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形整合,初中,数学课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01 20:41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整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此外,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学生的潜力,转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思维。基于此,本文针对探究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简要阐述,以下仅供参考。
【引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初中学生,并且无法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形结合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空间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大脑以及数学情感,进一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基于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研究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融合的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整改,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进行结合,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此外,数学问题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代数问题以及几何问题,将二者进行结合能够,有效的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形结合不仅仅是数学思想,也包括数学方法,经过教育学家的不断摸索、研究,发现数量与图形之间的转换,能够让一些复杂的数学题目,变得更加的简单、直观,并在基础上,能够有效的开拓学生的解题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点,从而在解答问题时可以举一反三,找到多种解题思路。
(二)有助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在数学教学期间,很多教师仍然应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填鸭式题,题海式等,在课堂中只是像学生一味的灌输知识,从而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导致数学课堂陷入了尴尬的局面。而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可以将一些比较抽象且复杂的数学知识点,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观看图形中思考中可以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了解的更加透彻,并在此基础上,减轻学生的压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1]。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学生思维,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每一位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因此,他们的数学基础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当照顾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养成热爱数学的好习惯。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阶段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职欲望,让学生能够对于学习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够从图形以及书之中产生数学灵感以及学习灵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在解题时的速度。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原因,其思想以及思维还不够成熟,在分析问题时会出现非常多的漏洞。但是引入数形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思维,还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以及技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奥妙[2]。
(二)以数化形、创设课堂氛围
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数形结合当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将一些比较枯燥的数字转换为图形,这也是它的一个优势所在,通过一些信息技术,将一些复杂且抽象的数字以图形的方式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感觉耳目一新。从而产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欲望以及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内容。对于学生数学理解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看到生动、形象并且直观的图像,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的高涨。在学生观察以及反思的过程中,能够看清数学的本质,从而挖掘数学知识点背后所隐藏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想要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才能够解决数学问题,而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只需要通过几何图形就能够让学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质量以及效率,并且让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3]。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形是数学当中最基本的概念。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数学知识,有效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此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也是当前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明确数学结合思想当中的基本条件,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罗道根.渐进式教学在初中数学真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J].名师在线,2022(21):34-36.
[2]黄家胜.初中数学有效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方法研究[J].名师在线,2022(21):55-57.
[3]陈莹,刘黎玉,张启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2022,29(1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