许别人触碰等类似的行为产生。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孩子缺乏信息采集能力,无法对设身处地等为他人着想。一般的教育只能引导幼儿不能产生这样的行为,但是幼儿无法深入的理解,继而就不能保障教育的有效性。但是在父母陪伴的教育下,父母注重幼儿行为意识和观念的引导,逐渐引导其正确认识和养成为他人着想的优良品质,对幼儿后期的发展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能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

  现阶段,很多隔代教育或者大部分的保姆教育都会使得幼儿产生一系列精神方面的问题,如部分农村地区,长期父母不在身边,幼儿教育一直是隔代教育,由于情感教育的缺失使得很多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出现一定的问题。如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多表现出羞涩、害怕、抗拒等行为意识,并且在隔代教育中,爷爷奶奶很难对幼儿的真实“需求”进行判断,一味满足幼儿的要求,使其逐渐养成不良的意识。而父母的陪伴教育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比较的,父母的理性教育更能使得幼儿在此阶段中分清楚各种事物间的联系,并产生正确的认识网络,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对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很有助益。

  三、加强父母陪伴教育的正确方式

  (一)思想上正确认识陪伴教育

  父母作为孩子发育成长的监护人和负责人,不仅要注重幼儿的物质支持,还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幼儿更需要父母的陪伴教育。在此过程中,父母要先对陪伴教育的具体内涵和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认识到陪伴教育能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有利于强化幼儿认知水平。其次,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幼儿行为意识的聚焦于,正视幼儿阶段孩子产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在教育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科学的引导方法,坚决避免暴力解决问题的观念产生,如可以通过陪伴中举案例或身体力行的榜样力量加强幼儿的理解。父母的陪伴教育不是瞬时就能够产生作用的,需要家长的长期坚持,所以在教育中要结合孩子的发展目标作出详细的科学规划,以促进孩子更好的发展。

  (二)行为上加强陪伴教育成效

  在部分家长开展的陪伴教育中,教育形式的开展多停留在表面,没有从行为上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因此为保障教育的有效性,家长应当注重从诸多方面加强教育的效用,为幼儿更好的成长保驾护航。例如在家庭中,家长在完成工作或者家庭事务后,不能一味地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如陪伴孩子玩游戏、画画以及玩耍等,从中将正确的观念意识灌输给幼儿,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观念等。在孩子上幼儿园阶段,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工作由教师完成即可,忽略陪伴教育的深入。针对此现象,父母更要加强幼儿思想行为的观察,及时发现和纠正幼儿产生的不良思想。特别要注意,部分家长过于将互联网技术的产品交于幼儿,很多幼儿的思想被动画片影响,一方面长期间关注动画片会使得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后期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动画片中产生的行为观念会对幼儿产生不良的思想意识引导,继而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所以父母应当加强幼儿沉迷电视等习惯的纠正,通过家庭游戏或者看书讲故事等形式,调整和引导幼儿思想的改变,有助于提升幼儿智力水平。

  结束语:

  总的来说,父母的陪伴教育对幼儿园孩子的发展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此阶段中,父母应当重视从思想上和行为上深入开展陪伴教育,通过有效的陪伴教育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以此促进幼儿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永红.父母陪伴对幼儿园中班孩子成长的影响[J].好家长,2019:107-107.

  [2]高寿岩.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J].母子健康,2019:10-15.

  [3]路瑶.温情陪伴共同成长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几点体会[J].好家长,2019:181-18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