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动手实践的策略研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动手实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01 20:44
【摘要】在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活动形式就是动手实践。小学数学老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观察,亲手操作等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并且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在如今现代教学模式的大背景下,学校和老师更应该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不应该让传统的,仅仅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授,而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动手实践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要学习形式,也是小学生之间进行合作的基础,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小学生学习数学时要进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共赢等学习方式。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对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小学阶段的教学教学,为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结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和学习方式的不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解决问题,达到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
一、动手实践的意义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鼓励他们学习数学时进行动手实践,有利于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并且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与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数学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并且通过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让他们将这样的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自己的观察力。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生有效地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取新的数学知识,既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同时,通过让学生参加动手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探索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是充满好奇心的时期,对新事物的探索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他们的这一特性,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利用他们极强的可塑性,从而高效的把握数学知识。并且教师在运用动手实践教学方式时,也能增加教师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与沟通,并且弥补了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上的不足。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大大的增加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二、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的具体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乐于学习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教学前,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对实践材料的准备活动,让学生有参与感,这样就会让他们的兴趣得到充分的调动。并且老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方案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难易适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取得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听从教师的指导与安排,而是应当对他们在进行自主学习时,遇到困难时,产生的内在需求进行帮助。例如,在对长方形面积进行计算时。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公式,在进行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如果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对长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这个时候就应该询问老师,这样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避免了只一味地听从老师的指导,又能为学生在进行动手实践时提供一定的帮助。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进行动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首位,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进行有效数学教学的基础。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践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而要积极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从而让他们真正的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总结学习经验,在今后遇到困难的数学问题时,能够临危不惧,冷静沉着地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3、组织动手实践活动。
教师通过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进行活动时,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主动地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商场买衣服计算其优惠力度,以及应该付多少钱,或者用语言、公式、绘图等方式讲解数学故事,设计数学方案等。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折纸活动,比如折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或者折不同的物体,例如,船,飞机,汽车等等,让学生在进行动手实践时,掌握立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掌握旋转和平移等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来,并且让学生与家长进行数学,讨论通过这些数学实践活动,对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数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以前学生可以将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感悟和理解,用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将自己学习数学时的经验和情感体验尽情地表达出来。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方式,就是培养其动手实践的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活动,才能使其对课本上所学知识加以了解和掌握。而为了使学校高效的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整体利益出发,并且要定期的举办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刻把握,促进自己身心的全面发展,实现数学素养潜移默化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邹宗顺.《动手又动脑——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应用策略分析》.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2021.452-456.
[2]赖秀晖.《侧重实践探究引领策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当代家庭教育.33(2021):15-16.
[3]许万明.《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三)》.云南教育.34(2003):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