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 发布时间:2022-06-14 19:22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班主任起着重要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作用。同时,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存在叛逆心理,容易因为冲动、感性等问题做出错误的选择和行为。因此,这需要初中班主任提起重视,详细分析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个人性格特点、行为方式等,并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初中班级管理策略,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管理氛围,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文章将针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和方法做出细致分析。

  1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

  1.1 初中生约束能力差,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些初中生的自控能力较差,这种情况则不利于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初中生容易被其他无关事物影响,产生无意注意现象,这样学生可能会错过教师讲解的重要知识点。再者,还有一些初中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故意破坏班级风气、打扰其他学生学习等,这样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班风氛围的建设,同时也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此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初中生中有许多学生迷恋手机,甚至有些学生将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带入课堂中,这样不仅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而且加大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难度。

  1.2 班级管理未与德育教育工作有机结合

  在初中班级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大部分初中班主任忽视了德育工作的开展,这就导致相应的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开展陷入困境。此外,某些班主任仍然以学生成绩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模式十分单一,也并没有实现公平评价。那么,班主任往往关注成绩好的同学,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对他们存在漠视态度,或者经常采取批评或者是呵斥的方式来教育和管理他们,这种差别性的对待会带来严重的问题,这会对初中生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或者是严重的报复心理。这种情况下,则不利于班级整体教育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班主任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并没有融入必要的德育教育,这就使得班级管理缺乏人性化,学生很难受到良好德育修养的熏陶,进而不利于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1.3 班主任未合理利用激励理论开展班级管理

  虽然某些学校的班主任采取了激励理论开展班级管理活动,但是起到的管理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班主任并没有真正理解激励理论方式的精髓,也没有结合实际的教学和管理情况。比如,有些班主任利用激励政策时,仅仅是对学习成绩优异、心理积极乐观、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逐一评价和表扬,并没有综合上述多种内容,这就使得对学生的评价陷入被动局面。此外,还有许多教师直接忽视了进步生、后进生,并没有对他们做出合理地评价和要求,这样就导致不公平教学和管理的存在,进而导致班级管理陷入到畸形状态,不利于增强初中班级管理水平。

  1.4 环境因素影响班主任对初中生的有效管理

  如果学生可以处在比较好的班氛围中学习,那么学生会有比较高昂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同时,学生也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在初中的一些班级中,由于存在着班风,学风氛围不良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质量和水平。例如,有些初中生可能比较叛逆,不听从教师和班主任的管教,对班级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还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公开违背班主任的管理,这都为班主任管理班级带来了难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学生的自控能力也很难养成。

  2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

  2.1 以生为本,引导初中生生树立自控意识,形成自律习惯

  初中班主任如果想要实现良好的管理教育目标,首先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严格的班级管理条例。大家都知道,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时,也会影响着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养成,所以,初中班主任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可以明确“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和水平。例如,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如果班主任发现了一些学生对学习并不感兴趣或者他们并没有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这时班主任需要对他们加大重视力度,然后抽出时间与这些学生做单独的交流和谈话,了解他们的真实态度和想法,而并不仅仅是批评呵斥他们,应该要用道理让他们明白,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和管理习惯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才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和管理效果。再比如,如果班主任发现有些初中生比较叛逆,并且做出了一些违法班级管理规定的事情,班主任需要做到刚柔并济,协调处理,这样既可以保留初中生的尊严,也能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利于加强自我管理的活动,并且,并且鼓励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踊跃的参加,让他们都能获得一些有利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技能和方法,进而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2.2 转变德育观念和班级管理方法,适应时代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教师既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对初中生的管理和教育,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品德和素养。试想,如果一个人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但是他的个人素质较低,思想道德败坏,也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初中班主任教师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德育品质,并且掌握教授德育知识的方法和策略,明确德育内涵,融入新时代理念,转变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需求,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站在教学育人的高度审视德育教育,整合优质的德育教学内容,真正实现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比如,针对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来说,班主任不能仅仅批评他们,还可以借助一些道德事例说明这一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且鼓励这些学生控制自己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克服初中生存在的不良行为和问题。在新科技背景下,班主任教师可以充分融入现代化因素,利用网络教学模式开展具体的德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像是为学生播放其他中学的学风视频,让初中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学习和发展意识。由此可见,通过现代化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以及管理的效果,进而助力初中班主任更好的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

  2.3 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规则

  新时代背景下,如果初中班主任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规则,这样很难起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所以,初中班主任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规则,并且以此规则为前提,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同时学生也要有意识的形成自律习惯,自觉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则内的内容。为了激励学生,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制定实施加分制度,主要的项目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卫生情况、个人言行等方面,每周都要开展一次综合评比,对于那些表现较好的学生提供鼓励和支持。同时,作为初中班主任,班主任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班级管理规定,创新班级管理条例,做到与时俱进。

  2.4 竞选班干部,辅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在一个班级中,班级的人数比较多,如果只靠班主任自己的管理,可能会有些照顾不周,管理的效果也并不是特别好。那么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可以竞选班干部,辅佐自己管理班级,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在班干部竞选完毕之后,班主任还要将班干部聚集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培训,并且虚心听取班干部对管理班级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作为班干部,也要以身作则,勤奋努力的学习、遵守班规班纪、履行自己的责任,为全班同学树立榜样作用,其他学生会受到班干部的熏陶,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同时这也为班主任管理班级降低了难度和压力,有利于促进班级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2.5 发挥多方面合力,做到班主任管理与德育渗透相结合

  在初中班主任教学与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态度,同时还要依靠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完成德育教育工作以及班级管理工作。在生活中,德育存在于许多方面,不只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内,需要班主任教师拓宽教学视野,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在德育课堂上,班主任教师需要为学生细致地讲解德育内容,并且补充与德育相关的学习资源。课堂将要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课下任务,并且鼓励学生去具体的实践中感受德育。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像是帮助父母做家务、帮父母洗脚等,其中折射出的爱的光辉和孝悌思想,都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培养自身的德育。此外,班主任教师还可以带领班级内的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通过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感悟德育的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去敬老院、福利院献爱心,和老年人交流谈心,陪小孩子玩耍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德性。同时,学生还可以去参观与德育内容相关的展览,深入了解更多的和德育相关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又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德育教育和指导,进而可以构建良好学风的初中班集体。

  2.6 借助榜样式激励手段,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约束自我

  初中阶段,许多学生进入了青春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有些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敏感,非常容易受到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例如:许多初中生热衷于玩网络游戏,为了网络游戏甚至逃课、逃学,再者,打架斗殴、早恋等问题也十分明显,许多学生存在着厌恶学习的心理。上述情况并不夸张,是真实存在于初中生中的。那么,为了降低上述问题的存在率,初中班主任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根据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管理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激励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自我约束习惯。比如,初中班主任可以在教室的后墙黑板上制作一个光荣榜的模块,通过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像是成绩优秀、思想品德水平较好、自制力比较强的学生等,将他们的名字写入光荣榜中,这样既是对这些优秀学生的认可,同时还能形成激励作用,班级内的其他学生会受到这些学生的影响和激励,也会加倍努力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进而实现全面学习和发展。比如,如果班级内某同学拾金不昧,教师需要公开表扬这名学生,并且号召其他学生向这名学生学习和看齐,这样可以提高这名学生的自我获得感,也可以强化其他学生的学习和自我管理意识,激励全面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管理自我,进而营造良好的初中班级学习和发展环境。

  2.7 设德育教学管理氛围,增强班主任教学管理有效性

  素质教育理念影响下,初中班主任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让学生置身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受德育思想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初中生的自我约束力。比如,初中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班级黑板报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宣传,班主任设置主题和任务,然后让班级内的学生合力办一个黑板报,主题与德育修养的培养有关,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设现代化教学氛围,不仅让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洗礼,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现代化气息。所以,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在课件中充分融入有利于培养学生德育的内容,比如,涉及到良好品德的名人名言、德育氛围浓厚的图片以及具体的德育教学视频。通过这些内容,学生都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和德育有关的内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全面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进而增强初中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8 班主任教师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和教育观念

  众所周知,教育事业是一项重要的事业,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目标。在中学中,为了实现良好的教育和管理目标,班主任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班主任以及其他教师需要树立职业自豪感,正确定位自己的工作要求和人生价值,始终将教学育人工作放在首位,既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还要为学生提供高效精细化的管理。其次,班主任还需要深入理解师德的内涵,并且根据时代和教育事业改革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坚定教学信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管理,同时,还要在教师这条工作道路上不断学习和进步。再次,在新时代下,开展教育工作应做到“以人为本”。班主任教师在开展班级教育和管理工作时,对待学生既要做到严厉,也要做到关爱,刚柔并用才能起到良好的管理和教育效果。最后,班主任教师还需要明确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是新时期教师师德的关键。所以,班主任首先要具备扎实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正确领悟到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用知识不断武装自己,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加强对初中生的精细化管理,实现预期的管理效果和目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教师需要创新班级教育、管理的模式和手段,同时,初中班主任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愿望,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地班级教育管理方案,全面促进学生德育修养的培养,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发展。再者,初中班主任还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和管理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为初中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管理,注入德育教育资源,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和水平,促进初中生获得全面发展和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省灵台县第二中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