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识字,写话,语文讲读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01 20:55
摘要:低年级小孩天真活泼好动、敢问敢说,在这个年龄段有着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意识的良好基础。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工作是当前教学中的重点。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起步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主体。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教学不是为了将学生的差异拉平,而是应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有所发展。如果在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照顾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这才是最主要的。有效教学的提出,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挑战与要求。这既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能更好地确保教学效果。每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有时候付出了很多,收获却很少,不足为奇,谁让他们是孩子呢?爱心不是唯一的教育途径,还要配合良好的教育方式、方法,这很重要。改变多种方式,多种方法,培养孩子成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担任低段教育的老师呕心沥血,长年累月地耕耘,才会略见成效,并受到家长的认可。下面我就浅谈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互相学习,以资借鉴。
一 、利用插图进行教学
小学低段的学生对于多彩的图片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彩的插图促进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要是把图画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要说话了。”可见,在课堂上运用插图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合理运用插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一年级上册《家》一课,主要讲述了不同人和物的家是不同的,而我们的家是我们的祖国,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连续观看教材中的插图,品味插图所表达的意思,之后让学生在理解插图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话语讲述本课所学习的内容,练习说话。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话语的逻辑性和顺序性,还能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认真上好写话教学
学生在一年级要求会写三到五句话,二年级会写一小段话。有的孩子就没法写,不知道从何写起。我每次都要对他们讲清楚本次写话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让孩子先想想自己的认识,想好要说什么。我再给学生读几篇较好的习作例文,让孩子做个参考。再指明学生说完;我叫同学评议,谁说的好,谁说的不好,需要怎么改进。这样孩子有了一定写作构思或言之框架,就好入手了。教师还要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说话写话的欲望。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结合口语交际,在练习中提高写话能力。如每个单元训练后的说话,学生先说,接着老师给出指导意见,学生略作修改再写出来。
2.在课后思考问题中练习说话写话。我在教了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和《蓝色的树叶》后,问学生现在青蛙知道天有多大了吗?它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李丽为什么没有用林园园的绿铅笔?她为什么要画一个蓝色的树叶?林园园看到蓝色的树叶为什么会脸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就说开了,教师趁机让学生写下自己想说的话,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写话的目的。
3.借助节假日孩子们玩耍的记忆写话。学生在节假日或生日快乐的气氛下,他们很容易记住这个过程,把这些亲身经历的事情写一段话,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4.再就是平时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这些内容也可以成为好的写话素材,学生写的多了,就会熟能生巧,出口成章。
三、利用游戏进行教学
运用游戏进行教学,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心理学表明7~8岁的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能保持20分钟,不能长时间地进行一项任务的学习,学习耐心较差。小学教学中,每节课时长40分钟,因此,小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走神、发愣、做小动作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唱歌、表演等形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课堂上,从而提高后半节课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一课时,在课后有一个分角色表演的节目,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对文本中的角色进行扮演,从而以学生喜爱的形式,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学生通过扮演其中的角色,能加深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将表演、娱乐添加到语文教学中,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下半节课集中学生注意力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多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且枯燥,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易产生疲累。然而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文字量,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作文的学习,因此,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识字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种识字游戏,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1.“放风筝”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片草原,在草原上设计多只色彩绚丽的风筝绑在草地上的木桩上,之后,鼓励学生去“放飞”风筝,并认读相应的汉字,在学生认读正确的情况下,奖励学生小红花,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争做“识字小达人”,这种游戏的方式对于巩固和复习汉字有着重要的作用。
2.“登山”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构建一座山,在山上设有一座迷宫,在山顶上有一面象征胜利的红旗。学生在闯迷宫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识字关卡,学生只有突破重重关卡才能到达山顶。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学习程度的不同分成若干组,每组4人,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认读其中的关卡生词,在读对的情况下通往下一关卡,最后获取胜利。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总结提升,整理出一套高效率的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侯秋梅.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8,20(14):184.
[2]董荣杰.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5(09).
[3]刘宗宝.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