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班主任管理问题与对策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01 20:44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每一天需要面对的班级事务非常之多,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问题,还包括班级各项事务,以及学生的心理等问题。所以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复杂,非常繁重的。结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分析,他们处于成长的一个初级阶段,心理和生理极度不成熟,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关注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的养成。基于以上现状,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围绕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的问题,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对策展开实践研究。
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式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进行,班级授课制是将整个班的学生整合在一起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班级是一个整体,每一位学生都是班级的一份子[1]。所以班级管理的目标也是要求整个班集体朝着正确的积极的方向去发展,但是班级总体目标的实现,是离不开教师对班上每一位学生的悉心管理和教育,所以班主任既要注重班级总体发展方向的制定,也要注重对班级学生个别化的教育管理,这样才能够在班级管理中不忽略每一位学生,做到关心呵护每一位学生。
一、当前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研究分析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由于班主任的管理对策和管理理念上的缺失,导致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出现各种亟待解决的小问题,班级管理问题有的时候看似微小,但是对整个班集体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结构和发展。所以要让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我们首先必须要对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分析,总结出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包括:①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部分小学班主任的眼中,总是认为自己就是整个班级的主宰者,任何班级事务都是由班主任一个人决定,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想法。比如有的班主任一开学就制定好班规,当学生犯下错误后,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对班上 学生进行批评指责。②管理的内容片面化,班主任不仅仅是任课教师,同时也是班级的管理者,既然是管理者,那么管理者所管理的内容应该是所有的与班级相关的事务。但是目前有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班级管理内容片面化的现象。表现的最为明显的就是,教师内心之中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总是将成绩作为班级管理的主流,看重了学生的成绩,但是忽视了班级大大小小事务的管理,影响班级整体的发展。③忽视建立家校合作桥梁,班级管理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是对班级事务进行管理,但是从本质上分析是对班上学生负责的一个过程。班主任理当要对整个班级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所以家校合作桥梁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部分班主任没有注意到家校合作桥梁构建的重要性,导致班主任不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家长资源。
二、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对策分析
(一)以学生为本展开班级管理工作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的群体之中,要让班上每一位小学生都接纳自己,同时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在实施班规条例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孩子都信服自己,这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2]。所以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班级管理中首先班主任要对班上学生的特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比如班上学生的性格怎样,班上学生的学习基础怎样,以及班上学生为人处事的方式怎样等等。让班主任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后,实施正式的班级管理工作之时,班主任也应该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比如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班规制度的制定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在班上召开一次代表大会,让全班学生都成为学校的学生代表,教师作为这次大会的会议厅。结合:“班级管理应要有哪些规章制度”这个话题展开交流讨论,并且每一位学生将自己所认为可行的三条班规制度写在一张白纸上,作为自己的选票。最后教师和学生代表一同统计选票,将最让学生认可的二十条班规制度列举出来作为班级的班规。从整体上看这次班规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开展班集体活动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班级管理实行全面化,而且管理方式上必须要让全班学生接受,那么班主任必须要开展合适的班集体活动,因为班集体活动是大多数小学生能够接受的一种管理方式,而且班集体活动中可以实现很多管理目标。如何让班集体活动融入到班级管理之中呢?教师必须要将班集体活动和班级管理目标相契合,体现出班级管理全面化和趣味化的特点。例如教师在班上发现学生懒懒散散没有积极性,整个班级仿佛一盘散沙。基于此教师在某次班级课外活动中,开展了一轮乒乓球活动。这项运动是大多数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人一个小组,通过抽签决定哪两个组进行对抗比赛,最后选出本次比赛的前三名。这次体育活动开展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次活动来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鼓励学生团结一致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教师如果发现班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后,也可以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教师作为心理咨询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诊断,让学生尝试利用教师给出的方法来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转化。
(三)利用家校沟通桥梁进行管理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要灵活有效的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构建好家校桥梁。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适时和高效的原则。要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和家长取得联系,要真实的将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和家长反应,告诉家长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且以朋友者的身份和家长一同商量教育和管理的办法,让家长体验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感受教师的尊重和认同。一般来说教师在和班上几位比较信任和负责任的家长,构建好家校沟通桥梁,并且组建家委会,让家委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为班级建设提供意见,对整个班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教师应该要对自己的班级和自己的学生负责,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开展集体化的班级活动,构建家校沟通桥梁,促进班级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辉.浅谈新时期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7):132-134.
[2]张锋.浅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营造班级氛围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7):158-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