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有效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1-01 21:00

  摘要:俗话说“家国两相依,有国才有家”。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家国情怀教育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当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而且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前言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家国情怀”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教学与考试评价的有机统一,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通晓古今的能力,培育爱国精神,还能转化教师的传统教学思维,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历史学科甚至是其他学科的进步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一,挖掘教材内容,了解高中历史中家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当中,编写者将家国情怀融入到了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各个角落。教师应该把那些蕴含着家国情怀挖掘出来,寓徳于教,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1]。例如,教师在教授“西周宗法制”时,首先,让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学习宗法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同时了解宗法制对统治阶级统治产生的作用。从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知道“家”和“国”在中国历史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使学生更加理解,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追问,在西方家庭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独立,而在中国却非常重视血缘关系。学生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时,也就会逐步的认识到西周宗法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中国人一直遵守着认祖归宗,尊敬长辈等道德规范内容。因此,家国同构的关系也就由此产生。利用高中历史教材的有效串联,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家国情怀,从而让学生逐步形成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围绕家国情怀,设计活动型历史学科课程

  要想在高中历史课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教师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不只用单一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设计活动型历史课。活动型历史课包括:展开辩论活动、情景剧表演、讲故事、诗歌朗诵、歌唱表演、话剧表演等多种方式。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围绕家国情怀主题,结合课文选择合理的历史辩题。

  如“太平天国是否是单纯的就是农民运动”学生根据自己写好的辩题,在课后积极的收集相关材料[2]。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在课堂上开展激烈的历史辩论,学生在收集材料与辩论的过程中,可以深刻的了解到太平天国运动我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正式翻开了中国近代化的新篇章,并且太平军在进行抗击的一幕幕情景,都大大的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虽然太平天国的爱国主义不可避免的存在,狭义的民族主义情调,但是它真实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民族振兴,民族团结的思想。在这样具有辨思型的辩题之下,学生通过更多的历史材料,不仅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从更多让学生认识到树立家国情怀观念还有助于民族的复兴与繁荣。通过辩论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家国情怀。

  三、优化教学案例,采用创设情景的教学形式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单调的历史知识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师可以选择课本中具有家国情怀的篇章,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听觉视觉等多个方面直观的感受到历史事件背后的家国情怀。

  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当中,教师有针对性的选取邓世昌,郑和等英雄人物,借助电影、视频、图片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感受到这些英雄人物身上都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如邓世昌在抵御外辱时献出了自己珍贵生命。教师只有同多个角度为学生呈现历史的发生,才能够让学生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将学生思维沉浸在历史人物的感染之下,从而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学生的交流互动之中,形成自己对家国情怀的独特见解,这样的课堂教师不再是通过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形成自己的理解。

  四、走出学校教室,组织关家国情怀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学校教室,组织与家国情怀有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当中,可以使学生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再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

  例如,开展历史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东莞虎门海战博物馆。在博物馆中,有许多经历过岁月磨洗的文物与生动的模型,这一些具体形象的实物,可以激发学生对海战的深刻追忆,同时感受到强烈的爱国热情,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一直是中华儿女心中最响亮的警钟。在这样的历史实践活动当中,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使家国情怀深入每位学生的心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家国情怀教育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为有关的高中历史教师带来借鉴与参考,再运用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民族情感,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使学生实现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芸芳.高中历史教学中渗入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分析[J].智力,2020(25):51-52.

  [2]王莉.浅析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入[J].当代家庭教育,2020(11):95.

  [3]刘观华.家国情怀教育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入[J].教书育人,2018(35):8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