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辅助下的中学音乐与历史互相性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微课教学,历史文化,传承研究
  • 发布时间:2022-04-08 15:38

  摘要:音乐是我国各个民族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形成的文化产物,有着较为丰富的历史知识,具备多元共生的特点。在当前中学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加强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性分析,以微课作为辅助模式,做好音乐历史文化的全面传承,从而使学生能够增强对历史文化的全面了解。通过不同历史文化相互融合,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水准,从而使课堂教学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

  引言

  在中学音乐教学课堂中进行历史文化传承时,教师要加强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性分析,以提高学生当前审美能力为主,更加有序地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向学生讲解我国悠久的音乐历史文化,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音乐背后历史文化本身的价值,在课堂中积极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当前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一、中学音乐教学和历史融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优化音乐的教育模式

  在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历史文化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加深对音乐文化发展的研究以及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当前的文化水平和综合能力。历史文化传承是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优化整体的教学模式,并且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使课堂历史文化教学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在班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地激发学生当前的历史意识,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中学所开展的音乐课堂,全面增强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并且在潜移默化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当前的历史精神。历史文化在中学音乐传承中要求教师在班级教学中做好针对性的指导,努力地研究历史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创新途径,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学习中,更加贴合于音乐在新时期下的发展要求以及标准[1]。不仅可以创新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助于全面增强中学音乐教学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实际教学效率和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后续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中学音乐教学课堂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当前的音乐素养,在以往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性探索以及实践,但是整体音乐缺乏文化内涵,因此教师要做好历史的渗透,以此来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历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当前的音乐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历史文化教学中,能够通过新型的音乐艺术表达形式,深入地揭示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悠久历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历史的角度来进行音乐的欣赏,并且创建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提高对历史文化学习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历史文化的融合非常的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历史文化转变以往单一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调整,并且还要认真地分析音乐历史文化背后所遗传下来的结晶。在历史文化中要充分的体现民族精神的不同文化内容,在实际教学时要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民族风情以及文化特点。全面提高学生当前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微课辅助下,中学音乐教学和历史文化融合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知

  为了使历史文化能够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价值以及效果,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教学可以更加有序地实施。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先分析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历史因素了解程度,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刻的体会出音乐作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感悟能力[2]。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做好历史文化的系统性认识之后,利用微课再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音乐历史文化教育,向学生普及音乐的内涵以及类型,并且突出音乐和传统历史文化之间的融合优势,不断增强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以及认识。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七年级上册《七子之歌》时,这首歌曲是在澳门回归时演唱的,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播放方式澳门回归的背景,让学生掌握葡萄牙侵占澳门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更能深刻理解这部分歌曲背景。当学生看完之后教师要为学生播放澳门回归时的微课视频,通过两个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澳门回归时国人的激动情绪。当学生看完之后内心情绪也非常澎湃,这时教师要把握这一教学机会,为学生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在历史的带动下,积极而高涨的进行演唱,丰富课堂内涵。

  (二)音乐本体文化的传播

  在当前中学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融入历史文化时,需要遵循适度性的工作原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以及质量。在班级教学中要注重音乐本体文化的传播,为后续教学活动科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历史文化要保留实际的特色,并且融入创新性的因素,从而使音乐能够获得蓬勃性的发展。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音乐的本质性特征,协调创新因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3]。

  例如可以在班级中为学生讲解七年级下册《十送红军》时,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为学生的分别播放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的视频,教师在播放微课视频之前也可以询问学生对红军的认知以及印象里红军的品质,之后配合着教师播放的微课视频真正体会到红军身上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革命精神。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为学生播放歌唱家唱这首歌曲的视频,进一步的带动学生学习情绪,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事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以及认识,还有助于使整个课堂就会变得更加活泼以及生动。教师在班级教学中只是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多数的教学形式是根据学生兴趣而决定的,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以及调整,实现音乐的传承创新。

  结束语

  在当前中学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加强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为以往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但是在实际历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因此相关负责教师需要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利用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音乐历史文化教学落实到位,使学生能够不断的增强对音乐文化的了解,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包清文.历史文化传承及中学音乐教学创新[J].北方音乐,2019(23):141-142.

  [2]宫成.试论历史文化传承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J].北方音乐,2018(5):170.

  [3]赖月娟.中学音乐教学与历史文化传承问题探讨[J].北方音乐,2019(19):103-104.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专项课题《微课新技术背景下音乐与历史学科的互助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gzx21−28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