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一二年级相比,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习作意识,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对于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高了一个等级,导致许多学生在这一阶段对于写作产生了抗拒的心理,畏难情绪较重,感觉无从着手。而这时候便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对于习作具有自主能动性,自觉提升习作水平。本文通过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情况进行解析,由此提出激发其习作兴趣的有效策略,通过立足生活、创设情境、从说到写、积极评价等多个方面激发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写作不再仅仅是“写话”,而是“习作”,对于学生的写作要求也会有所提升,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写作培养学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重要时期,其学生作业能力发展的关键点。通过写作可以看出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价值观念,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部分学生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可以写四五百字的作文,而部分学生却好像“无话可说”,一两行字已经是他们的极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起写作的意愿,使其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助力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生活寻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旺盛,本身就愿意对事物进行观察,而这也是对事物的了解途径,同时也是小学生具备良好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想要激发小学三年级学生对于习作的情趣,首先就需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而最好的观察对象便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学生对其有熟识度,且对该事物有观察的兴趣。
比如:小狗、小猫总能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且许多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喜爱,但如果你询问学生小狗、小猫他们有哪些特征,却说不出所以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性以及实际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对自己周边的小动物进行观察,从外形特点到生活习性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需要阐述清楚自己与该动物之间发生过怎样的趣事。为学生设立观察目标是为了能够将学生的焦点放在具体事物上,通过学生的观察后,学生对所观察的动物已经有所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对自己观察的动物进行写作。既可以保证学生“有的可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观察的重点在于“趣”,学生要有兴趣,要写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而观察本身就需要借助日常生活来完成。
二、情境创趣
小学生对于学习氛围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其学习要求与一二年级对比高了一个层次,更加需要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让其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而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较为具体的情境中对写作产生欲望,使得他们对于所要创作的内容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创设情境的方法众多,包括:声音视频创设、表演创设、故事创设等等,主要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感染学生的情绪,以达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目的,从被动写作转化为主动写作的状态。
比如:“猜猜他是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首先对班级的某个同学进行描述,让学生对教师的描述进行分类,描述的方面包括哪些,而这也就进入到实际情境中。然后播放《海绵宝宝》动画片,让学生对海绵宝宝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外貌、性格、爱好、优缺点等几个方面,尽可能将海绵宝宝的全貌展现出来。动画片本身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影视作品,对其加以运用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情境,让其能够投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一个人进行人物的描写,自然也就有了写作的欲望。
三、开放激趣
小学三年级是中年级的开始,习作也是由此开始。在一二年级时,学生多数是将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出来,而到了三年级则需要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人、事、物写出来,同时还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开始时学生肯定会感觉艰难,可以首先让学生从一两句的描述逐渐扩充至一篇完整的文章。而这一过程必然经历“从说到写”。首先需要遵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对短句进行扩充,使其变为长句,逐渐对学生的要求提升,然后让学生对自己要说的话阐述清楚,且语句生动。最重要的是在初始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要求降低,带领学生入门,而不要在最开始便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比如:“我来编童话”,可以先让学生用一句话将所学的童话进行概述,然后进行扩充,这一过程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且规定始终就是一句话,当这句话扩充完毕后,可以换一个通话继续。教师则起到引导的作用,听了许多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所扩充的童话补充完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即可。
四、巩固兴趣
教师给予学生的反馈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批改作文时要注意实效性,且需要注意对于学生的习作评价应当以正面、积极为主,鼓励学生继续创作,增强学生的信心,巩固学生的习作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在批改过程中要保留学生作文的原貌,而不要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学生作文的好坏。批改尽量做到面批,能够让学生及时收获积极反馈,清楚自己写作的闪光点。即便是习作水平较弱的的学生,教师也应当给予鼓励,可以对学生创作的句子、使用的短语,甚至是标点符号的运用,都可以作为鼓励的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作为习作的起步阶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够为此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兴趣,为学生创设有兴趣的情境,以开放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最后通过鼓励的方式,巩固学生的习作兴趣,由此助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义煌.刍议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窗,2021(2):1.
[2]刘波.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现状刍议[J].语文课内外,2018,000(03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